舞台摄影应该如何进行拍摄(舞台摄影应该如何进行拍摄技巧)

路灯拍摄摄影高清图片

style="text-indent:2em;">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舞台摄影应该如何进行拍摄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舞台摄影应该如何进行拍摄以及舞台怎么弄好看的图片大全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拍摄活动现场照片怎样拍好看
  2. 舞台摄影应该如何进行拍摄
  3. 舞台表演怎样拍照
  4. 快到六一了,如何在夜晚拍出美妙的舞台照片

拍摄活动现场照片怎样拍好看

1、空镜头拍摄:到场后一定不要忘记拍摄会场以及会场各区域的空镜。包括会场(曝光要以会场主体,如舞台等数值为主)、大门口签到处、一些较大的会议活动还会在会场外布置横幅、氢气球一类的的布置,也不能忘掉,还有就是特别的细节拍摄(会场装饰物),比如:准备发奖用的奖杯、奖状特写等等。2、主要人物会前拍摄:活动前一定要和主办方和承办方的负责人沟通,确定拍摄人物重点(包括主办方领导以及受邀主要来宾等),并且记录主要领导或重要来宾交谈的场面,包括寒暄和互赠名片,尽量能够结合背景的陈设,交代会议场所和环境。3、活动过程拍摄:A、领导讲话拍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抵近拍摄。这样可以将主席台的横幅、投影等反映会议内容的信息拍摄在画面当中。拍摄时机需要摄影者掌握,一般在讲话者抬头与参会者眼神交流活有手势时按下快门,这样可使讲话者显得更加生动。也有的领导自始至终不抬头交流,这样的讲话者拍摄一般可在讲话开始时活结束时会出现讲话这抬头的机会。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低头的时候一定要拍上几张以免内容缺失。拍摄角度一般要与讲话者同高,尽量不使用仰角或俯角拍摄,并和讲话者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B、会场拍摄:主席台拍摄一定要有全景和单人的特写。由主席台背景一般色调较暗,拍摄尽量使用人脸曝光值测光数据,注意不要让麦克风、水杯等挡住面部,如果有必要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另外会场内前排就坐的一般为比较重要的参会者,所以需要从左右两个方向对会场进行拍摄。最后还要对会场全景拍摄,拍摄位置一般为后场后左、中、右三个位置各拍一张,曝光值同样应该以主席台测光数值为准。c、活动拍摄:一定要注意主要领导和重要与会者的活动并兼顾其他与会者。拍摄尽量做到人物和能够表现活动的主题的背景相结合。当参与活动的人员走动时,应尽量走到前面拍摄,而不是从后面跟随。还要提醒一下,照片的曝光时宁欠勿过。

舞台摄影应该如何进行拍摄

由于工作关系,本人经常拍一些演出活动,下面分享一下这两年拍舞台的一些感受,没有太多理论上的分析,都是老甘自己实践中的体会,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一、器材准备。拍舞台我常用的的镜头有两个,70-200和24-70。如果是相对重要的舞台活动,哪就带两台机子,尼康D7000+70-200(半幅机身配全幅镜头会获得更长的焦段),D810+24-70。如果是一般的活动,哪就只带D810一台和上述两个镜头。这里强烈推荐70—200,简直是拍舞台的利器啊,多数情况下前排到舞台的距离最适合70-200镜头,至于后排怎么办,老甘还真没在后排拍过,想想带个400的镜头架后排,你是在打鸟吗?看问题描述想必题主和老甘一样经常是活动的参与者,那混个前排是没问题的。好了,闲话少扯,请大家收拾收好相机镜头,装好备用电池和备用存储卡,一起和老甘去拍一次舞台演出。

