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14年,隋朝38年,大一统后为何快速灭亡(秦朝和隋朝为什么短命)

为何秦朝一统仅15年便迅速灭亡

今天给各位分享秦朝14年,隋朝38年,大一统后为何快速灭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隋朝为什么打不过朝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秦朝14年,隋朝38年,大一统后为何快速灭亡
  2. 为何隋炀帝用尽了各种法子也没有打赢高句丽
  3. 为什么隋朝两帝,即使拼到国家灭亡,也誓要踏平高句丽
  4. 隋朝与高句丽的第一次战争为什么会败的如此惨烈

秦朝14年,隋朝38年,大一统后为何快速灭亡

《三国演义》开篇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貌视道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但对照秦朝和隋朝,发现这规律不符合现实。因为秦朝、隋朝“合”的时间太短,一个14年,一个38年,根本不能称为“合久”。秦朝和隋朝都是开创了一个时代,但也都是二世而亡,个中教训非常深刻。

那么,秦朝、隋朝为什么会快速灭亡呢?原因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长时间大分裂的惯性作祟

秦朝和隋朝统一前,都是大分裂的时代,并且是处于长时间的大分裂。

秦统一前是春秋战国大分裂。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诸侯国基本不再尊王,诸侯国对周王室开始离心离德,礼乐征伐由天子出演变为由诸侯出。诸侯们开始互相征伐,并通过征伐争夺霸主之位。到了战国中期,商鞅变法后的秦朝开启统一天下步伐,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这一段时间的大分裂持续了500多年。

东汉末年,由于朝政腐败,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但是在平定起义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纷纷拥兵自重,东汉朝廷对地方军阀的节制力下降。董卓乱政后,军阀们各自为政,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代,各路军阀通过兼并和征伐,形成了魏、蜀、吴三国。公元280年三分归晋,但统一的西晋只平稳了11年,自公元291年爆发“八王之乱”开始,中国重新进入大分裂状态,先是五胡乱华,西晋灭亡,衣冠南渡后东晋建立,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代。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并逐渐统一全国。从汉末天下大乱开始计算,这一次的大分裂、大乱世持续了近400年。

任何事情都有惯性,乱世分裂也是如此。

秦隋统一前,一个是持续了500多年的大分裂、一个是持续了近400年的大乱世,咋一统一,分裂的惯性还在作祟,具体表现为:

首先,乱世各国的贵族总想复辟。

秦隋统一前,乱世的大大小小国家的一些贵族集团或既得利益者,并没有随着统一被消灭干净。享受惯了贵族特权的他们在统一后,对统一前的贵族生活非常怀念,总想着找机会光复旧国,找回已经失去的特权,因此,他们总会利用统一后的政府执政中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复辟。

秦朝是消灭六国而统一的,但秦统一后,六国贵族心不死,总是不甘心曾经的辉煌就此失去,秦始皇也考虑到这一点,统一后,就把六国贵族全迁到咸阳周边看起来。但总有一些贵族散落在民间。比如,韩国贵族后裔张良,就组织了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活动。

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后,六国贵族乘机起事,像楚国的项梁,赵国的赵歇,韩国的韩成,魏国的魏咎魏豹等,他们共同汇成强大的洪流,一举冲跨秦朝统一不久还没夯实的堤坝。

隋朝也一样,隋统一前是南北朝,北朝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演化为北周,东魏演化为北齐,北周灭了北齐,杨坚代周建隋。

南朝自刘裕灭了东晋,按宋、齐、梁、陈顺序演绎,杨广灭了陈国后全国初步一统。

但由于南北朝各个朝代存续时间比较短,各国的贵族都还活跃在各地,复辟之心一天也没停过。

隋末天下大乱后,南北朝的各贵族也是蠢蠢欲动。梁朝的贵族萧铣就是反王之一,在江南一带竖起反旗,称梁王。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后代李渊太原起兵,攻陷长安,建国大唐。

因此,项羽反秦和李渊反隋,归根到底都是乱世旧贵族复辟的结果,而这种复辟就是历史的惯性。

其次,乱世各国的民众对新的统一政权不适应。

乱世由于长期分裂,民众对刚统一的王朝各方面不适应,缺乏归属感。

秦朝统一以前,天下民众分属魏、韩、赵、楚、燕、齐、秦七国,魏国民众叫魏人、燕国民众叫燕人、齐国民众叫齐人、楚国民众叫楚人……秦朝统一后,并没有统称秦人,而是除了老秦人外,其余六国之人继续称楚人、齐人、赵人等。这种不统一的称呼一直到汉朝建立,才逐步称为汉人,“汉人”这个统称基本到汉武帝时才形成。

