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国务院对无证老中医有新政策,以及专家建议取缔中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国务院对无证老中医有新政策
国务院对无证老中医的政策:
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根据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组织开展分类考核,考核合格即获得医师资格,并可以以个人开业的方式从事医疗活动。
2022年民间无证中医新政策
国家201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明文规定:
1、2021年无证行医将被取缔,列入非法行医,并纳入刑法。
2、2021年,所有的乡村医师被注销,由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和乡村全科助理医师代替。
3、社区中医诊所的覆盖率要达到80%到85%。
很多民间中医认为自己有乡村医师证就可以合法行医,但是法律的这条硬性规定可以说是断了很多乡村医生的后路。2021年,所有的乡村医师证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和乡村全科助理医师。
这也意味着,2021年,将有很大一部分民间中医在法律的监管下失业或者转行,一些深藏于民间的优秀中医技术也将面临失传。
有人说,没关系啊,你去考确有专长不就行了。但是,谈何容易?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去考取,但是假如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让他花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去学习考试,那么,他余生的精力将会全部倾注在这一张证件上,而不是用医术来治疗更多患者,把技术传给更多后辈。
那么,参加却有专长考试的人又会怎么样呢?据调查,2018年,青海省参加考核的人员共161人,最终通过考核的有18人,通过率11%;广西参加考核的有2540人,经考核认定,确定156人通过考核,通过率为6.1%;2019年广东省专长报名通过率甚至不足1%。
人口越多的省份竞争力大,通过率低。但是,实际情况是,人口多的地方,隐藏的民间中医反而更多,那么,在这样的地方,比如河南省、四川省等,就有一大批中医会被残忍地淘汰。
多数考官反映,现场考生发挥不稳定,会操作,但是不会说。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为类似的原因不予通过,笔者在这里就想问了,治病的标准什么时候变成了说病?
执业医师证是一把双刃剑,有了这把剑,好的医生可以继续行医、造福人民,但是滥竽充数的医生也会把它当作免死金牌,浑水摸鱼。
无奈的是,对于民间中医来说,没有这把剑,未来将寸步难行。一个证件齐全的医生,哪怕医术不精出了人命,在执业医师证的保护下,也只是被判定为医疗事故。但是一个没有执业医师证的人,即便患者是因为自身病情恶化导致殒命,没有资格证的保护,就会被定为违法行医,诈骗盈利,可悲可叹!
中医的考核应该以医术为准,而不应该以人为准,一个人的学历、家室、口才都不能成为评价的标准,相对应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也应该颁发给医术,而不是固定的某个人,在人民群众心中,能看病的才是好医生,不会看病的,即使学富五车、口若悬河,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
很多民间中医呼吁与医院里的中医教授们来一场疗效的较量,这场比赛谁胜谁负,我们暂且不知。但是我们相信,民间有很多“隐形”的执业中医师,他们同样优秀,是民众心里的合法好医生。希望国家能挖掘保护这样的人才,不要让证件成为衡量医生的绝对标准
对于无证的民间中医国家是如何处理的
我患湿疹十多年,正规医院治疗花钱十来万,药石无效。偶遇一个消息,在我家乡常州有一乡间人士,善治湿疹等病,我急忙从纽约赶回常州,找到该人士,是位女士,交谈之中得是祖传秘方,什么药理及治疗理论该女士一窍不通。我也无所谓,花了一千多美元合8千人民币,依嘱服用,谁知真给治好了,至今5年未发。通过这件事,我认为民间散落的方子也是祖国的宝贵财富,不能够因为有些规定就一概废之,可以给予他们特殊的资格证书规定其行医范围,设定一些框架条件,让民间中医也有见光的一天。
民国时期,为什么要禁止中医
医者,死生之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正是因为如此,医学,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在中国,神医扁鹊,医圣张景仲,“外科圣手”华佗,“药王”孙思邈,“文林郎”李时珍等等,他们著书立说,功盖秦皇汉武,他们治病救人,德胜孔孟先师。他们支持和发展之下的中医学,延绵数千年,为我们民族的发展和繁荣立下不朽功勋。
仁义礼信圣人行,者乎焉哉儒家经。无仕杏坛称国手,敌疾黄齑消百病。???神奇宏论龙廷惊,医术超群世人敬。???谢却功名身外物,云间诗酒剑侠影。???————题半仙《仁者无敌之神医谢云》然而,这样的曾经在中国古代立下赫赫功勋的中医,拯救万千百姓的中医,却在民国初年,受到一再的怀疑与排挤。甚至差点被禁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民国时期的“废止中医”案件
清朝末年的西医东渐和民国时期西医的大发展,使得民国时期的中医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在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医学、药学两门,医科大学按照西方医学科目设置,中医没有纳入近代教育体制。引发有识之士的不满。1914年初,中医界纠合各地同业组成“医药救亡请愿团”向北京政府请愿,希望保存中医中药,但遭到了北京政府的拒绝。
