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合国为什么对印巴冲突不介入、不调停,这是对印度的纵容和默许吗

克什米尔地区局势紧张,美国与联合国为何不调停对印巴冲突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美国、联合国为什么对印巴冲突不介入、不调停,这是对印度的纵容和默许吗,以及美国为什么不围堵印度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俄罗斯为什么不怕美国威胁
  2. 美国、联合国为什么对印巴冲突不介入、不调停,这是对印度的纵容和默许吗
  3. 印度为何不加入北约
  4. 印度、日本和德国为什么成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俄罗斯为什么不怕美国威胁

因为怕也没用。即使俄罗斯像波兰那样自己掏二十亿美元给美国修一座军事基地,还取名特朗普堡;像沙特土豪那样用自己的石油利益捍卫美元霸权,特朗普隔空喊一嗓子沙特就得撒出上千亿美元买美国军备当废铁;像日本那样任美国予取予求,任美军恣意妄为也没用,美国的终极目标还是拆了它,因为它太大了,苏德战争让美国对它感觉太可怕!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代,也曾经对美国无限崇拜,也曾经对美国言听计从,为了取悦于美国放弃了自己最优越,最强有力的依靠——打败了横扫欧洲的德国纳粹的社会主义制度,为让美国不感觉威胁而荒废了自己强大的军事工业,废弛了自己那支足以让美国肝颤强大军队。普京总统刚主政时为发展俄罗斯经济,也曾力图跟美国跟西方搞好关系,可以说为了取悦美国融入西方,苏联/俄罗斯已经不用惜自废武功,自残身体,自断经脉几乎等于自杀的方式来迎合美国了。

但他们得到的回报却是,车臣被挑唆几乎分裂成功,恐怖主义渗透制造许多惨案,普京反恐却被美国说成是侵犯人权,更严重的是,在俄罗斯仅剩半条命根本无法威胁美国和西方的条件下,那个《北约》不但没有解散,相反东扩到俄罗斯的鼻子底下,基本封锁了俄罗斯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对此仅剩半条命的俄罗斯也忍了,只要《北约》其他国家军队不进入这里,俄罗斯也就没有强烈反对。但是执意困死俄罗斯的美国,不但军队进来了,反导系统那把致命的长枪带着偷窥的望远镜也进来了,又把《北约》东扩的大网撒到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看来它美国是必置俄罗斯于死地了。

怕也没用,发昏挡不了死,那就不能怕!梅德韦杰夫的五日俄格战争,美国人只是嘴炮火力猛烈,《北约》止步不前了;克里米亚入俄了,美国率领《北约》这个强大军事同盟的反击是经济制裁;在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硬是把唱主角的美国挤到台下打油去了,美国最激烈的反应是退避三舍;美国的大国竞争战略,要以退出《中导条约》发动军备竞赛来拖垮俄罗斯和另一个大国,俄罗斯曾经警告美国会对其进行反制,但美国不顾俄方所有诚意的挽留开始了实际行动,现在俄罗斯在美国后院委内瑞拉,仅仅点穴式进入了一支百人小分队,就让特朗普政府感觉出致命的威胁,麻软难受,说要谈谈了。

所以面对霸权,怕是屁用都没有,像我们和俄罗斯这种大国对那种霸权,你崇拜它、亲近它、投靠它、给它下跪,它都得困死你,肢解你个十块二十块才放心。在它的霸权路上,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大国跟一路同行,它认为这么大的你是它的霸权障碍,必欲除之而后快。你不怕它了,它就会说:打得过的敌人才是敌人,打不过的敌人就是朋友了。

美国、联合国为什么对印巴冲突不介入、不调停,这是对印度的纵容和默许吗

这就需要从印度的国际环境说起:

印度这个国家在全世界只有一个敌人就是巴基斯坦。

俄罗斯是印度的铁杆盟友。

整个欧洲集团也与印度关系相当不错。

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等国家都跟印度关系比较友好。

美国现在也需要拉印度一起搞“印太战略”,所以也是偏袒印度的。

印度周边国家包括伊朗,孟加拉国,尼泊尔等等国家都与印度没有什么仇恨。

可以说印度是这个世界上“国际环境”最好的一个“大国”,属于“左右逢源”型。

如果联合国想介入“印巴争端”,必然会首先遭到印度的“铁杆盟友”俄罗斯反对,美国倒还在其次了。

俄罗斯总统普京早就声明:印巴争端应该有印巴二国自己解决,任何国家不应该参与(普京知道印度能够碾压巴基斯坦),普京有点“拉偏架”啊????。

在联合国五常中,俄罗斯,美国都是偏袒印度的,英法二国肯定是跟着“老大”走,而印巴争端中,印度是“优势一方”,你说联合国怎么介入?即使有哪个国家提出希望联合国介入的提案,也肯定被他们否决啊????。

目前情况下,印度是以整顿“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名义在出兵,“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实际上已经属于印度,这是国际上公认的。既然“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属于印度,那么印度怎么玩就是印度的“内政”!你可以骂他不民主,骂他镇压克什米尔人,骂他法西斯,但这毕竟是他的“家务事”,印度并没有“越界”到“巴控克什米尔地区”。

因为印度的“国际环境”最好,所以他这么做,全世界的主流国家居然没有一个反对的,是不是很意外???

