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为什么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人,不建议考事业单位,而更建议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适用劳动法吗 答案是否定的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在广东,为什么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人,不建议考事业单位,而更建议考公务员的一些知识点,和为什么不建议考事业编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事业单位的编制很重要吗
  2. 在广东,为什么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人,不建议考事业单位,而更建议考公务员
  3. 公务员,事业编制有那么好吗
  4. 事业编,还有前途可谈么

事业单位的编制很重要吗

重要不重要先弄清楚事业单位是干什么的?都有那些部门?国家为什么设立事业单位。看了好多无知的喷子们。打着所谓的公平。强烈要求取消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并轨!看了真是好笑。自己得利益通过自己无知的嘴来扔掉。不觉得悲哀吗?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研院所等都是事业单位的范畴。由于这些单位和百姓有着直接的利益。为了减少百姓的负担。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补贴这些单位。比如医院学校等。国家拿工资和购进重要设备。可取消了后。就会自筹。那自然会转嫁到百姓身上。比如教师医生工资。所以我觉得非但不能取消这些事业单位。反而应该加大对这些单位的投入。减少百姓孩子上学看病的负担。让百姓更加体会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使事业单位研究的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和应用。使百姓尽快致富!无知的网络喷子们闭嘴吧!不要以所谓的企事业同酬而瞎喷给国家添乱。使百姓受害!

在广东,为什么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人,不建议考事业单位,而更建议考公务员

公务员是国家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行政执法权。事业单位是服务性质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不具备行政执法权,这是事业单位与公务员之间最大的差别所在。因此,公务员工作比事业单位工作压力稍大。

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公务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不受国家约定,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应该说:同岗位同资历情况下公务员编制比事业编制收入要高一些。

所有的公务员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包括事业单位中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是不会招考公务员的,事业单位招考,主要是针对科、教、文、卫、交通等系统,报考时还有一些具体限制。

公务员待遇会更好一些,竞争也更大一些,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公务员,事业编制有那么好吗

前不久热议的一个“选择”题:公务员与一百万,你选哪一个?高赞回答竟然是:公务员与一千万,我还选公务员。一百万,交不起首付;一千万也可能贬值到买不起馒头;但是,公务员的铁饭碗,可以端一辈子,不但旱涝保收,而且“性价比”超高。

当疫情给很多行业按下“暂停键”时,很多企业也给员工的职业生涯和经济收入按下了“暂停键”。有些职业,那是“手停口停”(一天不干活,就可能一天没饭吃)的性质,比如,计件制的工作,小时工,零工,个体经营者,流水线作业工,快递工,施工者,等等。

就连前几年火上天的互联网行业,也迎来的寒冬,开始大批量“裁员”,只是人家的口号喊得好——把辞退叫作“毕业”,从企业大学校推向社会大学校;还有更高境界的——把辞退叫作“向社会输送成熟人才”。社会心里喊:社会亚历山大,企业才是消化社会就业压力的主渠道,你们都给我输送,这是本末倒置啊。

网上,有很多哭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比如,上海某40多岁的外企中层给市长写信,求职百次,无一成功,求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比如,某高科技公司中年IT男被辞退后,从办公楼一跃而下,令人唏嘘。比如,某小区居民恳求门卫,我不能呆在家里,我要去工作,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公务、事业、国企、央企等体系内的企事业单位,隔离在家,不但收入一分钱不降,各种组织还给予各种慰问,有慰问金、有慰问品还是生活补助;实行75%、50%上班机制的,鼓励员工回家呆着,工资奖金一分不少,福利待遇一分不降。

有的央企、国企,近两年的工资收入水平还得到较大幅度增长,你搜索一下上市公司的人均薪酬报告就知道,比如,三桶油人均年薪25万以上,证券信托等央企人均年薪40万以上。

所以,大家认为疫情之下,公务、事业单位以及央企、国企人员是最好的职业,有其客观、现实的因素,也有其特殊事情的心理影响因素,还有网络渲染的推动作用因素,更有长辈的传统思维的影响因素。

