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读史记的好处和坏处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为什么不建议读史记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读史记的好处和坏处和为什么不建议读史记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史记的价值有多大为什么现在关于史记的质疑越来越多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有两句话。一般人只知道第二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是第一句是什么呢?“背春秋之义”。春秋讲微言大义,褒贬立足于大义,记录则秉笔直书,立足于信。背春秋之义,也就是写的不真。(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汉文学史纲要·司马相如与司马迁》)换言之,史记可认为是比较硬核的历史文学作品,或者比较软的历史记录,但是不可以被认为是比较硬核的历史记录。这就是为什么读第一手资料很重要。鲁迅对史记做出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亲口嚼过甘蔗的人,可惜更多的“美食家”则是在嚼甘蔗渣。很多人评价史记,一般都是看“广告”。书商不会告诉你鲁迅批评史记背春秋之义,而只会有选择的告诉你“史家之绝唱”。不然书不好卖。宋代以后也更加推崇有趣的史记而相对看轻严肃的汉书。到了近现代以后,由于《汉书》较多地表现了汉代官方思想,包含有太多的封建官方意识,也遭到了批评。这样《史记》就继续保持了较高地位。我对照过史记的一些篇章,发现史记确实存在很明显的“背《春秋》之义”的问题。鲁迅说他“恨为弄臣,寄心槠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是比较正确的。比较典型的是李广问题。《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史记》里的名篇,影响很大。但是,我在研究卫青和李广事迹的时候,仔细读了读这篇文章。然后联想到《史记》其他篇章里有类似于李广的事迹。特别之处在于,同样的事迹,在李广传里就得到高度评价,在其他传记里则受到严重轻视。我曾经做过一点对比。文字与名声——从卫青到李广-风大可稍息否的文章-知乎风大可稍息否:文字与名声——从卫青到李广以亲制才——刘邦为什么敢于任用韩信-风大可稍息否的文章-知乎风大可稍息否:以亲制才——刘邦为什么敢于任用韩信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对比加粗字体的记载,二者其实说的是一件事:戍边过程:李广传:“匈奴日以合战。”李牧传:“匈奴每来,出战。”日以合战和每来必战,一样一样的。戍边结果:李广传:“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李牧传:“数不利,失亡多。”连将军都有高度的战死风险,那么,士卒应该蒙受了多么沉重的损失呢?士卒损失大,就是“数不利,失亡多”的委婉讲法,一样一样的。战后处置:李广传:“乃徙为上郡太守。”李牧传:“复请李牧。”李广从军事任务重的防区撤走。替代李牧的将领也被撤走。一样一样的。历史评价:李广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以力战为名。”李牧传:“使他人代将。”离奇的事情发生了。李广逃离了重点防区,却得到了极高评价。而替代李牧的那位“无名氏”,连名字都没有提名字,可见历史评价之低。两厢对照,同样的行为,在司马迁笔下却得到了不同的评价。这样我们就知道,司马迁明显偏袒了李广。同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李广难封”。李广难封不是因为他“天下无双”但“数奇”,而是因为他就是一个放在李牧传里只能做无名氏的将领。水平不到,所以位子也不到。从记载对比就可以看出,李广虽然是个出色的将领,但是还达不到名将的层次。或者说,他只是一个“出名的将领”,而不是“超凡脱俗的军事家”。通过阅读原始资料,尽管司马迁在李广传里的记载有问题,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比对客观事实,破除了一部分谬误记载造成的迷雾,抽丝剥茧捕捉到一部分真相。虽然不是说所有的真相都可以剖析出来,但是破除一部分,也足以让我们超过依旧陷在迷雾中的人。逻辑和理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比李广传和李牧传,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事情:司马迁不是没有亲疏远近关系的圣人,他也会给朋友说好话,甚至说得很过分。这就告诉我们,史记在记录“近汉历史”时,公正性是比较差的。而且这种差不是因为汉朝官方政治导向影响了史记,甚至也不是司马迁的政治理念影响了史记,而是司马迁的个人感情影响了史记。史记有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君子有节。我们得有分寸。史记有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到了直接丢掉的地步,这是值得商榷的。鲁迅就做得很好,一方面他指出史记存在“背春秋之义”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史记有“史家之绝唱”的优点。不因人废事,不以偏概全,不走简单化极端化片面化的思维路线,鲁迅这种思维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还有就是,史记有个人感情问题在里面,并不意味着汉书就是我们可以全盘接受无脑吸纳的书籍。我们是现代人了,自有自己的价值观,不能够简单接受两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没有自我,就无从学习借鉴。
读史记的好处和坏处
《史记》的优缺点也比较明显。优点是叙事性强,人物形象比较具体,刻画出了人物性格。注重细节,文章内容生动,文学体裁比较广泛。
缺点是,毕竟司马迁是史官,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很多事情都是避开不写。比如皇帝皇宫宫中之事,都会或多或少进行增减。为了体现统治阶级的地位形象,大都进行了渲染。甚至很多是无稽之谈。
为什么家长不喜欢孩子读史记
1、对孩子来说教科书式的历史太过枯燥
孩子跟我们一样,第一次接触历史都是通过教科书。但实际情况是,除了考试我们很难再有兴趣去翻看这些书。
2.老师引导历史阅读的方法有误
我们以前的历史老师,上课就很沉闷,说的都是课本上的那点东西,没有延伸;遇到学生提到一时答不上来的问题,老师因为丢了面子还会表现得很气愤,弄得孩子燃起的兴趣都没有了。
3学历史被当成了一种考试工具历史的日常功用确实和考试紧密联系,除此之外,似乎都没有别的用处。
如何评价《史记》这本书
在简陋的书房里,在如豆的油灯下,太史公司马迁夜以继日地奋笔疾书。历时十四年之久,一部情牵两代人,五百多万字的鸿篇巨作终于得以完成。
这部书就叫做《史记》。
究竟该如何评价这部书呢?
