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膏如何做,如何同杂粮相结合(土茯苓膏图片大全)

土茯苓的副作用 土茯苓的副作用和功效 土茯苓的治病偏方 土茯苓的食用药膳 养生频道 快速问医生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土茯苓膏如何做,如何同杂粮相结合,以及土茯苓粉为什么不建议买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土茯苓怎么泡水喝
  2. 茯苓粉保质期一般多久
  3. 土茯苓膏如何做,如何同杂粮相结合
  4. 土茯苓、芡实、茯苓粒、薏米各有什么作用

土茯苓怎么泡水喝

将茯苓捣碎后在水中进行煎煮,然后进行浸泡,这样才能使茯苓大部分的营养物质溶于水。土茯苓可以补益脾胃,消肿祛湿,在小便不顺畅,水肿,痰多,失眠,食欲下降的时候都可以服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坚持科学服用土茯苓还具有延年益寿,美容养颜的效果。

茯苓粉保质期一般多久

茯苓这样的东西是有保质期的,这种东西可以作为药材,所以有一定的保质期,只不过在保存的时候,要注意保存环境。如果周边的环境特别的潮湿的话,这种茯苓就不能保存太长的时间。

如果把茯苓放在比较密封的,而且干燥的环境,这种茯苓差不多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时间。

土茯苓膏如何做,如何同杂粮相结合

土茯苓,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本草纲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按《中山经》云,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恐即此也……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

土茯苓膏的制作方法

1、把新鲜的适量土茯苓洗净,放适量的水熬,熬到土茯苓汁稍稠即可,过滤留汁后置锅中放冷备用。

2、取适量冷却的茯苓汁(必须是冷却了的茯苓汁)倒进龟苓膏粉或凉粉原料(超市或某宝都有卖)中,搅拌至无颗粒状态。

3、把余下锅中的茯苓汁用中大火煮沸后,一点点加入刚才调好的土茯苓糊,边加土茯苓糊边搅拌(以免糊锅),直到把土茯苓糊加完,再煮沸两分钟左右关火即可。

4、把煮好的土茯苓膏倒入碗中,把表面的气泡勺出,待茯苓膏凝固后就好滑嫩了,冷却后放冰箱冷藏即成。吃的时候可根据需要适量加蜂蜜、冰糖或食盐,但不可加醋。

介绍几例土茯苓同杂粮的常用搭配,以下搭配可做糕(膏)也可做粥

一、绿豆土茯苓汤

主料:绿豆75克、土茯苓50克、冰糖或食盐适量。

做法:土茯苓洗净、削皮、剁成大块。绿豆洗净,提前用清水浸泡。将土茯苓、绿豆置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加入冰糖或食盐即可。

二、土茯苓糕

材料:茯苓15克,面粉200克,发酵粉3克,泡打粉3克,白糖20克,各种干果适量。

做法:

1、茯苓打成粉,和面粉、泡打粉、糖混合后过筛。

2、发酵粉和清水混合后静置10分钟左右,倒入1中,搅拌成比较稠的面糊。

3、将面糊放于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

4、取一个大点的容器,底部及四周抹油,将发酵好的面糊倒入,上面撒些干果,蒸锅里水开了以后蒸25分钟即可。

三、土茯苓三米粥

材料: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实、蜜枣、桂圆肉、土茯苓。

做法:将材料放入12碗滚水中,煲约1个半小时便可饮用。

功效:薏米、土茯苓等材料,有助舒通血脉、降胆固醇、解毒消肿、祛湿通络。适合家中老人家饮用一款温和汤水。

四、土茯苓大米粥

材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大米50克。

做法:先用粳米(大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煮沸食用。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五、土茯苓大麦薏米粥

材料:大麦米100克,薏仁100克,土茯苓80克,冰糖或食盐适量。

做法:

1、将大麦米、薏仁分别洗净,用冷水浸泡2~3时,捞出沥水。

2、将土茯苓洗净,放入沙锅中,加入冷水1000毫升,用大火烧沸,然后转用小火煎煮1小时,去渣取汁。

3、将大麦米、薏仁放入煮土茯苓的沙锅中,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煮至粥稠,最后加入适量冰糖熬化即可。

服用茯苓注意事项

1、茯苓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忌米醋。

2、脾胃虚弱不宜食用土茯苓煲汤。

3、肝肾阴虚者最好不要服用。

4、因为土茯苓是寒性的,所以最好用温性的枸杞中和一下。

5、土茯苓过量的话伤脾胃,还有是药三分毒,不要有事没事就吃药膳。

6、土茯苓对脾胃功能的要求较高,最好不要天天食用,最好是一到两个星期煲一次。小孩子以及脾胃虚弱的人如体质差的老人,不适宜吃土茯苓。

7、禁忌茶水,饮食上禁食油腻,辛辣,生冷,鱼腥制品。

土茯苓、芡实、茯苓粒、薏米各有什么作用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土茯苓,茯苓,薏米,芡实是中医常用的药物,有很多人认为,它们有减肥的功效,实际上,肥胖多数和脾虚湿重有关,它们的作用方面都体现出祛湿和健脾的作用,但是各有侧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疾病相同,身体情况不同,调理用药也有差异,现为您逐个分析这四味药物:

土茯苓

1.土茯苓,药用部位为百合科植物的根茎,味甘淡,性寒,味甘入脾,味淡化湿,可入脾经而去除湿邪,性寒可以清热,本品遇水特别滑利,所以,有清热化湿,善于走窜皮肤,通利关节的作用。

一般中医使用土茯苓治疗湿郁皮肤的皮肤瘙痒,或者湿郁关节的关节肿痛,如痛风等。

芡实

2.芡实,又叫鸡头米,生长在水里,味甘,性温,甘入脾,有补益之效用,温热之性能养脾肾,本品祛湿作用差,功效尤其是体现在健脾和补肾两方面,含有淀粉较多,入口有涩感,所以,芡实有收涩的特性。

中医使用芡实,治疗脾虚腹泻,肾虚尿频,因有收涩的作用,本品不能用于湿邪特别重的体质。

茯苓

3.茯苓,药用部位是生长在松树下的菌科团块,颜色白,味甘淡,性平,入脾能健脾化湿,色白入肺,肺气主收敛,本品能收敛心神,治疗脾虚心神不宁导致的失眠多梦,味淡能祛湿,治疗湿邪较重引起的体胖乏力便溏等。

薏米

⒋薏米,味甘性寒,质地坚硬,偏于通利排湿,可以用于肥胖属湿邪郁滞的体质,本品性寒,如果有寒湿情况,可以用炒薏米,较轻寒性。

最后,总结一下它们的作用区别,土茯苓,薏米偏重于祛湿,茯苓属中性,既能健脾也能祛湿,芡实健脾作用强,不能用于湿邪阻滞的情况。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图片 怎么吃 价格 种植 土巴兔家居百科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2/12714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