新文化运动之时,一些狂热的知识分子,更是将西中医之争变为大规模的争论。当时社会上的很多名人,都为西医的发展不遗余力,而对中医却不屑一顾。比如孙中山,鲁迅、梁启超等等。
1916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医科大学的余云岫,受明受到日本的影响,撰写《灵学商兑》,次年出版《灵素商兑》一书,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批得“体无完肤”:“医锢于歧黄,凿空逃虚,不征事实,其中毒久矣。不歼《内经》,无以绝其祸根”,并称其为“数千年内杀人的秘本和利器”。
1920年,时任《东方杂志》主编的杜亚泉当即发表文章《中国医学的研究方法》,予以回应。
1922年,《小说月报》主编恽铁樵写成《群经见智录》,提出“四时五脏六气”观点,从方法论的角度阐示中医理论,捍卫了其学术完整性。恽铁樵承认中医有不好的地方,但坚持“西方医学不是学术唯一之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立脚点”。
1925年(民国14年),中国教育界先后在长沙、太原召开会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决定将中医纳入学校体制中。被民国政府拒绝。
这时,中西医之间变得越来越水火不容了。中西医理论上的争论,终于演变成了中医生死存亡的争论了。
1928年,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汪企张首次提出废止中医案,未获通过。
1929年(民国18年)2月23日至26日,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围绕着“废止中医”问题,余云岫、褚民谊等人先后提出了四项相关议案,最终通过了《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实际上主张废除中医。
这就是民国时期的沸沸扬扬的“废止中医案”。
“废止中医案”通过之后,引发广大的中医和中药界人士的大规模抗议,在社会各界影响巨大。中医界还组织人员到南京,向民国政府请愿。
其实,废止“废止中医案”在蒋介石政府内部也引起强烈的反对。为了不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引发矛盾与混乱,蒋介石政府最终没有同意这个方案。迫于舆论压力和维持社会安定之考虑,国民政府最终表示“废除中医案”暂不执行。
?“废止中医案”的余波
“废止中医案”虽然没有被执行,但是中西医之争还在继续。由于“废除中医案”的巨大影响,中医在民国时期生存艰难。与西医的抗争仍然持续着。
到了全国解放后,还有人向毛泽东提议废除中医,遭到毛泽东的驳斥。
1966年,“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开展,各种历史遗产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中医”当然也不例外,遭到大规模的摧残。
直至1982年,颁布的宪法中提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才给予了中医和西医同等的地位。
?那么。民国时期的中医,为何会被排挤甚至差点被废止呢?
我认为,主要有这些方面的原因。
第一、西医巨大冲击。
西医东渐
在中医得到大力发展的时候,西医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与中医的零散、各自发展不同,西医得到西方各国政府和教会的大力支持。发展迅速。并随着西方的传教士一起来到中国。因为很多的教士本身也是“医生”。多多少少得到一点“真传”。比如介绍西方脑神经学的利玛窦、介绍血液循环的汤若望等等。
到了清朝末年,西方医学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当然,这也跟西方的传教士脱离不了关系。他们在中国大规模传教,传播西方的思想的同时,也大规模的传播西方的医学。他们纷纷建立教堂,设立诊所,兴建医院。在1840年到1900年间,教会共建立医院100多所。
西方教会还在中国兴办医学校。传播西方的医学。比如博济医院设立的华南医学堂,香港爱丽丝纪念医院设立西方医书院,等等。
西方教会还大规模翻译西方的医书和典籍,出版医学刊物。
民国时期西医的发展
在清朝末年,西医在中国逐渐的传播开来。但是,受到动荡的局势、接受的群体。西医东来的规模的影响,西医在中国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
民国时期,西医在中国则是得到大力的发展。
其原因有三:
1、腐朽的清政府被推翻,新生的民国政府,对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思想更加的崇拜。更易于西方的医学的发展。
清政府被推翻之后,无论是新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其主体,都是曾经留学西方或者日本的留学士子。这些人物,他们大多对中国的封建体制深有抵触,更有甚者,对中国的文化抱有抵制的态度,对西方的文化,则是非常的欣赏。当然,也包括对西方的医学。
2、西医的中国化
清朝政府时期的西医,大多数是西方的传教士。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在华的医学堂、医学院的学生的成长和毕业,一大批留学国外的学生的归来,这个时候的西医,已经逐渐转变为以中国的青少年为主了。也就是说,西医已经中国化了。比如中华医学会的会长,伍连德,就是一个剑桥大学的留学生。
3、中华医学会的成立
中华医学会的成立,使得中国医学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他的巨大作用,毋庸置疑。