印巴争端如果闹大了,则是美国最希望看见的结果,因为印度背后有俄罗斯支持,巴基斯坦背后也有某大国支持。美国最希望看见这几个国家“互相斗殴”,美国就坐收渔翁之利,美国就能再一次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特朗普笑晕在厕所里????。

所以美国是不会支持联合国出面干涉“印巴争端”的。

因为“印巴争端”中,印度力量占明显优势,所以俄罗斯也是不会同意联合国出面干涉的。

印度为何不加入北约

2011年的时候,北约还真邀请过印度加入,只不过被印度礼貌的回绝了。

印度为什么这么拽?竟然拒绝了当今世界第一大军事组织北约的要求邀请呢?

不要忘了,印度脱胎于大英帝国的英属殖民地,建立印度的第1代领导人曾经是英国殖民政府所辖范围内的高官,这些人出生在印度,但他们所受到的教育都来自于大英帝国。

所以,印度独立之初就自认为承接了大英帝国在南亚地区的衣钵,这不仅是从地缘政治上产生的想法,也是大英帝国多年殖民之后,导致印度当地的政治精英自诩继承了大英帝国的殖民文化和外交政策。

大英帝国曾经玩的那一手外交,印度人也学的有模有样。

大英帝国的外交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离岸平衡手。

大英帝国是偏居一隅的小岛,在崛起之初只有几百万人口,这就决定了在面对欧洲各大强国的时候,必须在外交上合纵连横,使他们互相厮杀,永远产生不了对自己的威胁,所以大英帝国不会和任何一个国家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避免某一天在国策上被对方所绑架,也非常方便英国随时调整国策。

例如,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和俄罗斯结盟,当俄罗斯向欧洲腹地扩张的时候,他又和法国、萨克森、奥匈帝国等结成同盟对抗俄罗斯。但是当德意志崛起之后,又迅速和俄罗斯结成同盟,对付德国人。

(然后引发了一战)

印度人对大英帝国的外交政策学的有模有样,他不会和任何一个大国保持太过亲密的关系,所以独立之后印度在美苏争霸的时候保持了中立。

中立政策让印度在独立之后的12年时间里,分别获得了来自美国和苏联高达十几亿美元的各种援助,其接受援助之多,超过了美国在马歇尔计划时对法国的援助。

印度的国策就决定了他不仅在冷战的时候不会倒向于美苏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冷战结束之后,面对世界迎来多极化时代,更不会加入北约和美国的利益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2,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在担任英国外交大臣期间,于1848年3月1号在英国下院发表演说时,对与会人员说下了这样的话:

Acountrydoesnothavepermanentfriends,onlypermanentinterests。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帕麦斯顿)

他的话体现了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时期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以阳谋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大英帝国19世纪称霸全球的方式,以利益为先。

昨天是朋友,今天有可能是敌人,明天又会成为朋友。(虽然英国的做法看起来像是一个喜欢黑吃黑的犯罪团伙,怎么看都不正能量,考虑到西方强国近代崛起都是以强盗的方式,谁也不比谁干净,也就释然了)

印度人作为大英帝国前殖民地的臣民,他们在维多利亚时代参与到了大英帝国在全球的争霸战争,非常赞同帝国这种只为利益不为道义的国家政策。

所以,在判断印度会不会加入北约的时候,一个最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就是,加入北约能否给印度带来更大的利益?

如果印度加入北约,他的地位会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甚至是意大利之下,最多也就是和土耳其平起平坐,同时还会成为俄罗斯的对手。

如果他不加入北约,地位在土耳其和意大利之上,并且和德国不相上下,和俄罗斯会继续保持亲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可以从俄罗斯那里获得武器装备,军事技术的转让,甚至是核电技术的转让。

不加入北约,北约和美国对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即使不满意,也不敢过度刺激,只能通过拉拢给好处的方式,让印度不要和俄罗斯走得太近,或者作出不利于北约的举动。

此外,随着东方大国的崛起,美国非常希望印度成为他的战略及盟友,一起围堵这个复兴大国。

所以,印度不加入北约所获得的好处比加入北约要多得多,干嘛加入呢!