南北朝时,由于朝代变化快,民众对每一个新朝代都缺乏认同感,更没有归属感,基本上处于朝不保夕的危机感中,因此,隋朝统一后,民众的思想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对新王朝观望比归附多。

民众除了对统一王朝缺乏认同感外,对新统一的王朝各种管理也不适应。

秦朝统一后,统一度量衡、统一实行秦国严厉的法律制度,民众很不适应。度量衡还好说,慢慢适应。但秦法严苛,特别是《连坐法》让民众战战兢兢,生怕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天下苦秦久矣”,最终引发天下大乱。

隋朝统一后,隋文帝也对前朝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九品中正制,建立科举制,制订开皇律……并且实行均田制、府兵制,这些措施从长远看也是好的,但刚实行时,从官员到民众都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其实也是一种“惯性”!这种惯性被人利用,往往就会成为造反的动力。

其三,乱世太近为野心家提供了看得见的榜样。

秦隋都是大乱世后的大统一,由于乱世距离太近,对许多中年人来说,恍如昨天一般,因此,当秦隋二世而乱时,一些野心家就看到了榜样。

秦末天下大乱,除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民众以外,一些主动起兵的义军领袖除了旧贵族以外,有不少就是野心家。比如张耳、陈余、藏荼,刘邦也是野心家,只不过野心是一步一步激发出来的。刘邦可是说过“大丈夫当如此也”话哟。

隋末天下大乱时,各路反王烽烟并起,除了一些旧贵族以外,也有不少野心家也想乘乱分一杯羹。像窦建德、王世充、李子通、杜伏威、李密等。

这些野心家还真有实现野心的,典型的就是刘邦,开创了400年刘氏基业。有的实现了一段时间的野心,比张耳、陈余、藏荼、窦建德、李密、王世充等,都当了一段时间的草头王。

历史发展的惯性在旧贵族、野心家和对新统一王朝缺乏归属感的民众合力作用下,形成了强大的共振力量,最终导致秦隋统一新王朝猝死。

二、世族对寒族上位的抵抗

秦隋天下大乱,表面上看是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其实农民起义只是导火索,真正对起义产生决定影响的是旧贵族和老世族。推翻秦朝的决定力量是项羽为代表的楚国贵族,埋葬隋朝的是李渊为代表的关陇勋贵集团。

如果把项羽、李渊比作一台大戏主角的话,那些农民身份的领袖们不过是敲边鼓的。

而产生这一现象背后,其实是“世族”对“寒族”上位的抵抗。

春秋战国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人才选拔基本上都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寒族很难上位的。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实行军功爵制,老世族被打压。秦国依靠军功爵制度培养和吸引了大批人才加盟,这些人才有的是没落贵族后代,有的就是寒族,像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丞相李斯就是地地道道的寒族。

秦国变法彻底,寒族上位老秦人也习惯了。但是六国没有变法或变法不彻底,把持高位的都是各国的世家大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仅对世家大族进行打压,而且还通过军功爵制提拔寒族上位,让六国的老世族们很不满,他们理所当然地要对寒族上位进行抵抗。项羽反秦就是得到了老世族们的支持,项羽用人也是重用老世族、旧贵族,对寒族出生的人才不屑一顾。韩信、陈平就是受不了在项羽手下的窝囊才出走的。

南北朝时期普遍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但是世族垄断了上品,寒族只能在下品分点残羹剩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杨坚建立隋朝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而推出“科举制”,开始逐步从寒族中选拔人才,这相当于动了世族的“奶酪”,遭到世族的抵制也是理所当然的。

秦隋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那些老贵族、老世族也加入造反的大军中,其实就是用实际行动对寒族崛起进行抵制,这也是历史的惯性在起作用。

老贵族、老世族对寒族的抵制虽然短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起用寒族对统治者巩固家天下统治、削弱世族传统力量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他们的抵制只是起到惯性作用。当新的统治者利用动乱消灭老世族、老贵族以后,对寒门的上位还是大开方便之门的。

