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与肺不张,如何用影像学鉴别(气胸肺不复张怎么办)

气胸和肺不张都是肺部常见病,分辨二者很重要,对治疗意义重大

很多朋友对于气胸与肺不张,如何用影像学鉴别和肺不张建议ct检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ct检查怀疑中央型肺一定是吗
  2. 医生在什么情况下建议做支气管镜
  3. 肺不张那部分肺叶,没有气体交换会坏死吗
  4. 气胸与肺不张,如何用影像学鉴别

ct检查怀疑中央型肺一定是吗

中央型肺癌【病因病理】中央型肺癌系起自三级支气管以内的肺癌。病理组织分型发生于支气管的肺癌多数为鳞癌,也可为未分化癌,腺癌少见。按生长类型分为:1.管内型:癌肿自支气管粘膜表面向管腔内生长,形成乳头、息肉或菜花样肿块,逐渐引起支气管阻塞。2.管壁型:癌瘤沿支气管壁内浸润生长,管壁轻度增厚或明显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或梗阻。3.管外型:癌瘤穿过支气管外膜,在支气管壁外形成肿块,支气管可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可有咳嗽:以刺激性干咳多见。血痰:多为血丝痰,间断性,也可出现咯血。胸痛:一般较轻。发热:热度多不高,为癌组织坏死、毒素吸收所致。转移症状:转移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也不同,如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颈静脉怒张;喉返神经受侵导致声带麻痹、声音嘶哑;颅内转移出现恶心、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等。【影像学表现】

1.X

线表现:①癌瘤局限于粘膜,未构成支气管的狭窄及阻塞者,X线上可无阳性表现。②癌瘤致支气管狭窄,可出现一侧或叶的肺气肿。深呼气位照片易于显示。③癌瘤致支气管狭窄,造成分泌物引流不畅,则出现阻塞性肺炎。④癌瘤致支气管阻塞则出现阻塞性肺不张。另外,癌瘤向支气管外蔓延,形成肺门区肿块。右上叶肺癌可出现典型的横“S”征。⑤癌瘤主要向支气管管外蔓延,在肺门区形成肿块及结节,边缘多呈分叶状或欠规则。右侧者可示肺门角消失。⑥支气管体层示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局限性不规则狭窄甚至截断。可见软组织肿块。⑦支气管造影示管腔对称性或不规则狭窄,支气管阻断及杯口样充盈缺损。

2.CT

表现:①肿瘤沿支气管壁生长,显示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和管腔狭窄,甚至造成支气管闭塞。②肿瘤致支气管狭窄而发生阻塞性气肿、阻塞性肺炎,甚至发生肺脓肿。③肿瘤形成较大肺门肿块,此时多合并肺不张,肿块与不张肺相连,形成“S”状或反“S”状边缘。④中央型肺癌可直接侵犯纵隔,表现为与肺门肿瘤相连的纵隔肿块,增强检查不但有助于鉴别肺门肿块与血管,且可显示肺门及与之相连的纵隔肿块呈同样程度强化。

3.MRI

表现:①受累支气管呈鼠尾状或管状狭窄,甚至完全闭塞。②正常肺门区支气管和肺血管为无信号结构且肺组织也无信号,因而易于发现肺门区肿块。③肿块常呈分叶状,T1加权像其信号略高于肌肉,而在T2加权像,肿块常为非均质高信号。④肿块内发生坏死时,坏死区组织的T1和T2值均延长。⑤肿瘤阻塞支气管可造成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在周围无信号肺组织衬托下得以显示。肿块与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信号强度不一,两者可以鉴别。⑥当肿瘤直接侵犯纵隔时,由于肿瘤与纵隔血管和脂肪间有明显信号差,且能横断、冠、矢状多方位显示,因此MRI对纵隔受累的显示常优于CT。⑦MRI检查易于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特别是冠状面成像清楚显示隆突下、主-肺动脉窗等处肿大淋巴结。与CT相同,MRI判断淋巴结增大的标准为大于15cm,同样也不能鉴别转移或炎性淋巴结增大。【鉴别诊断】中央型肺癌形成较大肺门肿块,合并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和/或并有纵隔直接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时,诊断并不困难。但当肿瘤较小,沿支气管壁生长时,难与炎症性病变、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或其他良性肿瘤鉴别,确诊需结合临床资料和支气管镜检查。

医生在什么情况下建议做支气管镜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要想知道医生在什么情况下建议做支气管镜,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支气管镜?然后你要知道支气管镜检查,都能够干些什么?

当把这两个问题都搞清楚了,最后我们再讨论医生在什么情况下建议做支气管镜检查,哪些情况下相对禁忌做支气管镜检查?你就很容易理解了,否则,即使我一开始直奔主题,告诉你医生在什么情况下建议做支气管镜检查,你一定无法了解为什么?

下面,我就和大家伙儿一起来,来聊一聊这4个问题,仅供参考。

什么是支气管镜?

