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原生家庭,说说你们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理由

我真的很讨厌我的原生家庭

大家好,对于自己原生家庭,说说你们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理由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为什么不建议原生家庭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对于自己原生家庭,说说你们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理由和为什么不建议原生家庭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对很多人来说,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伤害,是一生的痛”你怎么看
  2.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的心理学书籍,还是摆脱不了原生家庭对我造成的性格影响
  3. 对于自己原生家庭,说说你们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理由
  4. 我好痛苦我好想远离原生家庭,每天我都哭,我觉得都是原生家庭害的怎么办

“对很多人来说,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伤害,是一生的痛”你怎么看

原生家庭,老一辈人思想保守,没有文化,文明沦陷了素质低,动不动粗口,习以为常,

生活很累,再怎么样也改变不了,只有规劝,不乱骂人,恶语伤人六月寒,争吵鸡犬不宁,很累,上梁不正下梁歪,家应是和和气气的,却是道德捆绑垃圾语言伤人,再怎么样也要生活,原生家庭不优秀,可以让自己优秀,照顾好家人,父母,有什么所需力及所能照顾,三姐妹都照顾家,钱不说了年年给,力所能及的给家一丝丝温暖,孙子孙女外孙女都给钱婆婆了,也算安慰,原生家庭不好,只有让自己优秀照顾好家人,常回家看看…

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的心理学书籍,还是摆脱不了原生家庭对我造成的性格影响

有人说,

父母这辈子都在等孩子说:谢谢你

而孩子这辈子都在等父母说:对不起

结果可能双方都要失望了

其实不是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被感谢,也不是所有的创伤都值得被原谅。

可能对于90%的人来说,我们选择体谅父母的不易,但至少也有10%的人可能这辈子都无法原谅父母曾经的行为。

没有人有资格站在道德高地上要求别人去原谅父母,选择权在你。

你可以选择这辈子不再见父母,但你需要学会面对自己。有时,把问题归因在父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对我们来说更好一些,因为这样显得自己没有错,不需要去做任何改变;但如果把问题归因在自己的懦弱胆小,看起来便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有时候,诚实面对自己比原谅他人更加艰难。

而往往原生家庭之殇往往不在于曾经的遭遇,而在于把曾经的遭遇当成了逃避现实的借口。原生家庭理论帮我们解释的是问题过去的原因,但并不是让我们纠结于此。就好像心理学家布莱克曼曾经说过:

那些在心理治疗室内滔滔不绝地谈论“原生家庭”的来访者,往往只是借此逃避面对他们现在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谈论“原生家庭”这些“历史”的问题,比谈论他们更难启齿、更需要他们自己负责的“现在”的问题更容易。

完全摆脱原生家庭确实很难,但我们或许可以试着从1%开始,每当你前进一步你便离过去更远。其实很多时候当你决定迈出这一步,便已经成功了一半。

如果下定了决心,那么这可能没有你想象地那么困难。试着想一想以下2个问题,或许就可以:

1.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现在的自己打几分?

2.如果可以在现在基础上加1分,你觉得自己可以做什么?

所以。。。。为什么不开始行动呢?

凡是不能杀死你的必定让你更强大,背负着所谓原生家庭的枷锁最终桎梏的是我们自己幸福。天生就拿到一副好牌固然值得羡慕,但能把一副烂牌打好大概也是一种人生的乐趣吧?!

毕竟你的幸福才是对原生家庭最大的报复哪!

对于自己原生家庭,说说你们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理由

我来说说我的原生家庭吧。总体上讲,我是非常喜欢自己的原生家庭的。

从家庭结构上来看,我的原生家庭是完整且标准的80后独生子女配置;从家庭背景上来看,父母都是成分简单的平凡人家;从性格上来说,父母都没有过于极端,很少经历家里大吵大闹的场面,遇事有商有量非常默契;从爱好上来说,父母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我和父母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谓是和谐美满、其乐融融。

一路成长过来,多数都是以上慈下孝为主题的家庭画面。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总会感叹我有一双多么恩爱的父母。

也许大家会觉得我无病呻吟,但幸福也有幸福的烦恼。我的烦恼主要就是网上曾经流传得很盛的那句话:“你们剪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

可能天生体质较差,加上又是女生,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父母替我负重前行,想给我留下一片岁月静好。但在享受岁月静好的时候,其实也承担了很多精神压力。