刘邦手下本身就聚集了一帮寒族人士,汉武帝又大量任用寒族。唐朝继续完善科举制,并一直延续到清末,也是这个道理。

三、基建狂魔耗尽民力

乱世结束是伴随着剧烈的战争的,大战之后,人口锐减,百业凋弊,亟待休养生息。

同样由于惯性,大统一后,战争并不是马上就能停下的,统一的战争结束,还有开疆拓土的战争要发动。

秦朝统一后,北逐匈奴、南拓百越,兵锋真指塞北岭南。隋朝统一后,短暂的休养生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三次,兵员损失上百万。

大规模战争不仅加重民众的负担,也促使了人口的进一步减少,于休养生息更不利。隋末王二起义就是因为征伐高句丽引起的。

除了大规模的战争让百姓不能休养生息外,基建狂魔又耗尽民力,淘空了这两个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执政基础,导致双双猝死。

秦朝在秦始皇时代,就大兴基建工程,统一六国后,修驰道、修水利,后来又大修三大工程,分别是长城、骊山陵墓、阿房宫,这三大工程役使的总人力有多少,历史没有记载,但肯定超过百万了。除了大量的人力被捆绑在工程外,大工程还耗费大量的物资,导致民力枯竭。

更严重的是,在工程上服徭役的大多是青壮年,而青壮年又是耕作的主力军,这反过来又拖累农业,使得农业产出降低。当民力被耗尽,带来的必然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隋文帝在位时,基建工程不多,主要是兴建大兴城和开通广济渠。但隋炀帝继位后,基建狂魔的本性流露,刚建好的长安不愿意呆,非得大兴土木营建洛阳并迁都。除此之外,又大修长城、驰道,最后就是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些大工程平均每月役使民工200万人左右,并消耗大量物力财力,最终也是力竭而亡,只留下一条利在千秋的大运河默默流淌至今。

四、“二世祖”太能作了

纵观历史,二世而亡的朝代,不管大小,大都是出了“二世祖”。

这些二世祖们不是扶不上墙,就是太能作了!

蜀汉的“二世祖”是刘禅,因为耽于玩乐,导致刘备辛苦创业打下的一州之地二世而亡,还留下了“乐不思蜀”或“扶不起的阿斗”的笑谈。

西晋的“二世祖”司马衷是个白痴皇帝,这货除了被悍妇皇后贾南风戴了绿帽外,还引发了“八王之乱”,并留下“何不食肉糜”的笑谈。

相比这两位扶不上墙的,秦朝和隋朝的二世祖是太能作了。

秦二世胡亥本来就是矫诏上位,继位后宠信赵高,大肆屠杀忠臣良将,除了扶苏被逼自尽外,还杀了蒙恬、蒙毅、冯劫、冯去疾、李斯等股肱之臣,导致自己被赵高架空。并继续大兴土木,大修骊山陵墓和阿房宫,同时,悉以国事委赵高,自己整天吃喝玩乐,终于把自己玩死了,把大秦帝国也玩完了。

隋炀帝杨广上位和胡亥差不多,都是踩着兄弟姐妹的尸体坐上皇位的。

隋文帝毕竟开创了“开皇之治”,杨广如果能像李世民那样,好好体恤民情并励精图治,也许历史又是另一番走向。但是杨广这位“二世祖”偏偏特能作,三征高句丽,西征吐谷浑,役使200万人修建东都,大修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造龙舟、楼船数万艘,役丁死亡近半。杨广巡幸江都时,所带随从20多万人,船队长达200多里,沿途500里内都要进贡食物,穷奢极欲、骄奢浪费无以复计。

当天下民变被激起后,杨广也在扬州快乐“死”了!

综上,大秦和大隋两个统一王朝,尽管都结束了长达四五百年的乱世,为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开创和完善作出了建设性的贡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巨大。但由于历史的惯性,以及当政者没有体恤民力,二世祖又太能作,最终导致两个大一统王朝猝死,只留下巍巍长城和悠悠运河见证历史,泽被后人!