不过中华医学会的最初会员,大体都是留学西方的青少年。所以,中华医学会成立之后,在中国大力兴办诊所,学堂,翻译西方医学经典,聘请西方的医学家、护士等等来到中国。这些,在客观上使得西医在中国得到更为全面的传播。
而在西医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中医却逐渐没落了,这导致民国初年的中西医之争。
?第二、当时的中医的一些缺点
不可否认,在民国时期,中医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缺乏西医的系统化和规模化。
西医之说以能大规模发展,跟医院和医学院的大规模的设立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在中国,很早就有医疗的场所。但是,大部分的中医,都是家族式的。设立大规模医学院的并不多,也就是说,他们大体是零散发展的。
而西医,特别是近现代的西医,则进行精细的分门别类,理论基础,设立大规模的医院,这方面,是民国时期的中医难以比拟的。
2、缺乏西医的人员培养机制。
很多的中医,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对一些药方密不外传,这就是所谓的“祖传秘方”,造成一些中医的秘方的失传。而且中医方面博大精深,对“经验”的要求相当高,多年的学习,也不一定学有所成。
而在西方,则很早就建立门类齐全的医学院,对医学人才进行全面的培养和系统化的教育,使得西医的培养人才的机制更加有效。
?第三、当时的形势的影响
清朝末年开始,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的思想、文化等等大规模的传入中国。再加上当时的西方在军事上打败中国。导致一些人,对西方思想和文化的极度崇拜。这种思想在民国时期特别盛行。他们甚至连汉字都想要废除。
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钱玄同汉字是古代与封建社会的产物,已经变成统治阶级压迫劳苦群众的工具之一,实为广大人民识字的障碍,已不适应现在的时代。——吴玉章
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废除中医也就不足为奇了。
?解放后,中西医的融合与中医的发展
中医的巨大的优点
其实,相对于西医,中医还是有自己大放光彩的地方。
1、养生保健。
西医的重点,是治病救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效快。中医不仅仅能够治病救人,而且还能让人延年益寿,这个可是西医难以企及的。
2、中医擅长于治疗老年病慢性病疑难病。
这个可是中医最为擅长的了。对于一些老年人的疾病,比如风湿啊,腰酸腿痛等等,西医的疗效不如中医。
3、中医不仅有中药,中医有许多非药物疗法,如气功、导引、砭石、针、灸、拔罐等等,简单易行,足以解决诸多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急性病。
4、中医可以使得问题得到根治,西医则容易反复。
对于一些疾病,西医的见效快,但是失效也快,且副作用很大。而且西医方面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特点,使得一些疾病,难以根治。而中医则提倡阴阳调和,对各个部位能很好进行调理。
医学方面的中西合璧的探索
清朝的末年,面对西医的在中国的大举宣传,已经有一些开始主张中西医合璧了。
第一个提倡中西医学合璧的,是唐宗海,中医七大派“中西医汇通派”创始人之一。光绪年间举进士,中年之后则转而研究医学,主张兼取众家之长,“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
1892年唐宗海写成著名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另一位代表人物就是朱沛文,他曾经西医院观察尸体解剖。他指出“中华儒者,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洋智士,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因此中西医应“通其可通,而并存其异”。朱沛文于在《华洋脏象约纂》,并逐一指正古人在论述脏腑上的不少疏漏。
之后,中西医在理论和地位甚至在存亡方面展开激烈的争论,中西合璧的声音逐渐被埋没。
直到新中国成立,中西医合璧再次迎来了曙光。
1950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的题词,为中西医问题定调。会议确定了我国卫生工作的三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
中西医的合璧终于提上日程。
之后,在毛泽东重视之下,中医学也开始建立系统化的发展起来了。中医学也开办了医学院。毛泽东还提倡西医学习中医,从中医中学习一些医学方法和医药。
文化大革命之后,中西医学合璧有了法律的保障。
1982年新修订的宪法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标志着中医地位有了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为中医的发展和中西医的合璧扫清了障碍。
2003年的非典,则使得广大民众重新认识了中医的巨大作用。。。。。。
那是一场建立在无知基础上的闹剧。只有无知的人,才会把中医药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的辉煌作用一笔抹煞!——中医施小墨其实,无论中医与西医,根本的目的,都是治病救人,而不是斗争个你死我活。在这个地球村内,中西医应该携手共进,才能共同取得伟大的进步!
关于国务院对无证老中医有新政策,专家建议取缔中医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1/6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