【一】公务、事业单位是不是最好的职业,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在小学时期就学过“对比要有维度”,你不能拿猪与孔雀比颜值,也不能拿猛虎与蚂蚁比力量,对事物进行对比要放在一个维度上。

比如,公务编和事业编,要放在当地与其他企业的正式员工相比,既不能拿高层次的部门、实权部门、县级以上干部与私企、民企、个体经营者相比,也不能拿乡镇单位的一线公务、事业人员与大厂、外企、上市公司高管相比,既不能拿清贫、辛苦、前途无望的一线公务、事业人员与创业公司股权变现的技术专家相比,也不能拿掌握权力资源的高层次领导与年薪百万的企业中高层相比。

如果按照同一维度来对比:地市、县、乡镇级别的公务、事业编人员大概率比当地的企业员工要优越。一是平均薪酬福利水平要高于当地企业人员;二是社会地位要高于企业人员;三是社会资源(办事能力)要高于企业人员;四是在婚恋市场上的优势要大于企业人员。

这是有大数据支撑的,2021年,全国体制内(含公务、事业、国企、央企)平均薪酬是6900元,体制外企业平均薪酬仅有3800元,体制内的平均水平几乎是体制外的一倍。从这个角度来对比,公务、事业单位当然是最好的职业了。

那么,如果放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央企总部对比部委部门,大厂比国企,等等,那么,就各有千秋了。总体来说,业内有一个基本公式:公务、事业编以及央企、国企的薪酬与私企、民企相比=1:3,即:体制外的收入水平大于等于体制内的3倍,才有跳槽的意义,否则,跳槽就是亏本的买卖。

但是,疫情之下,“1:3”这个公式还是要“打问号”的。短期的3倍收入,未必能跑赢职业一生的总收入。

比如,互联网企业的工程师年薪60万,体制内的工资是20万,但是,体制内的20万可以拿到60岁,到60岁的时候可以涨到40万,退休金替代率非常高,退休后月入可以达到1万元;互联网企业的工程师今年40万,明年可能去送外卖去了,等60岁的时候退休金不到5000元。如果算一辈子的大帐,看谁能跑赢人生的马拉松。

从短期的工资和一生的总收入相比,公务、事业、央企、国企人员可能跑赢同级别、同维度的私企、民企人员。

但是,如果对比一些特殊群体呢?这个结果也未必准确。比如,大厂P7以上的工程师,年薪百万,还有股权分红,年入几百万。如果到达这一层次,地市县团级的公务事业人员就难以攀比。公务事业人员再有权势,如果清清白白,一生收入也跑不赢年薪几百万的大厂工程师。

人家只要坚持几年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裁员或不裁员都不在乎了,再说了,这些人生存能力很强,即使公司倒闭了,他们可能还会焕发事业第二春。

如果从人生价值来说,造福一方水土,带给人生的事业感、成就感、幸福感,也不能用年薪来衡量的。所以,一个高层次的公务、事业人员怎么能跟一个富翁相比呢?各有各的成就感。

【二】职业选择,没有最好,也没有更好,只有“合适”。

有人说,婚姻就像买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职业也是如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如果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总是总是攀比别人,你早晚要得抑郁症。选择职业,人各有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关于职业的选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本来是一个金融博士,羡慕公务员的安逸,如果你也去做公务员,家里没有背景,人情世故又不通,也不会写材料,那么,你的高学历、高智商也许就是一个“反向钳制”。当你只干活、不进步,多年原地踏步后,看着那些本科生都提拔到你的头上命令你,你的心态也许会崩溃。

你本来是一个普通本科生,能考入县一级的公务员已经是幸运的了。你羡慕大厂年薪几十万的同学,假设你能去大厂工作,面对绩效考核的压力、技术突破的瓶颈、996的工作状态,你始终无法进步,面临“末位淘汰”,估计你的心情也是苦闷的。

所以,攀比,可以;对比,也可以,前提是,你要有那个学历硬件、你要有那个智商、你要有那种“爸爸”、你要有那种“情商”。上海大亨说过一句名言:职场如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有些人未必适合进入公务、事业体系内,家里没有背景,上面没人脉,遇不到贵人,苦哈哈地奋斗十几年,恍然回首,你还是原地踏步,那个心情也不是一般的苦闷吧。