为何隋炀帝用尽了各种法子也没有打赢高句丽

其实隋炀帝没有用尽各种方法,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第一次统兵百万,一开始其实就没想过过这场战争还需要打。他想象的是大军一到,军威所逼,高句丽马上就归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为此炀帝在每军都设了专门负责招降事宜的专门官员,还规定各级指挥官不得自主进击,要听从炀帝大后方的调遣。以免各军破坏了他的招降政策。

炀帝为此发动倾国之力,每个士兵发军粮百斤。可士兵嫌重,纷纷把军粮丢在后方。到了地方。高句丽不按炀帝的想象投降,居然要与隋朝百万大军硬拼。前方将士又不敢自由行动,抓住战机。导致大军迁延平壤城下。缺粮少食。惨败而归。

二次征伐高句丽的时候,炀帝倒是实际了,指挥大军一路平踏,打到平壤城下,高句丽已经坚持不住了,可后方杨玄感叛乱了。炀帝只有回军平叛。

到了第三次征伐高句丽,隋朝已经烽火遍地了。炀帝也只得得到高句丽面子上的投降就匆匆回军了。

总体来说,如果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时,实际一点。主要注重军事手段,那么其实是完全可以打败高句丽的。但炀帝前面的人生太顺,自视甚高。对高句丽的抵抗意识认识不足。从而导致隋朝短命。既是炀帝的悲剧,也是隋朝的悲剧。

为什么隋朝两帝,即使拼到国家灭亡,也誓要踏平高句丽

隋朝两帝都曾经征伐过高句丽是没错,但是拼到国家灭亡也要灭高句丽的,是杨广,而不是杨坚。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帝是怎么对待高句丽问题的吧。

先说说杨坚。

杨坚统一陈朝以后,消息传到高句丽王国,时国王高汤十分恐惧,认为杨坚下一个就是要平高句丽,于是立即整顿装备,要跟隋朝死嗑到底。

但是高句丽山高路远,杨坚就没打算要派兵去打,而是想对其实施怀柔政策,让他主动前来朝拜。所以,杨坚给高汤下了一道诏书,说你虽然表面上自称是隋的藩篱属国,但实际上并没有忠实诚恳的节操,我现在给你一个自新的机会。

高句丽国王高汤看了以后,更加恐慌,认为杨坚是下最后的通牒。于是准备上书陈情请罪,不料这时候,书还没上就死了。

高汤之子高元继位,杨坚就派钦差大臣前往高句丽,任命高元为上开府同三司,继承辽东公爵位。后来高元又上书请求改封王爵,杨坚都同意了。

本来都好好的,但是在公元598年,高元突然率领靺鞨部落数万人,攻击辽西。杨坚接到消息后,极为震怒,决定派大军去教训高句丽。

当时杨坚是认真的,出动水陆联军三十万,任命汉王杨谅为总司令,尚书左仆射高颎为副指挥。

但是,隋军出发时,是当年的夏天,正逢雨季,大雨连绵,粮食被阻,又遇上军中爆发瘟疫,将帅大量死亡。而海上的船队,也遇到大风,很多船队沉没。

不得已,当年的秋季九月二十一日,撤退班师。

据统计,当时水陆联军死亡人数有百分之八九十。

这是惨痛的教训。

尽管这次征伐没有成功,但是高句丽国王高元隋军如此大兵出动,也十分害怕,主动请罪,要求宽恕,并且降低身份,自称为“辽东粪土臣高元。”

杨坚见高元主动认罪,且态度良好,也不想折腾了,就顺势宽恕他。后来即使百济说配合隋朝攻打高句丽,杨坚也都没同意。

说完杨坚,再来看杨广。

杨广跟杨坚不是一个性格。杨坚从小见过太多的战争与权斗,养成一个坚忍性格,杨广则不同,他雄心壮志,且又超级自恋。他认为他才华盖世,天下无人能敌,而且他公开宣示,他想做的功业,不是要超越父亲杨坚,而是要超越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及汉武帝。

秦始皇大兴土木工程,他也学了,并修了一个大运河;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征服匈奴,匈奴再也不敢欺负汉朝,杨广也决定亲自出巡看看,如果有不服气的,就搞搞事情。

公元610年,杨广出巡前往东突厥汗国启民可汗处做客。

当时,高句丽王国的使者也正巧在启民可汗处,启民可汗不敢隐瞒,命他见杨广。不料,就这么一件小小事情,让杨广找到了出兵高句丽的机会。

门下省黄门侍郎裴矩对杨广说:“看高句丽国王派使者来启民可汗,却不来隋朝,看样子是不肯臣服。先帝时,杨谅无能,出师不利。现在正逢盛世,陛下怎么能放弃,必须让高句丽国王亲自到京师来朝见。”