一部分压力来源于父母大人。小时候吧,说我只用负责学习就够了,家务活没怎么让我碰;等到长大了,开始一天到晚数落我这也不会干、那也不会干。

当然,做家务只是一个典型例子。还有很多事情都这样,我主观意愿上都愿意做,没让我做,事后又吐槽我。成家以后,我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感觉父母都刷不到存在感了。

在自己家,卫生我全包了。结果每次回到娘家,爸妈都没让我做事。想着父母养了自己这么多年,现在净跟人家做去了。所以,经常会主动地在爸妈家找事帮忙做。

还有一部分压力来源于“舆论压力”。总有一些“相当热心”的亲朋好友对我说,我爸爸妈妈有多么多么好啊,养我多么多么辛苦啊,我又是多么多么地磨人啊!父母都没对我这么耳提面命地强调自己的付出,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迷之正义,说得我多没眼没心、一天到晚需要提醒似的。还有的时候,这些人也会说我父母太溺爱我了。一方面“教育”我父母,一方面对自己的孩子更骄纵而不自知。

但当时我还小,那些话在我听来,感觉自己是父母的一个累赘,一度严重缺乏家庭价值认同感。

当然,那个时候的父母,可能都没注意到这些细节,更不懂得原生家庭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任由那些人七嘴八舌,却不知道及时站出来为我辩护几句,只需要让我觉得自己的出生对他们很重要就好。可是没有。

等我长大了很久很久之后,我才知道他们是非常非常爱我的,只是不善表达。但是原本说几句话就可以让我得到精神充分滋养的结果却花了我太长时间和心力去加以验证。而这些时间和心力原本可以用来做更多积极有建设性的事。童年的阴影或者创伤治愈起来非常消耗人生成本。

对于那些“热心人”,我真的也很想说:不要逗别人家的孩子,更不要自以为是地超越他人做父母的权限,去帮人家“教育”孩子。

现在回头一想,我父母就是耳根子软。长期对一个人说他气色不好,他会日渐萎靡。我父母长期听那些自己家里的事都管不好的好事人说宠我,他们也就真觉得自己对我太宠了。这种心理暗示真的太可怕了。

父母是当时没碰上现在这些教育专家。要是按现在的育儿标准,尤其是养育女儿的标准来看,对我的精神滋养还远远谈不上富养呢,怎么就成惯了?

这就是我对我的原生家庭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感情。单从原生家庭的构成质量(是否健全健在、是否美满和谐层面)上看吧,我活得还是很有底气的;然后想想那些没有被认同或者极力维护的过往,就又觉得自己的底气足得有点飘忽不定。

父母,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上岗之前不考从业资格的职业。虽然很多社会舆论评价有些父母根本不懂得如何做父母,往往说起他们没考从业资格都是一句带贬义色彩的话。

但是,他们做得再好,也没有谁给他们评个职称涨个工资发点奖金什么的呀,还不是全靠着自己强大的内心在那里死撑着给自己安慰。

最近这几年,“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被炒得非常火,甚至有点太过夸大它的负面作用了。我觉得吧,这个词不是用来被追溯与问责,而是用来被理解和超越的。千万别走火入魔地想着对原生家庭提出“指控”,除非某位成员做得太过分。还是握手言和吧,这样对自己的原生家庭和下一代的原生家庭都好。放不下,毁掉的是两个家。

学习和解,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功课——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与伴侣和解,与孩子和解,与过去和解,与生活和解,与社会和解,与未和解该和解的一切进行和解……将自己从内心的痛苦中放生,才能开始新的生活。

这句话有点佛系了。但在佛系之前,记得找个机会与原生家庭成员坐下来一起把心打开,把话说开,把结解开。

希望大家都能放下过去,带着美好大步向前!

我是陪读娘娘,一位九岁小学男生的资深辣妈。在陪伴孩子成长、开展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路上,欢迎大家和我分享自己的小欢喜和小确丧!

