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大家对现在的农民工有哪些建议的一些知识点,和专家建议农民工应该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大家对现在的农民工有哪些建议
我是在福建莆田工地上干,每月工资都不能按足额发放,拖欠农民工资是中国建筑行业中一大诟病!没有别人同等的待遇与福利,遇到劳资纠纷,建筑用工单位与劳动公司相互推诿,即便如此,也是等到望眼欲穿。
农民工60岁以后无固定生活来源该怎么度过晚年
要是企事业单位的,60岁就已经退休,吃香的、喝辣的,穿戴齐整,背着双手,踱着方步,溜弯逗鸟,时不时还来个“说走就走”旅游。相比之下,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农民就不同了。60岁还在就近,或出外打工,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还在庄稼地里干活也是常有的事。一直以来,农资产品及耕种价格上涨不迭,种地基本不赚钱。打工成了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
△50多岁的农民工顶着烈日干活,汗水浸透了衣服
不可否认的是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对于农民工来说,60岁以后没有固定的收入,解决晚年生活办法主要有这几种:
养儿只为防老,晚年生活主要还是靠儿(女)“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就是没有,也不能过时,特别是在农村。农村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渐渐的没有了收入。虽然说“当年”也曾是农民工的一员,再怎么说打工挣得钱总比种地的多,可是挣得钱都花在儿子身上,供养念书,修(买)房子,娶媳妇,已经掏空了家底,还欠下了不少的债务。生的都是女儿的,即使嫁人了,父母养老送终还得扛一下。父母老了,只能由儿女给他们零花钱,为他们买衣服,就是生病住院了,最后掏钱的还不是儿女。不要以为农村出现的个例,就说养儿(女)靠不住。
△一双老人都生病住院了,唯一的儿子守护在父母的病床前
留点辛苦钱,老了心里不会慌,生活“靠山”。身为农民,深知农民的劳累和无奈。即使长年累月出门打工,满打满算也只能挣钱十个月,打工是比种地划算,只是离家舍口,与亲人分开的日子也不是所期盼的。自己挣得钱除了自己生活及其他花费,贴补家用外,还真的是年年打工年年没存款。不过想一想,总会有体力不支,年龄被限制而不能打工的一天。到那时将面对的是自己的晚年生活。需要钱啊!这就要“谋划未来”,每月或多或少给自己攒点钱,一年、五年、一二十年就不是个小数字。这“小金库”是自己的“私房钱”,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用。它既可以保障晚年生活,会为自己“壮胆”。
力所能及,自食其力,生命不息,永不停歇农民永远不会有退休,六十多岁想方设法挣钱养家的多的是,就是打工的也不少见。只要去了农村,多是六七十岁的在种地,即使八十多岁,只要身体硬朗也不会辍农在家。打工、种地的老人尚且如此,更别说喂几只鸡、养头猪添补家庭了。反正闲着浑身不舒服,适当的劳动,权当活动筋骨,锻炼身体,也满足着黄土情怀;卖自己种的蔬菜,就是捡个破烂,也能养活自己。至于收成、收益咋样,只要做过了,便问心无愧,也不在乎那么多。吃着自己种的蔬菜粮食放心,多活一天就是赚头。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等到自己干不动的哪一天再说。
靠政府的养老金,或者“救助金”养老,只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做为曾经打工的农民,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日渐老去,也难免家庭出现意外或“变故”,如白发人送了黑发人,儿子打了光棍或离异,儿女不孝,自己伤残等等,这个时候,通过合理的途径和渠道,就会有诸如低保、扶贫助残救助,如果自己孑然一身也可以入驻敬老院养老。特别是以前与儿子分户的享有好多“政策红利”。
我一表兄,每次逢集总是去银行取钱,取了钱总会來我店买10元钱的馍,备用到下一集。他有两个儿子,十多年前已经分户了。说实话,人家银行总有取不完的钱,既让人羡慕,也疑惑。原来每月每季度不时的都有打“一折通”的钱,低保金、养牛补助、医疗补贴、残疾人补助(耳聋?)、电费补贴,连他都叫不上名儿,更别说养老金,精准扶贫特殊照政策了。他说,他老两口一年领近三万元。
结语