(至于三角架和外闪,老甘是从来不用的,为毛不用?这还得叨叨几句,先说三角架,重点是在前排中间位置支个架子会阻挡后排观众视线,支到两侧又拍到不好照片,二是不方便移动,三是支个架子站半天实在太累,至于不用架子如何拍到清晰的照片,后文有述。再说外置闪光灯,如果一个舞台的灯光差到需要闪光灯补光或者没有面光的时候,哪这样的活动还值得拍嘛?另外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拍舞台,要的就是舞台上灯光明暗色彩变幻的效果,包括村委会门口的民俗演出,更需要那种昏黄的光影,你说你拿个外闪一下子闪个里外透亮,光影呢?格调呢?都让你闪没了。。。)

二、现场准备。提前到达现场,在前排找到自己的位置,可能的话尽量靠中间。然后调试相机,先装上70-200的镜头从相机里瞅一下舞台,如果70端至少能装进多半个舞台,哪就最好不过,整个晚上就不用换头了,不然的话,偶而拍舞台全景的时候还要换头。下面说重点,敲黑板三下,讲六点内容。

1、将相机设为高速连拍,因为你单拍的话,等你看到这个动作该拍然后摁下快门,人家的精彩表情和动作早过去了。

2、将相机调到AF-C模式。就是连续伺服对焦,因为舞台表演都是活动的,这个模式可以让我们对动态目标持续保持对焦准确。

3、将ISO设为自动,我一般最大是6400或上下一个档,D810完全压得住,照片稍暗一点问题不大,还有细节后期可以提一下曝光,再高的话噪点不好控制。而将ISO设为自动,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可以保证快门速度在安全线以上,这就是前面说到的不用三角架也可以拍不糊的原因。

4、拍摄模式,如果舞台灯光变化不大,用M档,快门我习惯320以上,如果舞台灯光变化过大,我一般用光圈优先,单个特写时光圈最大,多个目标时收到F4到6(上图就是没有收光圈,前排小朋友拍虚了)。比如舞蹈类节目,灯光不会全亮,而当主持人上场时,或者语言类节目时,一般灯光是最亮的,用M档的话就要记得根据节目随时调整,比较麻烦。

5、白平衡。我一般是用自动白平衡,因为舞台灯光色彩变换比较大,肤色虽然随之变化,但自动白平衡拍出来舞台感更强,个别需要调整的后期拉回色温就可以了。顺带说一下存储格式,当然JPG,否则用RAW格式不但连拍时有可能存储速度跟不上,而且后期选片都能把人累死。

6、曝光补偿。我拍晚上的舞台演出,一般会把曝光补偿减低一到二个档,白加黑减的理论这里就不多说了,拍舞台的话,降档会使暗部更暗,而人物更加突出。如下图的齐秦,就是老甘曝光补偿减档拍的。

三、进行拍摄。节目开始后,照例先给主持人特写,全景来几张。歌唱类的节目拍摄比较轻松,特写、不多的几个肢体动作拍几张就行,然后你就可以专心听歌了。舞蹈类节目就要上心了,精彩的动作往往一闪即逝,所以基本上感觉有好动作就要一直拍,中间注意尽量多半按对焦,免得跑焦。语言类节目,光线没有什么变化,正常拍就OK。关于不同节目的拍摄要领,其实还是很有说头,这里就不多讲了。下图是我拍过一个魔术节目,正好拍到了其中的奥妙,大家自己找一找。

四、后期处理。每拍一次表演,带回来几百张照片,光选片也是个花时间的活儿。所以我一般只是做三个步骤:选片、二次构图、简单调一下曝光度和色温就OK了。再说舞台表演类照片就是起个纪录作用,所以后期完全可以不用PS,光影看图+光影魔术手就已经足够。我一般是先用光影看图选片,剔除虚焦、人物动作表情不好、没有主题和表现力的照片,然后用光影魔术手二次构图、调曝光度、调分辨率后存盘待发(光影魔术手也就这几个功能特有效率,用其它功能就毁图了)。其中极个别有感觉的片子,才在PS里调整,这样的话效率就比较高了。

以上是我在实际拍摄中总结的的几点体会,学无止境,肯定有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交流。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爱摄影的老甘”,让我们一起进步。(本文所有图片均为老甘原创)

