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怎样提高法治思维)

新郑市民政局开展 运用法治思维 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主题党课活动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如何做到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如何做到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以及法治建设难题解决办法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民法典如何解决p2p问题
  2. 秦朝是“法治”国家,为何百姓还恨它
  3. 如何做到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4. 哈尔滨最牛"钉子户":十车道经过变二车道,此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民法典如何解决p2p问题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国之大典。它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交易和保障的规则。

对于解决各类经济问题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方针。

但要解决像P2P这样的具体问题,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法规来落实。我们也看到,法制中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监管部门也在加大打击恶意逃废债的力度,帮助借款人减少损失。目前,大约有4000多万P2P借款人因逾期不还款已上央行征信,这对老赖们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希望在《民法典》确立的法制精神的指引下,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P2P这一困扰多年的难题能够得到有序地化解。

秦朝是“法治”国家,为何百姓还恨它

秦朝的法治是建立在乱世之中的,它对秦统六国助力之大不可言表!但秦之法却在统一六国后有失初衷,推行严法苛政,并没有让利给普通百姓,特别是六国之百姓。加上捐税重赋,大兴土木等极端措施,最终导致秦的灭亡。法为基,民为天,上下求和,才是国家发展的根基!

如何做到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努力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造就一支宏大的具有法治素养和法治意志的治国理政干部队伍。

结合柳州市的工作实际,我认为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重点是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认真学习法律。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体现了法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

要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首先要加强法治教育和培训,在学习中着力解决自身法治精神缺失、法治意识淡化、法治素养低下、法治底气不足等问题,让法律法规进脑入心、进言入行、进岗入责,确保每项工作、每项建设都能在法律法规规范下高效有序运转,把已习惯的行政思维、领导思维、管理思维转变为法治思维。

并让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一种自发的心理需求,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遵循法治原则,坚守法律底线。

(二)深入研究法律。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需要法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持,作为研究法律的主力机构是各级法学会。

近年来,柳州市法学会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有力地推进了法治柳州建设。

工作中,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法学研究与推动柳州经济建设相结合;坚持法学研究与服务民生需要相结合;坚持法学研究与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相结合;坚持法学研究与营造法治环境相结合;坚持法学研究与推进依法治市相结合,全面推进法治柳州建设向纵深发展,为传承法学文明,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3年11月,全区首个地市级校园法制教育示范基地在柳州市建成。

2014年9月,全区法学会现场会在柳州市召开。

(三)时刻运用法律。

近年来,柳州市政法系统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探索破解信访工作难题。

一是搭建一个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

目前,全市117个乡镇(街道)已经全部建立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1191个村委(社区)全部建立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

在中心和工作站里普遍配备“四员”,即信息员、接访员、调解员和为民服务办事员,“四员”在乡镇司法所、人民法庭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主题:即由信息员收集农情民意信息,接访员重点做好接访工作,调解员负责调解各种矛盾纠纷,为民服务办事员负责做好重点信访户的互帮互助工作。

基层联调平台的建立,使大量矛盾纠纷依法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量。

二是建立判后答疑制度,实行阳光司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矛盾纠纷日趋复杂,法院案件受理的数量逐年增加。

在执法过程中,法律文书的表述不到位,是导致当事人不断上访的根源之一。

2013年起,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判后答疑工作,即主审法官在案件判决后对当事人进行答疑,运用权威的法理解释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引导当事人服判息诉。

2014年度经过判后答疑的案件,一审服判率在91.2%,二审服判率在99.4%,大大提高了审判质效。

判后答疑将执法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有效的减少了涉诉信访。

(四)坚决维护法律。

要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执法司法制度,确保制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确保法律的权威。

一要健全执法司法权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提高执法司法考评标准,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带动办案质量的提高,确保每一起执法司法案件都能经受得起法律和实践的检验。

要进一步加大案件评查力度,依法纠正执法办案中的过错、瑕疵,坚决防止发生冤假错案。

二要进一步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

政法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既严把证据关,又严把法律关;既确保实体公正,又确保程序公正。

不搞有罪推定,杜绝违法调查、违法取证。

同时在执法办案各个环节设置隔离墙、通上高压线,谁违反制度就要给予最严厉的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让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成为领导干部的新常态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缺失。

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遵守宪法和法律要作出具体规定,建立刚性约束机制。

要将提高法治思维作为对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像抓作风建设和惩治腐败一样抓依法办事。

要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加强对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监督检查,健全问责制度,规范问责程序,对违法枉法、失职渎职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党员干部触犯法律规定的,必须依法处理,不能用党内纪律处分代替依法追究责任。

执法部门的执法过程和环节要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必须有效地防止执法中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

总之,要通过加强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真正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决不允许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徇私枉法,真正让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成为领导干部的新常态。

哈尔滨最牛"钉子户":十车道经过变二车道,此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2017年11月25日,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新区的兴江路至哈西地区的和谐大道打通工程已经通车,可是已经双向十车道的道路在城乡路附近被卡成了两条细小的通道,而且还绕了个大弯。而卡住道路脖子的是一栋老居民楼和楼前洼地里的平房棚户区。是由于赔偿问题而不愿搬走,双方僵持,建设方只得让步绕着走。

钉子户现象由来已久,不是新鲜事物,更不是中国特有。谁都不愿意做钉子户,既然做上了,那也是各有各的理由,但大多都是补偿金额不到位。按道理国家征收土地,土地上的构建物、建筑物及一切其它的附着物都应该有相应的补偿标准。按照相应的规定,一碗水端平,大势所趋,一般的人都是通情达理的。

造成钉子户的原因主要有:

一、征地参与工作人员循私舞弊,看人定价,一旦泄漏,他人不服,引起征地工作混乱。

二、有的钉子户有靠山,人称上面有人,知道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经过不断折腾,往往能得到一些好处。

三、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的就是变态,损人不利已甚至损人也害己的事他偏为,称我愿意。

其实做人要知足,谁都想城市建在自已家乡,谁都想修路都经过自已的土地,为的是可以一夜暴富,但真正财神上门又百般刁难、坐地还钱、漫天要价,这真的为人不齿。

总之,建设用地的钉子户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按道理这只是小事一桩,但造成交通安全隐患,经济损失巨大,影响极其恶劣,为什么又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呢?

愿中国人大尽早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征方执法有据,被征方有法可依,杜绝强征强拆,钉子户自知理亏也会有所收敛。

附录几起国外钉子户实例,免得好事者以为钉子户为中国特有。

美国最牛钉子户:西雅图一84岁的老太太住一栋二层小楼,给100万美元她都不肯搬走,最后建设方只好修改图纸,三面围着她的小房子建"凹"字形大厦。

日本最牛钉子户:东京成田国际机场钉子户与政府和机场斗争了40年,钉子户和机场协议:夜间禁止飞机起降。

英国最牛钉子户:年近百岁的美国老妇1980年贷款购买了一栋房屋,但在1985年因健康问题停止还款,在此后的25年里,她坚守自已本应被银行收走的房屋内寸步不离。

欧阳原创,敬请关注

好了,关于如何做到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和法治建设难题解决办法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如何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1/9094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