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趣事

蛤蟆与蛇 苏轼和黄庭坚的书法趣事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黄庭坚趣事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黄庭坚冷知识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关于苏轼的基本知识
  2. 为什么说永书书法家是黄庭坚
  3. 黄庭坚家诫原文
  4. 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

关于苏轼的基本知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为什么说永书书法家是黄庭坚

作为我国宋朝的书法家,黄庭坚对自己的书法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因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自己的书法才能更快的提高,没有严格的要求,那么自己就会放纵自己,让自己的书法达不到理想的成绩,黄庭坚也经常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为要提高自己,自己的作品就要比之前的有进步,这样才能提升自己。在元祐年间所作的书,用笔迟缓,没有意境,用笔也不到位,没有章法和技巧。黄庭坚看了自己以前的书法,觉得十字中有三个字都写的不是特别理想,所以他在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提升自己。正是不断自我否定,才成就了他今天书法家的地位,这种地位是用不断自我否定的方式换来的,他书法家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作书如做人,做人如作书,正如书法家鲁直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样,他有一次游历世界,在他40岁的时候,他正巧过一个泗洲僧伽塔,他当时我深有感触,决定不再沾染酒色和肉食,但是早上还是要喝粥的,于是他虔心修行佛法,在这期间他思考了如何学习书法,于是创作了《发愿文》。

我们想要成为书法家就必须要具备书法的基本要素和艺术的三大基本条件,而很多人忽略了这三个条件,有些人只学习这三个条件的一个基本条件,刻苦的学习精神,缺少的是如何正确理解书法的理论知识和如何正确的科学的学习书法的方法,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以往的书法讲解对刻苦学习精神的讲解非常多,而没有时间讲解后面两个要点,忽略了这些要点会导致人们学习书法的路上走很多弯路,所以后面的两个要点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必须掌握这三个要点,缺少与繁知识学习书法路上的一方面错误,更严重的是有人讲解书法的时候不懂,但是他却胡乱的讲解,导致人们学习书法的理论都是错误的,就算以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也是很难改正的,这也是为什么学习书法的人非常多,但是学习成功的人很少的原因。这些原因也是孙过庭曾经说过的:“至于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而孙过庭对学书人已经掌握了的技巧不说或者少说,他讲解的都是学书人基本不了解的,让人们更快速的获取想要的信息。

黄庭坚家诫原文

庭坚丫角读书,及有知识,迄今四十年。时态历观,曾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满堂。

不数年间复过之,特见废田不耕,空囤不给。又数年复见之,有缧系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问之曰:君家昔时蕃衍盛大,何贫贱如是之速也!有应于予者曰:嗟呼!吾高祖起自忧勤,唯噍类数口,叔兄慈惠,弟侄恭顺!为人子者告其母曰: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仇,使我兄叔之和也。为人夫者告其妻曰: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使我弟侄之和也。

于是共邑而食,共堂而燕,共库而泉,共禀而粟。寒而衣,其被同也,出而游,其车同也。下奉以义,上奉以仁。众母如一母,众儿如一儿。无你我之辩,无多寡之嫌,无思贪之欲,无横费之财。仓箱共目而敛之,金帛共力而收之,故官私皆治,富贵两崇。迨其子孙蕃息,妯娌众多,内言多忌,人我意殊,礼义消衰,诗书罕闻,人面狼心,星分瓜剖。

处私室则包羞自食,遇识者则强曰同宗。父无诤子而陷于不义,夫无贤妇而陷于不仁。所志者小而所失者大。

庭坚闻而泣之曰:家之不齐遂至如是之甚也,可志此而为吾族之鉴。因之常语以劝焉。吾子其听否?

昔先贤以子弟喻芝兰玉树生于庭者,欲其质之美也。又谓之龙驹鸿鹄者,欲其才之俊也。质既美矣,光耀我族。才既俊矣,荣显我家。岂有偷生安而忘家族之庇乎?汉有兄弟焉,将别也,庭木为之枯。

将合也,庭木为之荣。则人心之所合也,神灵之所佑也。晋有叔侄焉,无间者为北阮之富,好忌者为南阮之贫。[3]则人意之所和者,阴阳之所赞也。大唐之间,义族尤盛,张氏九世同居,至天子访焉,赐帛以为庆。高氏七世不分,朝庭嘉之,以族闾为表。

虽然皆古人之陈迹而已,吾子不可谓今世无其人。鄂之咸宁有陈子高者,有肥田五千亩,其兄田止一千,子高爱其兄之贤,愿合户而同之。人曰:以五千膏腴就贫兄,不亦卑乎?子高曰:吾一房尔,何用五千?人生饱暖之外,骨肉交欢而已。其后,兄子登第,仕至太中大夫,举家受荫,人始曰:子高心地洁,而预知兄弟之荣也,然此亦为人之所易为者。

吾子欲知其难为者,愿悉以告:昔邓攸遭危厄之时,负其子侄而逃之,度不两全,则托子于人而抱其侄也。李充贫困之际,昆季无资,其妻求异,遂弃其妻,曰:无伤我同胞之恩。人遭贫遇害尚能如此,况处富盛乎?然此予闻见之远矣。

又当以告耳目之尤近者:吾族居双井四世矣,未闻公家之追负,私用之不给。帛栗盈储,金朱继荣,大抵礼义之所积,无分异之费也。而其后妇言是听,人心不坚,无胜已之交,信小人之党,骨肉不顾,酒孜是从,乃至苟营自私,偷取目前之安逸,资纵口体,而忘远大之计。居湖坊者不二世而绝,居东阳者不二世而贫。

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

1.宋朝代表词人之一,集儒释道于一身

2.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3.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

4.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关于黄庭坚趣事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男子带一幅黄庭坚的字去鉴宝,专家鉴定为赝品,转手却拍出4.3亿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5167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