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庸给小说起名叫天龙八部,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金庸丨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

大家好,为什么金庸给小说起名叫天龙八部,有什么深刻含义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金庸为什么要改天龙八部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金庸给小说起名叫天龙八部,有什么深刻含义吗和金庸为什么要改天龙八部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金庸的天龙八部这名字怎么取的,有何深意,和剧情有什么关联
  2. 为什么金庸给小说起名叫天龙八部,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3. 金庸为什么起名天龙八部
  4. 金庸为什么在《天龙八部》中把降龙十八掌改成了“降龙二十八掌”

金庸的天龙八部这名字怎么取的,有何深意,和剧情有什么关联

其实看黄日华版天龙八部的片头曲就会发现,一开始出现了八个佛教形象。这就是天龙八部的由来,是佛教经典中的八部众,也就是八个族群的概称,其中以天部和龙部为主,所以叫天龙八部。八部众在佛经中意思是世间众生,金庸以此为书名,表示这是一部表现佛教哲理的小说。而书中的主要人物,也与八部众一一对应。在这里做一个简单介绍。其实各种版本很多,也各有各的道理,不一定有固定答案。

1、天部,是佛教中的天神,对应的书中人物是萧峰,更准确的说是萧峰对应天神的首领帝释天。萧峰武功高强,出场即如天神下凡,威风凌凌,战无不胜,正如佛经中的帝释天,具有超强的力量,不凡的气度和卓越的领导力。但佛经也记载,天神也是要死的,所以有了萧峰最后的死。

2、龙部,龙神,对应段誉。佛教中的龙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地位低,大蟒蛇也算龙。但不管怎么说,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皇族,所以出身皇族的段誉便是龙族代表。而且大理段氏的寺庙天龙寺也暗含了龙族之名。

3、夜叉,佛教经典中本是一种恶神,长相丑陋,能吃人,但是经佛祖点化成为佛教护法,专抓恶鬼,除恶魔。这里的对应就有争议。一种认为是虚竹。原因是虚竹在书中多次提到他长得丑。另外虚竹主要武功不是少林寺的却是逍遥派的,但从小受少林教导,心存佛性,即使面临被逐出寺也击败了前来挑衅的鸠摩智,擒拿丁春秋,保卫了少林,应和了佛教护法的特征。

另一种说法认为夜叉对应四大恶人,因为这四人无恶不作,更符合夜叉原来作恶的特征。而四大恶人也是身世悲惨,作恶事出有因,而且良心都未完全泯灭,如南海鳄神为就段誉而死,叶二娘拼命维护玄慈,段延庆最后醒悟再无怨恨,连云中鹤这种色鬼都救过王语嫣。因此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4、乾达婆,这是帝释天的乐神之一,不食酒肉,只吃香气。这个应该对应阿朱,作为萧峰身边的女人,以她的智慧和善解人意,帮助萧峰面对苦难,而当她香消玉殒,萧峰这个“天神”便难免悲痛,露出佛教中天神死前“五衰之相”,恰如萧峰亲手埋葬阿朱时的悲惨。

5、阿修罗,这是与天部相对应的一个部落,常年与天部交战,生性多疑,经常战败,男的极丑女的极美。因此这个也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对应慕容复,因为慕容复与萧峰并称,却居心叵测,实力又弱于萧峰。另一种说法是王语嫣,因为女的阿修罗极美。我认为说不定这个族群正是慕容复与王语嫣的共同代表,也许金庸新修版最后结尾让王语嫣回到了慕容复身边就有这个意思在里面,说明他们本就是一体的。

6、迦楼罗,即金翅大鹏。佛经中迦楼罗以龙为食,每天要吃许多龙,但最后会因为龙的毒性而死。这样的话应该对应鸠摩智。鸠字有鸟,可能是个暗指。鸠摩智追逐段誉夺取六脉神剑,正和迦楼罗吃龙,最后被龙的毒性所杀,又恰如他走火入魔欲杀段誉时被段誉吸光内力。同时他偷学各种武功贪得无厌最后反受其害,也如迦楼罗吃龙中毒一样的道理。

