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接触哲学真的不好吗

专业解读丨学哲学,真能让人变得更聪明吗

大家好,过早接触哲学真的不好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不建议太早学习哲学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过早接触哲学真的不好吗和不建议太早学习哲学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的哲学从什么时候发展误入歧途
  2. 过早接触哲学真的不好吗
  3. 初中生,对哲学感兴趣请问从哪开始
  4. 为什么有些家长不让孩子看老庄哲学、易经之类的书

中国的哲学从什么时候发展误入歧途

在春秋时期前,特别是商朝,科学技术还是世界领先的,而春秋时期,思想大辩论,社会大变革,但是老子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地重视,而儒家加权势,时隐时现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从统治阶级角度上讲,它比以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西方要好许多。但是,当西方“地心说”产生后,人们把眼光从上帝身上转向天空,转向大自然后,中国就被甩在了后面,到了清末,成了西方掠夺的对象。

一个国家的哲学发展史,用误入歧途,不如用重视程度更符合客观实际。老子的辩证思想,儒家思想,和西方天主教的唯心思想,三者以客观为标准,老子贴近,其次是儒家思想,而天主教从根本上就与客观相违背的。拿老子的辩证思想来说,因为客观事物的本质就是辩证的,因此老子的思想必将来源于客观。从时间上看,老子的辩证思想要比西方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早得多。在中国历史上,老子的辩证思想,时刻在影响后人,但是它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而儒家思想,被多朝统治者看重,权力加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而西方也是一样,天主教成为西方主流思想也达千年之久。东西方二种主流思想相比较,中国的儒家思想贴合实际,比较优越,也使得社会发展处于前列。我们都知道,地心说是错误的,但是它具有革命性的伟大意义,这个意义就所在,它使人们的思想从唯心转变唯物,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思想革命,而更了不起的是这种唯物思想、观点,迅速成为西方思想的主流思想,这是老子的道家思想所不及的。古代,中国的统治支柱是权力,一种思想是否有用,要看它对统治权力的作用,这正是很多帝王看重儒学的原因,特别是在和平时期用于安抚民心。而西方国家不同,他们用一种外来的东西作为统治支柱,先是唯心的天主教,地心说产生后是科学。

过早接触哲学真的不好吗

没有什么不好?

有的人从具体的角度认识事物,有的人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事物;有的人从现实的角度认识事物,有的人从抽象和理想的角度认识事物。只是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入手的角度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已。这后一种方式就是哲学的方式。

规律模式、概念模型是认识事物最重要的工具。比如掌握了质点、无阻力环境;经济人、完全竞争环境等等。懂得了规律或真理对观察研究范式的依赖性。这些知识对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凡是有大成就者,往往很早很早就学习和研究哲学问题。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就是从质疑时间的绝对性入手开始相对论研究的。

生活中,哲学也有着广泛的用途,智者和有些丰富经验的人,往往将他们的成功概括为一两句格言警句,包括辩证法箴言?隐藏在这些少量智慧语录背后的本质就是哲学——特定的哲学观念、哲学理论。

初中生,对哲学感兴趣请问从哪开始

对哲学感兴趣,应该是对世界和世界本质很好奇。非常棒的好奇心和兴趣点!

我不是哲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每年也会读一两本哲学类的书,算是一个对哲学有兴趣的普通人吧。回想了一下自己和身边朋友的读书历程,就和年轻朋友分享一下读书、尤其是读哲学书的经验吧。

初中生大约11-15岁,年龄跨度其实挺大的。这个年纪的人,年龄相差一两岁,认知能力差距就很惊人。不太清楚你的具体年纪,那就分年龄一一分说吧。

11-13岁时

如果你11-13岁还是听从大家的建议,暂时不要接触哲学。因为年龄小意味着对世界的认识深度、广度会更受限。虽然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可能是“井底之蛙”,而从宇宙的角度来说,每个个体更不过是“蝼蚁”或“尘埃”。

但哲学正是基于对世界广度或深度的思考。比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和“白马非马”的思辨。如果年龄太小,认知、思辨能力不足,不仅不能理解这些问题的论证过程,也认识不到这样论证或思考的意义何在。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思而不学则殆”。

实际上,14岁以下的年轻人根本不是哲学类书籍的目标读者。

那么,怎么拓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呢?前人也已经说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和旅行的确是“见多识广”的唯二路径。

对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第一是要立足课业,在每日学校的学习中培养、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正是在一次次数理化学习、解题中,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培养;一次次阅读、背诵中,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拓宽。

第二是要加大通识、文学、历史书籍的阅读量。有人把阅读称为“在房间里旅行”,非常有道理。通过阅读多了解这个世界和人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以后阅读、理解哲学的基础,也是认识、理解社会和世界的开始。读库出的“读小库”系列书籍(12岁以上)可以参考。

14岁以上

如果你14岁以上,继续好好生活、学习,加大通识、文史阅读之外,可以试试读一下哲学入门书。西方哲学,从《苏菲的世界》和《织梦人》开始是个不错的选择。两者都是小说体,前者介绍了西方哲学史,后者则侧重于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思考。中国哲学,可以从蔡志忠的国学系列漫画开始。比如《庄子说》、《老子说》等等。

结语

开卷有益,但更重要的是好好生活。出游、运动、甚至打游戏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千万不要终日阅读而放弃好好生活。因为读书再好,书里的经验也是二手的,没有经过自己的实践。网上流传的一句话说,“你知道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我们知道的道理都离自己的生活很远、没有实践的机会,那终究没有什么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件事。

另一方面,如果脱离生活,只沉浸于读书、沉思,会在人群中更加沉默,形成自我封闭。对任何人来说,自我封闭是完全不利于身心成长的状态。即是是极度内向之人,也需要有一两个与世界交流的渠道。所以,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用心生活、关注时事,真诚与同学、朋友交往,与老师、长辈相处,生活能教给我们的“哲学”不比书上少。

写了这么多,忽然惊醒,发现自己又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希望这番“啰嗦”能对年轻的你有一点帮助。

为什么有些家长不让孩子看老庄哲学、易经之类的书

就象庄稼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施不同的肥料一样,孩子在不同的学习成长阶段,需要读不同的书。通常地,孩子在小学、初中甚至高中阶段,应以国家、学校规定的不同学习阶段的课程为主,老庄哲学、易经之类的书,很多成年人都无法读懂,很不适合孩子学习。所以,很多家长不让孩子看老庄哲学、易经之类的书。这是对的。

OK,关于过早接触哲学真的不好吗和不建议太早学习哲学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过早接触漫画书好不好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2/11204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