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海南初中物理中考考点)

2018海南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图片版含答案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海南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和海南冷知识点大全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海南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以及海南冷知识点大全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海南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2. 海南英语中考必背知识点
  3. 海南地理合格考必考知识点
  4. 海南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海南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①地球宇宙环境:主要分为天体和天体的分布,然后需要了解地球存在的生命条件以及因素,最后背诵相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特点。

②地球的表面形态:先要了解板块的名称和边界,然后需要了解流水风力等外力侵蚀后的地表形态。

③人口与环境:需要了解的是各种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问题的体现,再背诵相关人口迁移的因素和现状。

④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和洋流需要了解的就是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然后需要掌握的就是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地理影响。

⑤区域产业活动:主要是农业和工业的具体因素具体分析以及整体位置的区位分析。

海南英语中考必背知识点

1.keepsb.doingsth.让某人一直做某事不可和keepsb.fromdoingsth.结构混淆。例如:Whydoyoukeepmewaitingforalongtime?你为什么让我等了很长时间?

2.makesb.dosth.使某人干某事make意为“使”时,其后要有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例如:Hemademeworktenhoursaday.他让我每天工作10小时。注意:上句如改为被动语态,则work前的to不能省略。

海南地理合格考必考知识点

自然地理:⑴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地球内部圈层结构;⑵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风向和风力的判断;⑶水循环类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常见地貌类型(5)植被与土壤⑹自然灾害;

人文地理:人口与城市,农业,2业,交通区位因素及其选择。

海南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海南省中考物理考点归纳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与路程不成正比,时间不成反比。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阻力,电磁吸引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具有惯性。

10、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1、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拉力多大摩擦力多大。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

压强相关判断是初中力学的难点和重点,一般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考查形式主要为根据物体的状态或图片判断液体压强及其他相关物理量的大小变化。

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F=G=mg)和(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1.固体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2.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

相反。

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4.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5.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6.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

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沸点降低。

7.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8.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9.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0.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好了,关于海南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和海南冷知识点大全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2019海南中考物理答案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5356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