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为什么风险高

盐碱地养牛经,小规模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展望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肉牛养殖为什么风险高这个问题,牛肉为什么不建议养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这些年来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
  2. 牛肉好吃价格贵,为什么很多农村人养牛难赚钱
  3. 为什么牛肉不像猪肉一样普及
  4. 肉牛养殖为什么风险高

为什么这些年来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

为什么这些年来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

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上的物价是由市场供求状况来确定的,与过去的计划经济完全不一样,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物价是由政府物价管理部门来制定,牛羊肉由于供不应求,价格长期在高价位上运行,俗话说的:“物以稀为贵”就是这样。如果商品供应量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那么这种商品的价格就会下跌。市场经济的物价波动幅度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是上不封顶,下不保低。如2019年猪肉价格的暴涨,由每斤7元左右暴涨超过45元,价格翻了六番多。去年以来,市场肥猪价格从每斤18元左右持续下跌超过5元,低于生产成本线。

这些年来牛羊肉价格确实是居高不下,这主要是由于2018年年底的非洲猪瘟疫病的危害,市场肥猪严重缺乏,猪肉价格暴涨,当时牛羊肉、鱼、鸡作为猪肉的替代品,由于猪肉价格的暴涨,牛羊肉搭了顺风车涨价,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直到现在我们这里的牛羊肉每斤仍然在40元左右波动。为什么这些年来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

过去牛羊肉的价格是特别低的,尤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牛羊肉的价格是低于猪肉和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牛羊肉比猪肉鸡肉便宜,一般招待高官贵客是以土鸡招待,现在的肉鸡价远低于牛羊肉价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吃牛羊肉的人不多,当时我们家乡山上的野山羊仍然存在,逢年过节,宴请亲朋好友都是用野山羊肉,牛是农业生产的役畜,是不能随便屠宰的,屠宰的牛是老残牛,是不能耕地或者产犊的牛,当时食品公司销售的牛羊肉每斤才0.4元,市场上销售的牛羊肉每斤0.8元。而食品公司销售的一级猪肉每斤0.73元,市场上销售的猪肉每斤1元左右。随着时间的变迁,现在猪肉和鸡肉价格今非昔比了,猪肉和鸡肉价格比牛羊肉低,吃草的牛羊比吃粮食的猪和其他家禽贵得太多,造成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下面这些。

一是牛羊肉需求量逐年增加,消费群体逐年扩大,长期以来,由于牛是被控制的农业生产上的役畜,就是淘汰的老残牛都必须经过级级批准才能屠宰,人们为了吃牛肉,只能是在放牧时不小心,牛从悬崖峭壁上落下死亡,这种是不予追究的。市场上销售的牛肉基本上是病死或者是从悬崖峭壁掉下来打死的牛肉。现在养殖牛羊是为了吃肉,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放开了牛的屠宰限制,人们可以随便屠宰牛了,牛肉有了销售市场,消费牛羊肉的群体不断增加。过去绝大多数妇女是不吃牛羊肉的,市场牛羊肉的消费量低,因此价格就长期低于猪和鸡。在我们贵州,特别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金沙羊肉粉、水城羊肉粉、遵义羊肉粉和各种品味的牛肉面粉馆、火锅餐馆的上市,牛羊肉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价格是只有上升的,没有下降的。

二是牛羊的繁殖率比较低,一头母猪一年可以提供22头左右的断奶仔猪,繁殖率高。在生产中牛需要三年才能产两胎,而且一胎只产一头牛犊,产两个牛犊的特别少。母羊两年产三胎,每胎就是2只羔羊,除了小尾寒羊可以一胎产3—4只羔羊。牛羊的繁殖率低,上市的牛羊肉供不应求,自然价格就高。