目前临床使用的支气管镜检查,是将一根细长的支气管镜,经患者的口腔或者鼻腔,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肺处),以便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支气管镜包括硬质支气管镜和软性支气管镜;其中软性支气管镜,又称可弯曲支气管镜;而可弯曲支气管镜,又分为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支气管镜。它们具体结构特点如下。

1.硬质支气管镜:优点操作空间较大,可进行支架安放、激光、消融、冷冻治疗等,近年来应用越来越普遍,硬质支气管镜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全麻方式。

2.纤维支气管镜:优点容易操作且患者痛苦小,临床上仍广泛应用。

3.电子支气管镜:优点可以通过高清晰显示器显像,使得图像更为清晰。

以上不同类型的支气管镜,具体该如何选择,最后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状况等综合因素来定。

支气管镜检查能够干些什么?

支气管镜检查,既能够诊断我们肺部的某些疾病,又能够治疗我们肺部的某些疾病。

例如,当你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咯血,出现了反复发作的肺炎等等,接诊医生需要给你明确具体的原因时,就可能需要用到支气管镜检查。

此外,如果你不慎有异物进入你的支气管里,需要取出这个异物时;或者你的支气管发生狭窄,需要治疗时等等,也有可能需要用到支气管镜。

甚至,临床医生需要判断你的会厌、声带、气管、肺叶等部位有无出血,有无炎症,有无新生物、异物,管腔是否通畅等情况时,也可能需要借助支气管镜检查,来协助医生诊断。

最后,对于确诊癌症的金标准-组织病理分析,也需要用到支气管镜,来取活检组织,由病理科进行分析,以便最终确诊。

总之,支气管镜检查,主要用于诊断或者治疗某些肺部疾病,如肺癌、气道狭窄、肺结核、咯血等;同时也可以解决支气管异物需要取出等问题。

什么情况下建议做支气管镜检查?

综上所述,医生一般在以下这些情况下,会建议患者做支气管镜检查。

1.需要用支气管镜诊断疾病的情况

(1)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咯血时,支气管镜检查来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但在大咯血时一般不宜进行检查;

(2)当在痰中发现癌细胞或者可疑癌细胞时,需要支气管镜协助诊断;

(3)当胸片或者胸部CT检查,提示肺不张、肺部块影、阻塞性肺炎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情况时,需要支气管镜协助诊断;

(4)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局限性哮鸣音、声音嘶哑等情况时,需要支气管镜协助诊断;

(5)当发生了外伤,怀疑患者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情况时,需要支气管镜协助诊断;

(6)当发生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需要获取病灶组织明确病因时,需要支气管镜协助诊断。

2.需要用支气管镜治疗疾病的情况

(1)需要清除气道内异常分泌物时;

(2)需要取出支气管异物时;

(3)需要对咯血患者,进行局部止血时;

(4)需要经支气管镜,对肺癌患者做局部放疗或者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时;

(5)需要经支气管镜,对气道肿瘤进行微波、冷冻等治疗时;

(6)需要对气管插管困难患者,进行引导气管插管时;

(7)需要经支气管镜,置入支架治疗气道狭窄疾病时;

(8)需要经支气管镜,进行肺减容、支气管热成形术、支气管动脉插管化疗与栓塞治疗等情况时。

哪些情况下相对禁忌支气管镜检查?

目前临床使用支气管镜的指征还是比较宽的,除非是气道梗阻,支气管镜无法通过,否则,支气管镜检查,并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但仍然有相对禁忌,以下这些情况,就被认为是做支气管镜检查的相对禁忌症。

(1)对于患有肺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应尽可能在肺功能适当纠正后或在心电监护及充分给氧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2)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恶液质或终末期的癌症患者,属于相对禁忌;

(3)对于罹患主动脉瘤,且有破裂危险者的患者,属于相对禁忌;

(4)对于严重的肺部感染以及高热患者,最好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检查;

(5)对于稳定性心绞痛、近期发生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属于相对禁忌;

(6)对于无法纠正的低氧血症患者,属于相对禁忌;

(7)对于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肺动脉高压、上腔静脉阻塞患者属于相对禁忌;

(8)对于麻醉药物过敏,而无法用其他药物代替的患者,属于相对禁忌。

(9)对于尿毒症、免疫抑制、肺动脉高压、肝脏疾患、凝血系统疾患、血小板减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患者,在做支气管镜检查时,易导致持续性出血或大出血,所以,如果一旦确定做支气管镜检查,那么术前应当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必要时停服抗凝药物3天。

总结:支气管镜检查,既能够诊断我们肺部的某些疾病,又能够治疗我们肺部的某些疾病。当我们出现了本文所述病情指征,需要诊断或者治疗时,医生才会建议做支气管镜检查。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应用需遵医嘱;评论区中推荐的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肺不张那部分肺叶,没有气体交换会坏死吗