印度、日本和德国为什么成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简单说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是强者上庸者下的地方,国力强不代表就有资格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其实在印度、日本和德国之外,还有好几个想要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家,比如巴西,比如南非。但是,无论是谁,在目前的条件下,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梦醒后,心碎无痕。

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有几点因素必须要考虑:

1、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战胜国的象征,是二战的象征,不容置疑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作为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联合国成为继国联后又一个国际性组织,和国联不同,联合国覆盖范围更广,对成员国的约束力更大,因此更有普遍性和权威性。

和国联的大会一致原则不同,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的原则,这里的大国,就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即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

这五个国家是二战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法国虽然亡国,但是为了制约苏联,罗斯福坚持让法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我们可以看出,这五个国家在二战期间都是同盟国阵营,且二战前都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所以,二战期间的非同盟国阵营国家,比如德国和日本就没有资格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印度虽然不是法西斯国家,但是在二战期间,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并不是独立主权的国家,因此印度不具备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资格。

五大国地位不是成员国选出来的,而是在二战中奠定的,所以在二战中不属于同盟国或者不存在的国家,即使今天实力再强,也是不可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因为联合国作为二战胜利的成果,所以不容置疑!

2、一山不容多虎,5个常任理事国都不希望安理会俱乐部太挤

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发展道路各异,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各有千秋,但是在阻挡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扩容这件事上,五大国达成了一致。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最重要的权力就是一票否决权,这意味着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有左右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影响力。这就和静夜史在先前文章中提到的观点一样,即:

联合国想办成一件事,需要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缺一不可。而阻止这件事的办成,一个常任理事国就够了!

当然,很多时候唱白脸的,不止一个!

日本、德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国力较强,有入常的实力。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做,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为历史的宿怨,导致这些国家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比如作为美国的小弟,美国支持日本入常,但是日本和我国有东海争端,历史积怨太深。日本和俄罗斯有北方四岛争端,所以我国和俄罗斯都不会支持日本入常;

关于印度入常的问题,美国和俄罗斯都是支持的,但是作为我国的邻国,我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在欧洲,德国经济稳居第一,但是在入常这个问题上,法国第一个不同意,不要说什么法德友谊,在利益面前都不好使。

至于巴西入常,我国和英法俄都没有异议,但是作为美洲霸主的美国有话要说。

当然,我国也有诉求,那就是印度要入常,要和巴西南非捆绑入常。

所以,想要达成一致太难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大国都开启了耍人模式,比如美国严重支持日本和印度入常,虽然美国直到两国肯定入不了常,但是因为演得太逼真,所以赢得了日本和印度的极大好感。

同样,俄罗斯也喜欢向德国和印度卖人情,反正你入不了。

所以最后就是,谁也入不了常。

一票否决的俱乐部太挤,谁也不想再加个人进来!

3、外围国家各怀鬼胎,加入常任理事国之后不利于国际稳定

安理会入常看似简单,但绝不仅仅是一个席位这么简单,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仅仅是获得了一票否决权,还意味着自身的大国地位得到了国际普遍承认,成为名副其实的拥核国家。

核武器的威力,地球人都知道!

但是,横在眼前的障碍虽然不多,但是个个都是天堑,日本和德国等国家想要入常,简直比登天还难。

关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问题,联合国宪章里没有规定。所以,通过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三分之二的票数来修改联合国宪章,应该是个好办法。

但是现实问题是:联合国成员国高达193个,除了德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互投,剩下的国家凭什么就支持你入常呢?我还想入常呢!

所以,这些国家需要“会来事”,比如出钱贿赂啊,以投资的方式给好处啊都是可以的。比如日本支援蒙古,在非洲修铁路等,都是这些国家的套路。

但是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想让三分之二的国家支持你,先要看看自己的钱包够不够。

很明显是不够的!

其实这不光是钱的事,因为世界上不只是日本和德国有钱,五大常任理事国也有钱啊,比如它日本给你多少?我给双倍,看谁耗得过谁!

这就非常无耻了,但毕竟这是个文明社会,很多事情不能靠打架解决!因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也不让!

要说国家实在点还好,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白眼狼,拿钱不办事,比如阿尔巴尼亚,这就相当尴尬,或者说刚刚用钱铺好了路,反手就被对手给颠覆了政权,真是有苦说不出。

最关键是,当下抱团的日本、德国和印度,也是各怀鬼胎,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联盟。

所以入常的事,还是等下一次世界大战再说吧。不过因为五大核大国的存在,想打起来真的很难!

最后说一下日本,日本曾经向安理会提出废除我国的一票否决权,结果被我国一票否决!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关于美国、联合国为什么对印巴冲突不介入、不调停,这是对印度的纵容和默许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什么一直在打仗,原来是因为这个地方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4/1366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