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时间的冷知识 关于时间的历史典故

史上最有用的冷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历史上关于时间的冷知识,以及关于时间的历史典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中国近代战争时间顺序
  2.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近代史上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5.抗日战争(1937—1945)

晚清、民国概念

1、晚清:1840——1912年

2、民国:1912——1949年(台湾至今还是用中华民国纪年)

3、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2——1928年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

近代前期重大历史事件顺序:(西学东渐过程)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1840年前后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3、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4、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90年代—1898年戊戌变法)

5、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

6、立宪运动与辛亥革命(1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7、新文化运动(1915—1924年)

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五四运动与中共创立(1919年——1921年)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

1、防御阶段:1937.7——1938.10(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了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2、相持阶段:1938.10——1945.4(南京国民政府守住了大西南、大西北国土)

3、反攻阶段:1945.5——1945.8.15(国共两党配合苏、美、英盟军大反攻)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1、和平谈判阶段(1945.8—1946.6),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国共内战阶段(1946.6——1949.10)

1946.6—1947:防御阶段

1947.6—1948:反攻阶段

1948.9—1949.:三大决战

1949.4—1951: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1.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2.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3.鸦片战争

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至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5.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历史上关于时间的冷知识和关于时间的历史典故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历史冷知识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6347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