舞台表演怎样拍照

佳能的全画幅机型我个人将其分为三个档次,顶级专业机身EOS-1D系列,全能旗舰机身EOS5D系列,入门全幅EOS6D系列。在舞台摄影这一领域,我已拍摄了十二年,用的最多的就是佳能,有些人会觉得专业舞台摄影,EOS6D2是否业余?但实际上我认为,EOS6D2同样是一台优秀的全画幅机身,是一台进入高级摄影的敲门砖,或者说是专业摄影师进阶的基础机型。

在专业摄影门类中,舞台摄影是较难把握的一类,由于灯光的变化以及舞台上主体的变化,非常考验一台相机的性能和摄影师的经验技巧。室内的古典音乐、歌舞剧、儿童剧等类型拍摄都非常考验相机的综合实力。

例如室内拍摄古典音乐的环境光线较暗,而摄影师难以近距离拍摄,因此存在光线暗、距离远、抓拍指挥及乐手的动作较为困难,一定程度上考验相机的高感性能和对焦性能。但EOS6D2依旧可以胜任这些拍摄任务。

以黎巴嫩的卡拉卡拉舞蹈剧院的《丝路传奇》拍摄为例,这样的拍摄非常考验相机的抓拍和追焦能力,从画面中可以看出,这样的舞台剧不仅环境光线复杂,而且大部分情况下背景较为昏暗,相机需要ISO3200~ISO6400的高感才能保证安全的快门速度。同时舞台上演员们(动体)的移动较为频繁和快速,从样片来看,佳能EOS6D2的全像素双核CMOSAF对焦系统和高感表现经受住了专业舞台的考验。

优秀高感表现应对暗光条件

EOS6D2采用的2620万有效像素全画幅CMOS传感器,经过工艺的升级,聚光率和信噪比都有提高,在暗光环境下也能得到比前代更为精细、纯净的成像。

搭载的DIGIC7数字影像处理器添加了新的信号处理电路,可以使其感光度扩展上限达ISO102400,常用感光度在ISO6400上下,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低噪点图像。

在实际体验过程中,EOS6DMarkⅡ常用的感光度很少低于ISO3200,这是由于舞台光线的特性决定的,比较常用的ISO基本在ISO6400左右,这对于相机的高感性能有着不小的考验,舞台摄影并不特别要求极限高感下的表现有多好,而是要求在适当的高感情况下,画面有足够的纯净感,保持画面干净。

我拍摄的舞台作品中EOS6DMarkⅡ不少都是ISO5000及以上的照片,不论是彩色作品还是处理成黑白,都可以看到EOS6DMarkⅡ在这个感光度区间,有着令人满意的暗部细节和噪点控制表现。

测光系统及白平衡表现准确

舞台复杂的光线环境和较暗的氛围,不仅对相机的高感表现是一种考验,对相机的测光和自动白平衡也是一种考验。测光系统如果不够准确、稳定,那么在光线不断变化的舞台摄影当中,必然没有办法持续保证每张照片的曝光准确程度。

同时自动白平衡表现也非常重要,由于舞台美术的要求,舞台上的光线经常会有不同颜色的滤色片打光,并且舞美的反射材料也会折射出更丰富的色调,如果自动白平衡无法准确的掌握舞台上光线的色温,那么出片不仅无法掌握到舞台上的氛围,而且还会让画面颜色显得诡异、混乱。

EOS6DMarkⅡ稳定的白平衡让照片可以准确的捕捉到舞美灯光所营造的氛围,例如冷光和暖光会营造出完全不同的氛围节奏,冷峻的光线如果因为白平衡不准确,色温偏低会显得画面偏黄,就丧失了舞美设计的初衷,记录下的画面也无法呈现出舞美最真实的表现。

对焦系统可靠抓拍追焦完全胜任

不论是拍摄单人舞还是双人舞或者是全景舞台,EOS6D2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即便是光线条件复杂,甚至较暗的环境光,对焦系统仍然可靠。从拍摄到的照片来看焦点清晰,成像锐利,移动的主体都在精彩瞬间被相机精准捕捉到。