所以,公务、事业单位,是普遍意义上的好职业,也是在当前特殊时期最好的职业之一,但是,未必适合所有人。如果你是青年才俊,本来就是一条龙,能成为年薪几百万的高人,你进入体系内也许就是一种煎熬,如果你就是一位普通人,你进入体系外可能就被社会吊打,还不如进体系内享受安稳。

总的来说,普通家庭的孩子、普通的学历、普通的情商,没有太大的野心,也没有太多的资本,不如进入体系内,踏踏实实过一辈子,难道不香吗?

【三】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央企(包括部分优质的大国企)可能才是最好的职业。

央企,具有公务、事业单位的安稳性,又具有企业的高薪性,还具有退休待遇的优越性,三种优势兼具,可能算是当前最好的职业。比公务事业人员的收入高,比私企民企人员安稳,比事业编人员退休待遇好,堪称“吉祥三宝”。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央企的人员还可以“一步到位”提拔到公务、事业单位当领导,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统一”。

还是按照小学里学的“坐标对比法”:选一个北京的样本,其实,选省市一级的样本也可以。央企在北京的总部或在京单位。小林、小李是985名校的同班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小林进入央企在京单位,小李进入在京公务或事业单位。

小林(央企):年薪起步20万,六险两金。5年后,小林被提拔为企业中层副职,年薪40万-60万。小林可能有单位的内部政策房,如果没有内部房,可以住低成本甚至免费住周转房,但是可以每月领取3000元住房补贴和2000元租房补贴。

小林在单位吃免费的食堂,打球、游泳等运动几乎不花钱。单位还发运动装和工装。通讯补贴、交通补贴、采暖费、休假津贴,等等。所以,小林几乎不花钱,在北京生活优越,每月还有5000元的补贴。

20年后,小林成为央企中层正职,年薪60-80万,被交流到某省任中高层次的领导人员(公务员)。

小李(公务):年薪起步10万,五险两金。5年后,小李被提拔为县一层级的副职,年薪定格20万。小李可以排队等待福利房,如果分房之前,也是可以住在单位的公寓房里,但是一般没有较高的住房或租房补贴。

20年之后,小李成为地市级别的领导人员,被高配到央企的部门正职或集团副职,年薪60万-80万。

当然,以上这两个例子,并不是大概率事件,只是举例说明两种道路的不同和可能性。

总体来说,小林的一生更占优势一些,因为前期的财富积累,小林要跑赢小李。再假设,小林和小李都在一个单位干到退休,活到90岁。我们再来对比一下:

小林(央企),干到60岁,提拔为企业中层正职,年薪60万-80万。退休金1.5万,企业年金累计200万,活到90岁,30年累计获益800万元左右。

小李(公务),干到60岁,提拔为县一级别的正职,年薪30万,退休金1.2万,职业年金累计100万,活到90岁,30年累计获益550万元左右。

可是,在漫长的38年职业生涯里,小林的总年薪收入远远跑赢小李的年薪收入,如果计算人生的马拉松,在长跑中,小林笑到了最后。

事业编,还有前途可谈么

事业编也要看什么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可以,身边都是跟自己一样的身份,也不觉得不好,还有点知识份子的些许清高,幸福感不错。苦了的是在机关里的事业编,身边多是公务员身份,在提拔任用上,事业编机会渺茫,地位底下,车补,绩效跟事业编人员没毛关系,就在身边,人性本能能让事业编人员心里舒服,那得修炼多久能达到?每天都背几遍陋室铭,难得糊涂什么的鸡汤去滋补冰冷的心?算了,都是自己没有能力和没能力的父母,这就是命,社会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在广东,为什么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人,不建议考事业单位,而更建议考公务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什么不建议考事业编、在广东,为什么在事业单位上班的人,不建议考事业单位,而更建议考公务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事业单位迎来改革, 这些 事业编将升级为公务员,铁饭碗更稳了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2/12431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