我好痛苦我好想远离原生家庭,每天我都哭,我觉得都是原生家庭害的怎么办

争吵、冷战、相互指责是原生家庭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最新一期的综艺节目《婆婆和妈妈》中,林志颖的妈妈在和儿媳的聊天中得知,林志颖的童年记忆里没有快乐,全都是父母争吵、冷战的场面。

林妈妈说“离婚后,我每周都带孩子出去玩,尽力多陪伴,想让他们开心,没想到他们还是被伤害了。”

林妈妈不知道离婚并不是给孩子带来伤害的直接因素,真正伤害孩子心理的是她与先生相处的行为。

一个家庭是否完整并不是直接影响孩子快乐与否的因素,争吵、冷战、相互指责才是原生家庭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它会伴随着孩子的整个童年以及长大后与人的相处方式。

提问者,你说你好痛苦,好想远离原生家庭,每天都哭。我想,你一定是在原生家庭中感受不到爱了或者原生家庭的氛围让你踹不过气来,比方,冷战、争吵、无休止的抱怨,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生活,确实是很令人窒息。

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带给你的痛苦呢?(1)正视原生家庭的问题,向外打破死局,冲出困境。

我有个表妹,她爸爸有一段时间经常在外面整宿地打麻将,她妈妈怀疑她爸在外边有人,俩人总是无休止的指责争吵,她爸说听不得她妈每天不是猜疑就是抱怨,她妈则老泪纵横,说她爸完全变了,想当初对她是如何的好。

读高一的表妹最开始也很痛苦,无数次想逃离这个家庭。后来她每天记日记,把她爸妈每天指责对方的话记录下来,分析其中的是非曲直。

她发现,其实爸妈都没有变,只是爸爸的工作有了一些下坡路的迹象,妈妈嫌弃他不上进,爸爸用打麻将麻痹自己,一来二去,俩人就陷入死胡同、解不开的矛盾中去了。

在一个周末的早上,她爸打了通宵麻将回来准备补觉,她妈开始抱怨,她爸也怒吼,她感觉整个人要爆炸掉了。在这个时候,她冷静了下来,告诉自己不能崩溃,她迅速收拾一些东西拉着她爸离开,然后陪着她爸去找了中介,租了房子让她爸在外面住一阵子。

当她陪她爸在外面租好了房回到家时,发现妈妈被她的这个举动蒙圈了,竟然不抱怨不指责了,还有些乖乖地打听起她爸的情况。到后来日子一久,竟慢慢地念起她爸的好来。

她爸搬出去后竟然不打通宵麻将了,晚上没事一人在家看电视也不亦乐乎。

爸妈做成了朋友,妈妈有困难会找她爸帮忙,爸爸也乐得跑上跑下,俩人开始都变得客气友善,后来她爸自然又搬回来了。

这是向外打破死局,冲出困境的方法。表妹帮父母摆脱了困境,更让自己摆脱了原生家庭带来的要崩溃的痛苦,一切都释然释怀,快乐也就回来了。

(2)正视原生家庭的问题,向内寻找合力。

电视剧《小欢喜》里的乔英子,整夜整夜的失眠,她的愿望就是能睡个好觉,可这对于她来说是多么奢侈。

英子的父母不可谓不爱她,父母虽然离异但她依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尖肉。妈妈太要强,控制欲超强,她妈妈把对爸爸的不满都化作要英子考个好学校上。爸爸则因为心有愧疚而顺从妈妈的强横。

英子卧室的整面窗户是面向客厅,外面看得见里面,里面看不见外面的那种。她在里面的任何活动,她妈妈在外面都看得清清楚楚。

英子智商高爱玩乐高,她爸爸给她买了乐高都不敢拿回家里,怕妈妈看见生气。她与爸爸吃顿饭,妈妈也要不高兴。

英子喜欢天文学,她希望报考南京大学的天文系,一个人去南京上学,以离开她妈妈的管控,她妈妈却坚决不同意,认为没有清华北大好,最主要的是不明白英子为啥放着好好的北京不呆,非要离开自己那么远。

英子妈妈不明白,正是她这样满满的爱让英子感到窒息,以至于抑郁失眠,当英子后来离家出走,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父母与她通过沟通,向内寻找合力,开诚布公检讨各自的问题,才得以帮助英子走出困境。

这是向内寻找合力的方法,需要大家都有满满的爱。大家都要开诚布公,发现问题,以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结论:当困在原生家庭的局中,无法摆脱的时候,逃避不是办法,任你怎样逃避,问题始终还是摆在那里。只有向外打破死局,冲出困境,向内寻找合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者,我不知道你经历的是原生家庭什么样的问题,总之,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面对、解决,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上面的一点意见,希望能对你有用。

我是@译朵深渊色,关注我,一起讨论更多问题。

对于自己原生家庭,说说你们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理由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什么不建议原生家庭、对于自己原生家庭,说说你们自己喜欢或者讨厌的理由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我们有没有可能摆脱原生家庭,变成和父母不一样的人 ONE问答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2/11656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