于是,杨广就依了裴矩之见,在启民可汗处对高句丽的使者宣示,让他回去叫国王亲自到京城来朝拜,如果不来,那我就亲自率兵前往了。

众人以为,杨广这么一吓,高句丽国王应该来了。不料,高句丽国王不但不来,反而连以前对隋朝尽到的礼节,也短斤缺两了。

杨广终于看到,高句丽国王不是真心臣服于隋朝,他必须来一场战争,打到他服。

杨坚及杨谅搞不定的事,杨广认为他一定能办到。而没想到的是,高句丽这块硬石头,他一时也啃不下。

首次东征是在公元611年二月十九日进行准备工作的。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杨广向全国征兵,加班加点的造船运粮。一年以后,即612年,隋朝官兵接近一百二十万,向对宣称二百万,全部向高句丽首都压去。

但这场战争因为信息不达,指挥混乱,最后失败而还。

但是,杨广决不服输。

于是公元613年,他再次下诏征兵,准备第二次东征。

杨广对大臣说,高句丽不过是个小丑角色,竟敢羞辱中国,我们就是移动一座大山填平一片大海都会成功,何况这么一个歹徒!

大臣们都力劝杨广不要冲动,说对付这么一个小毛贼,不需要他这么大动干戈。

但杨广不听,偏要率军亲征。

由此可见,杨广是个偏执狂,他不惜一切代价东征,不仅是要高句丽彻底臣服隋朝,也是要保住他的面子及威严。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场涉及面子工程的战争。

第二次东征,高元终于屈服,派使节到东征大营里请求投降。这时候隋将来护儿等人认为不能这样白来,趁机攻入高句丽。但是杨广竟然一听高句丽要投降了,就将来护儿等人召回去了。

可等到杨广回到京城,又发现高元变脸了。

气愤的杨广决定再进行第三次东征。

这时候,因为三次东征,隋朝气运大受损伤,民变四起。最后的结果是,东征没有成功,杨广反而因过度使民力,引发天下大乱,从而好好的隋朝就被玩崩了!

因为一个面子,杨广玩崩了一个国家,值得么?就这点上,杨广的战略思想就不如他的父亲杨坚。如果杨广有杨坚之度势忍让,隋朝也不会只活了不到四十年就没了。

隋朝与高句丽的第一次战争为什么会败的如此惨烈

文/王凯迪

公元6世纪末,隋朝一统南北乱世,结束了纷纷扰扰的三百年乱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统一乱世的王朝,却在与东北政权高句丽的征战中数次败北,连丧数十万大军,甚至直接导致了国家的崩溃。为什么隋朝与高句丽的战争会败的如此惨烈?

平原王在位时期(559-590),中原当家人从北周与北齐转化为隋朝。虽然被隋文帝册封为“高丽王”,但是平原王对统一的隋王朝已经心怀戒惧。当时的朝鲜半岛南方,百济与新罗的联盟由于新罗的骑墙外交而彻底瓦解,高句丽南部边境相对稳定。

隋灭陈之后,高句丽对这个统一的东亚强权心存戒备,因而“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随时准备迎战隋朝。

军事地缘优势

高句丽不仅拥有充足的准备与稳定的后方,还拥有绝对的军事地理优势。首先,从公元5世纪初高句丽侵吞后燕的辽东领土之后,其在辽河以东的控制时间已经达到了近两百年,在这一段时间内,高句丽不断加固辽河的水上防御体系,将辽河当成了高句丽的“长江天险”。

高句丽人临水阻击,占尽地利,比如隋王朝首次攻击高句丽时就因为搭设浮桥被高句丽乘势攻击,因而大败亏输。其次,隋王朝进军高句丽的陆上通道辽西走廊时常大雨磅礴,加之道路狭窄,因而使隋军后勤漏洞百出,不能长久。

图/辽河之战

除此之外,水军的劣势也是隋王朝难以直驱朝鲜半岛的重要原因,由于隋王朝所利用的战船多是当年南下灭陈的江河战船,只适合沿海岸推进而不适合跨海远征。因此,隋王朝水军在朝鲜战场上不是在海上遭遇风暴倾覆,就是因为立足不稳,后继无援被高句丽军队撵下海。

图/隋朝与高句丽之战

参考文献:1.朝鲜简史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为何秦朝一统仅15年便迅速灭亡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4/13704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