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防暑降温小常识

夏季高温防暑降温常识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夏季如何防暑降温小常识和给夏日降温冷知识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夏季如何防暑降温小常识以及给夏日降温冷知识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及补助标准是什么
  2. 工地防暑降温的十大措施
  3. 防暑降温通知怎么写
  4. 夏季六防是什么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及补助标准是什么

防暑降温费是指企业发放的用于给员工抵御酷暑的高温补贴。我国在2012年出台了最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老保障室外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按照规定,劳动者在室外露天作业应按每月60元的标准领取高温补贴。同时,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防暑降温费要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的企业标准来制定发放的,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 而且,降暑饮料不能充抵补贴 根据规定,发放高温补贴的时间为每年的6月至8月。至于具体到月初、月中还是月末发放,该负责人表示可由各用人单位随发薪日期自行确定。“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本月领的工资条,上面应该有6月份的补贴发放记录。”该负责人提醒说,上述通知特别列出一条,企业在高温期间下发的防暑降温饮料,并不能充抵高温补贴。也不得在工作人员因高温需停止工作降暑而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高温补贴只向高温期间在岗工作的劳动者发放,其间休假或脱岗的劳动者并不享受。劳动者如发现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可凭工资条举证,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下我国在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的明确规定。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第三条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气温以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为准。 工作场所高温作业WBGT指数测量依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执行;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依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执行;高温作业分级分别依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执行。 第四条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相关法律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高温作业、高温天气采取劳动保护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以下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 (一)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作业人员远离热源。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应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二)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保证其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高温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三)对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气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等不同的高温作业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向劳动者提供必需的高温防护设备和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对高温防护设备的维护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五)在高温天气期间,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作业人员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六)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高温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七)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救援的演习,并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高温作业情况,配备中暑急救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 (八)依照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高温作业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后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和患有高温作业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对患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以及孕期、哺乳期、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的劳动者,应当调整其工作地点或工作岗位。暂不能调动岗位的,应在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时对其采取有效的劳动保护措施。 (九)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及室内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中第Ⅲ级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作业。 (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含盐饮料及必需的防暑降温药品。 (十一)劳动者出现中暑时,立即对中暑劳动者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并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病情严重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送医疗卫生机构治疗。 第六条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作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业时间: (一)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二)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三)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不含37℃)时,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劳动者加班。 (四)用人单位采取降温措施使劳动者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3℃的,以及因行业生产特点无法停工或者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不适用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 第七条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防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高温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发现高温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劳动者应当服从用人单位合理调整作息时间或对有关工作地点、工作岗位的调整安排。 第八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事项订立集体合同,或签订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第九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或者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作业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第十条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性中暑诊断,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劳动者因高温作业引起中暑的,经诊断为职业病、认定为工伤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者因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符合规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中暑死亡或中暑后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监管。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用人单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工作场所各项防暑降温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二)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防暑降温的宣传教育,组织高温中暑的医疗救治。 (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情况的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第十三条政府有关部门对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行为,要依法予以制止,责令用人单位认真整改;问题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各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应当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60年7月1日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参考资料来源:http://china.findlaw.cn/laodongfa/yuangongquanyi/yuangongquanyichangshi/1060854.html

工地防暑降温的十大措施

为了防暑降温,工地可以采用以下七种招数。

1.通风降温: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

2.喝水补水:防止因为出汗过多而引起脱水。

3.淋冷水:在工地休息时,用温水擦洗皮肤,或者直接在头部淋上凉水。

4.利用隔热材料:使用保温隔热材料降温,比如铝箔泡棉、橡胶泡沫等。

5.定时休息:在高温环境下,要定期休息,让身体得到恢复。

6.提高意识:提高防暑意识,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工作。

7.遮阳降温:尽可能遮挡阳光直射的地方,使用遮阳伞等。

炎炎夏日,高温多雨的天气给建筑工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工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防暑降温知识,保证他们的工作环境安全健康。

同时,雇主也需要关注工人的安全和健康问题,采取一些措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防暑降温通知怎么写

1、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

2、加强防暑降温应急教育。

3、落实防暑降温物品,保证足够饮水供应。

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改善工作环境。

5、抓好夏季卫生防疫,注意消防安全。

夏季六防是什么

(一)防积水危险

关注天气和预报,如有暴雨早知道

井盖水坑危险多,若有漩涡进不得

遇到积水不进入,避免可能把电触

(二)防车辆被淹

出门之前先检查,多走大路控车速

打开雾灯顾前后,路遇积水莫急行

陷车切记勿冲车,进水熄火快撤离

(三)防雷击电击

家电设备要关停,以免雷电屋内冲

雷电暴雨交加时,路灯线杆要远离

大树下面不避雨,金属设施要躲避

(四)防意外砸伤

汛期房屋多查看,抓紧抢修排隐患

牌匾危墙风险大,加快脚步避开它

室外置物要留神,避免坠落伤路人

(五)防山体滑坡

暴雨山区危险多,避开高陡和边坡

提前观测周边情,遇有隐患不前行

山体滑坡莫慌乱,尽快撤离是关键

(六)防溺水遇险

雨季河湖水量大,私自下水很可怕

水库塘坝莫嬉戏,危险水域要警惕

老师家长勤教导,珍爱生命家庭好

关于夏季如何防暑降温小常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防暑降温小常识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5526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