肺不张分两种情况:压迫性肺不张和阻塞性肺不张。不管哪种情况,只要血管(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没有破坏,一般就不会发生坏死。

关于压迫性肺不张

当气胸、胸腔积液等原因,胸膜腔压力增大,会压迫肺组织陷闭,发生压迫性肺不张。通过抽气(负压吸引)、抽水等对症治疗,解除压迫,肺组织会重新复张。

像这位老人,剧烈咳嗽后胸闷,CT发现左侧大量气胸,造成左侧肺组织压迫性肺不张。这是一位老烟民,他的肺组织表面存在薄弱区(常见的是胸膜下肺大泡),剧烈咳嗽后肺内压力骤升,吹破了,气体从肺组织内涌入胸膜腔,导致自发性气胸。

这种情况下,肺部血管只是受到挤压,及时处理,不会发生肺叶坏死。医生为他放置了引流管,两天后复查气胸基本消失:

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肺血管长时间受到挤压,也可以发生坏死,甚至能引起死亡。

关于阻塞性肺不张

当气管异物、肿瘤等阻塞支气管,空气进不到肺里,肺泡内残留的气体逐渐吸收,就会发生阻塞性肺不张。及时去除异物,切除肿瘤,可以恢复。当然如果是恶性肿瘤,相应的肺组织一般需要同时切除。

这也是一位老烟民,胸闷咳嗽做CT检查,发现左肺下叶肺不张,气管腔内有低密度物填充,支气管镜发现是浓痰栓,做了抽吸冲洗,两天后复查肺组织恢复正常。像这种情况只是堵塞支气管,没有影响到血管,不会发生肺坏死。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肺组织坏死?

当肺不张发生时间过久,肺血管长时间受到挤压,可能发生血栓、坏死等情况,造成不可逆的肺组织坏死。因为如果肿瘤、炎症破坏肺血管,也会发生肺梗死。

上图是一位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侵袭左侧肺动脉,引起严重狭窄,远侧肺组织供血不足,发生了肺梗死:

这种肺梗死跟炎症的区别就是增强扫描没有强化,比炎症吸收慢,近端可以看到肺血管的破坏或狭窄。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欢迎关注!

气胸与肺不张,如何用影像学鉴别

人体的肺外面包裹着两层膜,内层是脏层胸膜,外层是壁层胸膜,两层胸膜形成一个完整密闭的腔,即胸膜腔。气胸是由于胸膜腔完整性受到破坏,气体进入腔内,气胸可压缩肺部形成肺不张。

肺不张是由于肿瘤、异物或外压导致气道狭窄或者肺被压缩,从而引起远端的肺萎陷,含气量减少,这种状况就称为肺不张。

气胸与肺不张在影像学上比较好鉴别。

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最可靠的方法,高度怀疑有气胸的情况,一定要拍摄胸部的正侧位片。气胸的胸片上大多有明显的气胸线,这种情况就是萎缩的肺组织与胸膜腔内的气体的交界线。气胸线以外无肺纹理,透光度增强,也就是说均匀的更黑的影像。气胸线以内为压缩的肺组织,可见有明显的肺纹理。出现了大量的气胸,可以发现有明显的纵隔以及心脏向健侧移位的情况,如果合并有胸腔积液的情况,还可发现有明显的气液面。

气胸的基本CT表现为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的压缩萎缩改变。含极少量气体的气胸和主要位于前中胸膜腔的局限性气胸,X线平片可漏诊,而CT上则无影像重叠的缺点,诊断非常容易。CT还可鉴别位于纵隔旁的气胸与纵隔气肿以及肺气囊。

而肺不张在X线上表现为受累的肺叶容积减少,含气量减少,肺透亮度下降,即表现出发白的影像。还表现出肺血管聚集;叶间裂移位;纵膈向患侧移位;肺门移位;膈肌升高;健侧肺代偿性肺气肿等等征象。局限性肺叶或肺段不张,侧位片显示较为清楚,可以呈三角形、梭形或线形,尖端指向肺门。

CT对诊断肺不张价值更大,不张的肺由于充气减少而表现高密度,形态多呈三角形和圆锥形,边缘规则,尖端指向肺门。不张的肺贴近纵膈和脊柱,向肺门移位,边缘呈内凹,肺段不张可呈现椭圆形、楔形、条形和线形等等。肺不张其实雷同于肺萎缩,肺里面的空气减少,在CT上肺组织密度增高;肺缩小,纵膈向不张的肺这一侧移位。因为是肺缩小,所以肺不张在CT上不像肺炎,不像肿瘤,肺不张的形态类似缩小的肺叶或者肺段的形态,很规则。

气胸与肺不张主要鉴别点是病变处,一个含气多,一个含气少,影像学上表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影像,总体还是比较好鉴别的。

气胸与肺不张,如何用影像学鉴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肺不张建议ct检查、气胸与肺不张,如何用影像学鉴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气胸的影像学诊断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2/11490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