农民比不上城里的人,生活也沒有更多的讲究。特别是进入老年,一三日餐,吃饱就行。隔三差五“改善”一下,都觉得有点奢侈。也难怪,这大半辈子就是这么省吃俭用过来的。好多老人自己清苦,还孙子想攒点媳妇钱。我村一老人被儿遗弃,去世前把攒下的两万元交给了儿媳。因此,太多的农民工还是不会去考虑如何“安享晚年生活”,他们都说,能多活一天就是赚了。
怎样保护农民工的身体健康
随着新冠疫情的渐渐好转,全国各地很多工地陆续复工。这样势必会造成复工的工地人员密集,大大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那么如何才能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确保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呢?我觉得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第一,加强对进出人员的管理,对外来车辆进入工地要严格登记、测体温、消毒、排查。对内部人员要落实防疫措施,完善内部排查和员工信息申报,每天上岗前测量体温,戴好口罩。
第二,每天对食堂、宿舍、工地进出口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毒。
第三,工地应该建立防疫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挥、落实防疫工作。
第四,农民工自身也要做好防护。学习防疫知识,不要聚集在一起,带好口罩,如果感到发烧无力立即报告,并去医院检查。
综上所述,我想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为啥专家们不以官方的口吻建议农民工回老家
30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城市农民之一亩良田
2020年05月12日
关注疫情期间5400万农民工滞留农村,“专家”建议农民工回老家,你还相信他?
近日有“专家”提出建议,让农民工回老家种田,不到城里来挤占城市资源。更有甚者还要以“官方”的口吻提出让农民工回老家的建议。
城市农民之一亩良田非常不赞成此做法。
城市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农民工”,不能因为出现“疫情”了,有“困难”了,就把农民工“抛弃”了。
城市“百大工程”抢进度时,为什么不让农民工回老家?建设城市地标性建筑时,为什么不让农民工回老家?高铁、地铁项目抢工期时,为什么不让农民工回老家?
农民工才是城市的“基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农村外出劳动力人数同比下降30.6%,意味着与去年相比有5400万农民工滞留农村老家。
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按一个建筑企业500名工人计算,要有10.8万个建筑企业停工,经济损失难以想象,如果集中在任何一个城市,都会造成城市瘫痪、物价飞涨,到那个时候城市人赖以“骄傲”的城市资源将“一文不值”。
从城市建设和社会稳定的角度说,农民工才是城市的“基石”。
农民工应该共享“城市资源”数以亿计的农民,背井离乡,住着潮湿的铁皮棚,吃着冰凉的馒头,不就为能在城市好好奋斗扎根,让子女得到优质的教育,让父母享受大城市的医疗服务吗?
国家提出城镇化“四个融入”——农民工融入企业,农民工家庭融入社区,农民工子女融入学校,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不就是让为城市洒下辛勤汗水的农民工,得平等的待遇,享受城市优质的资源吗?所以说教育、医疗、养老不是城市人的专利,农民工是可以共享的。
城市不仅是市民的城市,也是农民工的城市,是每一个人的城市。让农民工获得市民待遇,这既是平等人权的诉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专家并不是某一类人的专家,应该考虑更多的视角,为国家稳定富强“献良策”、“出高招”,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为搏人眼球的出”馊主意“、”歪点子“。如果遇到这样的专家,城市农民之一亩良田会果断取关、拉黑,不去相信他。
农民工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新时代的主人,他们选择城市或留在老家是自己的权利,如果你是农民工,你会听从所谓的”专家“建议回农村老家吗?
OK,关于大家对现在的农民工有哪些建议和专家建议农民工应该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1/79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