一、名家评价既然说到评价,且先看看熟读此书的名家们的高论。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评价:(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明代钱谦益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
清代·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在史学理论名著《文史通义》中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
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因此他主张对于《史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对司马迁也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近代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当然,还有鲁迅、郭沫若、郑振铎等等文化大师,都对《史记》做过高度评价。
即便没有读过这部书,我们单从后人对《史记》的推崇程度来看,这部书肯定不负“巨作”之名。想了解中国历史,尤其是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末年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是不二之选。
二、具体评价如何具体地去评价这部书,我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何为纪传体通史?简言之,就是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的史书写作体裁,以记人述事为主要内容,而且贯通多年,多个朝代的历史著作。
《史记》在综合先秦各体史书的基础上,集“本纪“、”列传”、“世家”、“表”、“书“为一,内容更是囊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学术、文化、典章等诸多方面,可谓全面,广泛。
从司马迁讲述的精彩故事,描述的鲜活人物中,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理清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脉络,是研究史学的第一手资料:了解王朝兴衰,看十二本纪;研究各家诸侯,看三十世家;了解人物事迹,看七十列传;十表,罗列人事系年表谱;八书,则综述各种制度。
2、“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
古人称赞《史记》是“实录”,是“良史”。这部书从始至终都洋溢着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在本书中,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先贤圣哲,在司马迁的记述中,都被摘下了华美的面罩,都被拂去了神圣的光环,都被还原成了本来的面目。这就是“不虚美、不隐恶”,这也是一部“良史”应该做到和坚持的。
司马迁忍辱著书,冷静刻画世间百相,实际也是寄托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自己所追求的社会理想。
3、以人为本
大部分史书,或以事件,或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载历史。而《史记》则不同,它是第一本以人为本来记载历史的史书。
《史记》当中,为人物作传的方法,可以总结为:不仅刻画人物做过什么,是怎么做的,还用心挖掘为什么这样做;不仅关注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何存在,如何生活,还探讨人物的命运究竟是被什么决定的。深邃意蕴的叙事和生动鲜活的人物的描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史记》形成一种雄深雅健的独特风格。
《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
尤其在一些优秀的人物传记中,太史公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着力凸现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品格和思想,渗透着他自己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史记》中,记录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士农工商等四千多个人物,司马迁对人物的刻画艺术,可以说前无古人,而且成为后世史书,乃至散文、小说、戏剧等塑造人物的典范之作——尖锐的矛盾冲突,生动的细节描写,个性化的的语言表述,精彩到位的议论,把一个个人物刻画的形象丰满,且个性鲜明。如《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刺客列传》等。
4、叙事方法独特
《史记》体大思精,叙事方法独特:对事情发展的起因,往往详写。而对于结果,又常常略写。叙事详略得当,笔法纵横老练,体现出他非凡的驾驭文本的能力。
同时,在叙事中,作者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多种笔法,再加上“互现法”的巧妙运用,使宏大和细小有机融合,功力展现充分。
这些特点,在《秦始皇本纪》、《赵世家》、《淮阴侯列传》中都有所体现。
三、作者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
司马迁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后来,这部书被定名为《史记》,他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四、结语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为中国史书的典范,“二十五史”之首,难怪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但愿我们都能读懂《史记》,读懂司马迁!
泛泛而谈,不知所云!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读史记的好处和坏处和为什么不建议读史记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2/11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