三是牛羊的育肥时间长,现在养殖的肉鸡出壳后40天左右就已经超过2公斤,三元杂交断奶仔猪经过5—6个月育肥,体重可以达到250斤左右出栏体重,育肥时间短,很快就能育肥上市。而牛羊的育肥时间长,一般需要半年的育肥,农村传统放牧育肥,羊每天的增重才100克左右,采用圈舍用精饲料精心育肥,每天的增重也很难超过300克。农村传统育肥牛每天的增重很难超过400克,因此牛羊肉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四是牛羊养殖数量越来越少,根据资料2020年末全国牛存栏9562万头,羊存栏30655万只,2020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0650万头。农村养畜政策的变化,环境保护、禁养殖区的划定等,新农村建设禁止村庄内养畜禽,农村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造成劳动力缺乏,这些因素使农村养牛羊数量大幅度减少。同时在平原地区实行了农业机械化,千家万户养牛的状况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只有在没有实行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地方农户才能养牛,因此牛的养殖数量大幅度减少。

牛肉好吃价格贵,为什么很多农村人养牛难赚钱

牛肉好吃,但是价格太贵,很多人都不舍得花钱去吃。目前,牛肉的价格38.37元/斤。如果按照一头肉牛1200斤算,出肉600斤,收入可以达到23022元,这利润相当高的。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牛肉价格那么高,也应该可以带动肉牛的价格。确实,活牛的价格也达到13~14元/斤。

但是,并不是说农户养殖的所有牛都能够卖上这个价格。具体的情况还得具体分析。对于很多农村地区养牛户来说,并不是很赚钱。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村养殖的肉牛难赚钱呢?

农村养牛户不够专业

专业的养牛场,对每个养牛的流程都很重视,力求做到最好,包括牛犊的选购、饲料搭配、疾病预防、牛舍的清洁卫生等。相对而言,农村散养牛的农户,就不显得如此专业。

选择的肉牛,不够优秀。农户养牛由于信息闭塞,对于牛的品种了解不多,选择的肉牛大多是本地的土黄牛,而这一类牛,存在生长速度慢、个头小、体重轻等问题,一般都需要养殖2~3年才能够长到1000来斤,长相才好看一些。周期太长,投入的饲料、人力成本都太高了,最后卖了10000~20000元,利润也不是很高。饲养管理过于粗放。农户养牛,很少有人懂得自己去搭配科学的饲料,而是上午把牛赶到山上一方,吃饱了就定一整天,傍晚在喂一些精料就结束了。这样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粗放,全凭肉牛自然生长,育肥的效果不理想。很有可能,一年下来都长不到500斤。其他一些牛舍清洁卫生,疾病预防等,也没有做到位,不能够起到促进肉牛全面生长发育的目的。

由于不够专业导致肉牛养殖周期漫长,牛肉生长速度慢,肉质不佳等问题,不赚钱也就不难理解了。

农户对肉牛价格没有主动权

农户养殖出来的肉牛,出售的渠道过于单一,只能够卖给牛贩子。这样,肉牛出价的主动权就掌握在牛贩子手里,农户只能够被动接受。加上信息闭塞,农户对于牛肉市场信息掌握程度不够,对价格行情不了解,更容易被牛贩子压价。比如,牛肉的价格可以达到13元/斤,牛贩子只能够出12元/斤,而且拿出运费贵、出肉率低,牛肉市场行情不好等理由,把农户说得晕头转向,无奈接受。那么,一头1000斤重肉牛12元/斤卖出去,相比13元/斤,就少赚了1000元。久而久之,就让农户觉得养牛并不赚钱。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为什么牛肉不像猪肉一样普及

牛的生长周期比较长,猪正常从出生到八个月龄可以上市,但牛可能要1.5年才可以上市,而且牛是单胎动物,繁殖慢,猪是多胎动物繁殖快!

肉牛养殖为什么风险高

一,当然风险高。,因为现在牛市场需求量比较大。,但是现在还有较多养殖户开始养牛,所以的话风险比较高。

二,现在基本上养黄牛的较多。水牛吃的比较大,所以养黄牛比养水牛的风险低一点。

三,养殖肉牛的成本比养殖食草牛成本稍微高一些。

四,养牛也分地区。牛比较喜欢雨水较多的地区。比如,,贵州。四川。湖南,绝大部分地方养殖牛比较困难。如果同意我的观点的话,请点赞。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肉牛养殖规划及效益分析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2/12260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