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用的附子有毒吗(中药附子的毒性对人体的害处)

谁说中药没有毒副作用 这几味用错了,可能会一命呜呼

大家好,中药里用的附子有毒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中药有附子 不建议吃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药里用的附子有毒吗和中药有附子 不建议吃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附子粉怎样制作才无毒
  2. 吃中药附子为什么会冷
  3. 中药里用的附子有毒吗
  4. 附子中毒后如何处理

附子粉怎样制作才无毒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乌头类的植物往往含有剧毒的双脂类生物碱,有剧毒的双脂类生物碱在加热的情况下会大量分解,从而降低毒性。

要制附子粉就要先制附子,附子分为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等几种,在此介绍白附片加工:

选用较大或中等大的泥附子加工而成。

洗泥:将泥附子置清水中洗净,并去掉残留须根。

泡胆:按每100公斤附子,用胆巴45公斤,加清水(河水、井水等淡水)25公斤的比例,制成“花水”盛缸内,将洗好的附子放入浸泡7天以上,并每天上下翻动1次。附子外表皮色黄亮,体呈松软状为度。若浸泡时间过长则附子变硬;若附子露出水面,则应增加“老水”(泡过附子的胆水),没有“老水”可增加胆水。泡后的附子称为胆附子。

煮附子:先将“老水”倒锅内煮沸,然后将胆附子倒锅内,以“老水”淹没附子为度,一般煮15-20分钟,上下翻动1次,以煮过心为止,捞起倒入缸内,再用清水和“老水”各半,浸泡1天,称冰附子。

剥皮:捞起冰附子,剥去外皮,用清水和白水(漂过附片的水)各半混合,浸泡1夜,中间搅动1次。

切片:捞起剥皮后浸泡过的附子,纵切成2-3毫米厚的薄片,复入清水缸内浸泡48小时,换水后再浸泡12小时,捞起即可蒸片。如遇雨天,可以不换水,延长浸泡时间。

蒸片:捞起浸泡好的附片,放竹制或木制大蒸笼内,待蒸气上顶后,再蒸1小时即可。

晒片:将蒸好的附片摊放竹上曝晒。晒时片张应铺均匀,不能重迭,晒至附片表面水份消失,片张卷角时为度。

熏片:附片晒干后密闭,用硫磺熏,直至附片发白为止,然后晒至全干。每制100公斤白附子,需370公斤泥附子。

最后强调一点:乌头类中药(包括附子)是属于毒性中药,不建议私自加工食用,如有需要,请谨遵医嘱!

吃中药附子为什么会冷

吃中药附子会冷是因为它去湿,临床的功效是可以补火助阳,还可祛除寒湿。临床上可以应用于很多寒性的相关疾病,效果是理想,比如说可以治疗肢体的寒冷、小便清长、大便不成形,以及可以治疗男性的阳痿。

中药里用的附子有毒吗

中药里用的附子是有毒的中药材,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先煎,这样有助于去除附子的毒性,需要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做好护理,先煎一段时间,可以去除附子中的毒性,建议在使用药物的时候,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期间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饮食清淡为主。

附子中毒后如何处理

感谢邀请!

附子是毒性中药,主要毒性成分是乌头碱,纯乌头碱中毒剂量是0.2mg,致死量是2-4mg(舌头一舔,卒)

附子的毒性主要作用在神经系统,表现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言语不清,大小便失禁,未及时解救就会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呼吸衰竭,死亡。

中毒原因:①过量服用;②用法不当,煎煮时间过短(乌头类要求先煎1-2小时);③拿附子泡酒服用(增加毒性!)④个体差异引起的蓄毒。

中毒解救:①反复催吐,洗胃,清楚胃内残留毒物;②肌肉注射阿托品0.5-1mg,根据病情可以反复注射,若解救效果不佳,可以改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③煎煮绿豆、甘草、生姜、蜂蜜内服。

关于中药里用的附子有毒吗和中药有附子 不建议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附子有毒,为什么中医仍然爱用它 看张仲景怎么用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2/10713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