但是另一种方法也说得通,迦楼罗对应慕容复。慕容复一心当皇帝,正如吃“龙”。而他被段誉击败,正如被龙所伤,最后沉浸在皇帝梦中发疯也像被龙毒所害。

7、紧那罗,帝释天的另一个乐神,能歌善舞。头上长角,号称人非人。因为乾达婆对应阿朱,很容易想到紧那罗对应阿紫。因为在星宿派恶劣环境下长大,变得歹毒,一方面又对萧峰及其痴情,两面性,可称“人非人”。

8、摩呼罗迦,这个最不明显。在佛经中,这是一种人身蛇头的大蟒神,原本腹行,痴呆愚笨,但因为笨反而容易快乐。这个很像虚竹,天性愚笨却善良,最终得好报,成为掌门尊主,又做了驸马。但似龙非龙也可说是慕容复,想做皇帝却又不是,最终发疯,还可说是阿紫,如人如蛇,或纯真或歹毒。还能说是游坦之,被折磨不成人形,反而快乐地爱着阿紫。

其实八部众代表芸芸众生,未必一定一一对应,可能各个都有象征意义,正是反映了人性复杂,反映了因果报应。

为什么金庸给小说起名叫天龙八部,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其中“八部”是八种不同的神道鬼怪,他们分别是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其中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所以被称为“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各指一个,或是一类人,是一种象征。

比较统一的看法大概是萧峰是天神,帝释,段誉是龙神,夜叉是四大恶人,剩下的就是鸠摩智是迦楼罗,慕容复是阿修罗,一直与天神作对但是从来没赢过的神,阿朱是乾达婆,紧那罗是阿紫(乾达婆和紧那罗都是天神的侍者)

摩呼罗迦是虚竹。

在对八位天神的映射的同时,也反映人间的各种矛盾,比如契丹和大宋等等问题,所以叫天龙八部。

也有说“天龙八部”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是一部有悲剧色彩的小说。

金庸为什么起名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指天众、龙众、阿修罗、乾达婆、摩呼罗迦、紧那罗、迦楼罗、夜叉,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各指一个,或是一类人,是一种象征。也有说“天龙八部”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天龙八部”又称为“龙神八部”、“八部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天众的代表,是萧峰。龙众的代表,是段誉。夜叉,经常以集体名义出现,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是四大恶人。乾达婆就是阿朱。与“帝释天”萧峰关系最亲密的两个女性就是阿朱和阿紫。阿修罗,是慕容复。紧罗那,善于歌舞,也是帝释的乐神之一,联系到前面的乾达婆,很容易判断紧罗那是阿紫。摩呼迦罗就是虚竹,因为虚竹本是普通的少林和尚,是“腹行类”,但由于“聋呆无知”,反而得福,脱胎换骨,修慈修慧,最终挽回前因(本是玄慈与叶二娘之子),成为身兼灵鹫宫主与西夏驸马的蟒神——亦即与“天龙”段誉相对应的“地龙”。

《天龙八部》简介:

《天龙八部》,是我国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侠代表作。著于1963年,历时4年创作完成(部分内容曾由倪匡代笔撰写),前后共有三版,并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

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

“天龙八部”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天龙八部》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漫画及游戏。小说的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于2005年入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中。

金庸为什么在《天龙八部》中把降龙十八掌改成了“降龙二十八掌”

我猜想,金庸是在写射雕的时候为了突出洪七公的才智说降龙十八掌由他创了一半,到写天龙八部的时候发现这套武功很符合萧峰的身份和性格,就直接拿来用了。

个人认为这个没什么好改的,虽然有矛盾的地方,但读者已经接受了这么多年,为金庸作品挑错也算是读者的乐趣之一。但金庸愿意改,那也没什么。不知道黄蓉的年龄问题和天龙八部里出现辣椒的问题有没有修正。

关于本次为什么金庸给小说起名叫天龙八部,有什么深刻含义吗和金庸为什么要改天龙八部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金庸小说插图 天龙八部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4/13466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