EOS6D2的45点对焦系统全部采用了十字对焦点,相比起前代的11点十字对焦系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对焦点数增多,供摄影师选择对焦区域更为自由,也让自动区域对焦时,对焦点的覆盖密度更高。

在实时取景模式下,EOS6DMarkⅡ搭载的全像素双核CMOSAF系统可以提供更广阔的对焦覆盖区域,几乎所有区域都可以进行对焦选择,在构图上更加游刃有余。同时实时取景可以使用触摸对焦,快速的切换对焦覆盖区域。

在实际的舞台拍摄工作中,EOS-1DXMarkⅡ、EOS5DMarkⅣ、EOS6DMarkⅡ是我的常用机身,搭配诸多EF镜头,有时候会三台机身一起上场,而有时候也会只使用一台机身进行工作。EOS6DMarkⅡ在拍摄工作中有着和旗舰机型一样可靠的表现。对焦性能可以经受的起独自战斗考验,一场舞台只用EOS6DMarkⅡ拍摄也不需要担心。

搭配长焦、超长焦镜头,EOS6DMarkⅡ的对焦性能合焦速度都可以做到让摄影师满意,例如搭配EF200-400F4LISUSM这样的超长焦镜头,一样可以发挥其出应有的表现,不必担忧它的对焦性能。

在拍摄舞台上的乐团指挥时,EOS6DMarkⅡ可以精准的抓拍到指挥家面部丰富的表情,可以在其身体快速小幅移动、变化的情况下,保证每张照片都可以在脸部合焦。选用高速连拍模式,最终可以记录下指挥大师FabioLuisi表情丰富、肢体动作包含感情的连拍组图。

作者:王小京

快到六一了,如何在夜晚拍出美妙的舞台照片

舞台拍摄关键记住4个字“4秒的瞬间”。

简单说就是花1秒的时间注意画面,1秒设定相机,1秒对焦跟1秒拍照,是不是很简单?当然一定有很多朋友开始纳闷ISO100?那我的快门速度到底要多慢。演唱会或是舞台的灯光很昏暗,怎么可能用这么低的感光度拍摄?说实在的,最低我只用过ISO400,可是这不表示ISO100是不可能的。

下面几个参数可以试试:

焦距:143mm光圈:f/4.5ISO:800曝光时间:1/250s

焦距:240mm光圈:f/2.8ISO:4000曝光时间:1/320s

焦距:120mm光圈:f/2.8ISO:800曝光时间:1/125s

在舞台拍摄经验上,我从来不会手持拍摄舞台演出,一定会使用独脚架或三脚架,使用长焦镜头手持将近两个小时的舞台演出,对体力是巨大的考验。拍摄模式上,我基本都会使用手动曝光模式,光圈几乎永远是开到最大,快门速度如果是捕捉瞬间精彩动作的话,会设定在1/400秒甚至更高。感光度则根据现场光线的变化,随时调整,而白平衡,从使用EOS6D以后,则几乎都在使用自动白平衡,在使用6D之前是根据不同光线的变化,随时调整。拍摄图片格式上,我基本都会使用RAW+JPGE的格式,用RAW来补救一些白平衡或曝光上的问题。拍摄的驱动模式上,现在我永远使用的是佳能的QS档,也就是静音单次拍摄模式,我从来没有在舞台拍摄中使用过连拍模式,因为,高速连拍会带来巨大的噪音,影响观众欣赏,也给自己的后期工作量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我做过测试,即使是使用一秒14张的连拍,也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机率错过最精彩瞬间。相机使用上,我现阶段会两台相机同时使用,一台使用标准变焦,一台使用长焦,在剧场演出中,光线比较黑暗,更换镜头经常会错过精彩瞬间。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年会活动摄影摄像,以下这十七禁忌需要注意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6913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