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镜头好还是新镜头好新老镜头的优缺点有哪些

新镜头的综合性能,一般是优于老镜头的,是体验不是作品的好坏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老镜头好还是新镜头好新老镜头的优缺点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和为什么不建议买老镜头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40mm镜头怎么样为什么我很少见人用
  2. 在选购二手时候,为什么一般都建议二手镜头而不建议二手机身
  3. 老镜头好还是新镜头好新老镜头的优缺点有哪些
  4. 一颗镜头真的可以用十余年吗

40mm镜头怎么样为什么我很少见人用

40mm镜头怎么样?为什么我很少见人用?

谢邀讨论!

40mm镜头属于是标准镜头,介于35mm~50mm镜头之间,各厂生产体积有所不同。以佳能EF镜头为40mm体积如下;

以适马Art体积为例,其形体结构如下图。

佳能与适马镜头二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价差,适马这枚40mm的镜头售价,也高于佳能EF40mm饼干头5~8倍以上。从价格上我们就能得出品质结论。

为什么很少人使用40mm镜头?我认为这个结论是估计数,其因是购买者因拍摄所需或作业的要求去选择入手。由于40mm镜头介于35mm和50mm镜头之中,作为摄影爱好者更倾向于在35的小广角或50mm标准定焦镜头,40mm的小广角镜头介于二者间便出现了尴尬。

以佳能EF40mm镜头来讲,定位是廉价的全画幅小广角镜头,适宜于风光、建筑、静物、旅拍、人文、婚纱及商业,与50mm标准定焦镜头相比,有一定的“广角”优势和弱小的价格优势,因此相机销售商多以C画幅相机搭配(套机)形式销售。40mm镜头拍摄图

40mm镜头怎么样,文中就不过多的去解释镜头做工、堆料、镜片工艺、镀膜技术。但在35、40、50、焦段中,40毫米镜头虽然同属大光圈定焦镜头,佳能EF40mm镜头光圈是f/2.8,而EF50mm镜头光圈是1.8、1.4、1.2,拥有更大的进光亮,更适合暗光拍摄,35mm镜头更适合狭小空间作业,而40mm镜头与50mm镜头/1.8大光圈相比,不占光圈和大价格优势,所以购买的摄友会在40mm镜头中优选35或50。介于35mm镜头更广,50mm标准镜头光圈更大,这也注定了“精明”的摄友购买慎重考虑的念头。

用40mm镜头拍出的图片如何?下面上传几幅适马和佳能的拍图供参考。

以上图片为佳能EF40mm镜头拍图。

以下图片为适马Art40mm镜头拍图。

在适马摄影论坛中,我见到的摄友JonnyM摄友用适马Art40mm镜头挂索尼A7R3的拍图,在其图文中JonnyM摄友完美的诠释了适马40mm镜头的图质及油润度。

适马论坛中JonnyM摄友用适马Art40mm镜头摄影图片(图片非商业使用,感谢提供,侵删!)

至于40mm镜头怎么样,笔者认为价格决定了品质,适马40mm镜头售价高于EF40mm镜头品质,从以上图片去认识就是最佳的解读。

【纵横摄影、玩机攻略、器材解读】欢迎关注头条号@摄影微谈或评论栏留言讨论40mm镜头观点。

在选购二手时候,为什么一般都建议二手镜头而不建议二手机身

首先,相机镜头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有明显的损耗,所以二手镜头和全新的相机镜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另外二手镜头的价格比新的镜头要便宜不少,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如果有一定的辨识能力,购买二手镜头应该是一个比全新镜头更好的选择。

众所周知,机身是一个相机的核心,在选购二手机身时需要检查很多东西,比如,品相外观,感光元件,快门数等等,对于一个不专业的人来讲,很容易买到一个性价比低的机身,另外机身是否拆卸过,是否更换过里面的配件,以及是否过保等问题都会影响机身的性价比。所以如果财力允许的话尽量买全新的机身。

老镜头好还是新镜头好新老镜头的优缺点有哪些

回答这个问题前,要先给我特指的老镜头--新镜头做一个定义:

1、老镜头=上世纪90年代之前生产的镜头,而且我这里特指手动镜头,而非自动对焦镜头。

2、新镜头=上世纪90年代后生产的镜头,我这里绝大部分是指自动对焦镜头。

以定焦镜头来比,是因为新变焦镜头绝对好于几十年前的老变焦,这是毫无疑问的。现代变焦镜头做得好得益于电脑计算能力和工艺精度,这是碾压式的优势,老变焦只能光拼材料,其成像是无法与新变焦pk的,所以没有在这里作比较的必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新老镜头的优缺点:

1、光学结构设计:

18世纪中叶,法国成为现代光学玻璃工业的鼻祖,但若论对光学结构设计贡献最大的是以蔡司为代表的德国。可以说,在1920-1950年代,是德、法、英三强鼎立的年代,这30年,诞生了各种时至今天也还在应用的光学结构。到了1960年代,光学设计已非常成熟,难以再有颠覆性的突破,结构上的大创新已经罕见,光学进步主要来源于材料和工艺的进步。现今各厂推出的新镜头都是在当年那些早已成熟的光学结构上小修小改而成。也就是说,只要镜头还是玻璃做的,就无法再有大的突破,光学结构设计在1970年代已经到达天花板了。由此可知,如果拿1960-1980年代的老镜头,与现代新镜头比,结构上大同小异,新镜头不会在光学结构设计上占明显优势。

2、材料&工艺:

在1980年以前,摄影一直属于有钱人玩意、专业人士垄断的领域,那时的欧美镜头厂产品追求做到极致,然后才给它定一个价格。放在今天的标准看,那时的镜头更象今天的艺术品,而非商品。用个比喻,那时的东西是制作部门定价,而非市场部门定价。这里的区别就大了,一个是不惜工本,任性追求完美;一个是一分钱成本都要抠,为了价格竞争必须在品质上妥协。在这里转发我在《中国摄影》杂志聊老镜头文章里的相关论述:“上世纪50-60年代,是镜头的黄金时代。那时,欧美大大小小的镜头厂相当多,各厂竞相“放卫星”,搞大光圈竞赛拼世界纪录,镜头史上的一座又一座丰碑大多在这个时期出现,很有点我国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味道。镜头结构设计在当时接近完善,镀膜技术由单膜过渡到多膜并相当成熟,彩色摄影也渐成主流,使得这个时期的镜头色彩比40年代以前产的镜头更好更艳丽,抗逆光性能也好得多。其时小日本尚未以廉价冲击世界,故而,那时的镜头制造,对成本不太敏感,虽然有了镀膜技术,仍采用昂贵的玻璃来拼画质,而不是象现在,镀膜成了在玻璃上偷工减料的帮凶。”

1980年以前也没有严格的环保标准,为了提升通光量,采用昂贵的、在今天不可能采用的高透玻璃,比如在顶级大光圈镜头里面采用具有放射性的镧系玻璃。这里引述网友的一段关于镧系玻璃的描述:“镧系玻璃是兴起于二战后的新型光学玻璃,主要是摄影镜头用,因为它折射率很高,可以在1.68到1.85左右,又有着比较大的阿贝数(意味着低色散)。在二战后那个时期,有1.7的折射率意味着你可以藐视一众原有的名牌玻璃。。。如果你是全镜组采用球面的设计,镜片材料折射率高,就能更高效率地矫正球差和像散,大光圈才有得做。。。在那个高质量氧化镧恨不得以盎司计价的五十年代,确实是只有少数不计成本的大厂才能全力研发和熔炼镧玻璃。”自90年代后,欧洲实行严格的环保制度,许多好材料都不能再被使用于镜头制作,不是说这些材料会对使用者造成损害,而是它对于玻璃研磨工人来说是治癌物质!下图左侧这支英国库克50/2电影头就是采用镧系玻璃。

老镜头注重玻璃,新镜头则注重镀膜和电子部分(比如对焦是否更快),为了自动对焦,选玻璃就要在重量与质量之间找平衡,玻璃再好,太重了没法做自动对焦就不能采用。

综上,材料的核心玻璃,老镜头优于新镜头。

那么工艺的比较呢?工艺的核心也在于玻璃。由于绝大部分自动对焦镜头都是日本产,那么我就把欧洲工艺标准与日本工艺标准来一个比较吧,这里节选我在《中国摄影》杂志发表的另一篇文章的相关论述:

一、品控要求不同

以镜片打磨抛光为例,首先是抛光时间。为了追求产量,降低成本,现代镜头普遍采用机器抛光,例如,某知名日本品牌镜头的镜片抛光设定为10-30分钟,而老镜头采用人工抛光,例如德国老蔡司的镜片抛光需超过两个小时。虽说现代抛光技术采用效率更高的电脑控制的机器抛光(抛光剂为人造钻石粉),老镜头以简单机器、人工控制的抛光工艺(早期的抛光剂为俗称红粉,后期用氧化铈)效率当然低于现代工艺,但两者之间的效率差别不足以抵消抛光时间过短带来的品质问题。如果你亲临现代镜头打磨车间,你会发现这里的技工是踩着滚轴溜冰鞋,快速穿梭于大量机器阵列当中,每台机器设定的打磨时间一到,报警器响起,技工就必须到位,通常一个人要控制20-30台机器,这就是为何他们要穿溜冰鞋来工作,因为实在太忙碌了。这些经10-30分钟抛光,看似光滑的镜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就象磨砂玻璃般粗糙!拍摄时,大量细节就这样被“磨砂玻璃们”过滤掉了(业内称为“闷光”,指光线被闷在里面了)。而老镜头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样是光亮通透,看不到细砂面,皆因得到充分的打磨抛光。从这里可以看出现代镜头在抛光工艺上执行的品控标准要低于老镜头,这也是老镜头普遍比现代镜头拥有更丰富的细节的原因之一。

其次为抛光精度,老镜头的抛光精度要求比现代镜头高。当年德国的摄影用镜头抛光精度要求为3光圈以下(这里的光圈也称为牛顿环,是光学抛光工艺中的专业术语,1光圈等于1/2波长,1波长等于0.5微米,故1光圈约为0.25微米),而现代镜头尤其日本镜当中的平价镜头,抛光精度普遍被设定为5-10光圈,高端镜头则为3-5光圈,看到这些数据,估计大家也心中有数了。

二、检测的方法不同

老镜头的色光透过特性检测为全光谱,即在380-780纳米的可见光谱波段范围内,尽量获得由红到紫(由长波到短波的可见光)的平滑曲线,这需要在镜头设计、玻璃质量、制作工艺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以达到要求。现代镜头则为三原色峰值检测,即把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峰值调节到接近一致就可以收工了(这里指的是民用相机头领域,专业领域如现役高端电影镜头则另当别论,它执行的是更高的工业标准)。这就是为何老镜头灰阶丰富、细节过渡得那么细腻,现代头则硬、愣、反差高即所谓数码味的一大成因。

现代工艺无疑比过去先进,但当为了市场营销需要,把制造要求和标准都降低了之后,工艺的进步已无法体现在光学质量上。这些取巧降成本的潜规则,正解释了为何镜头在某些方面今不如昔,明明工艺技术进步了许多,现代镜头的成像却未能在各方面都完胜老镜头。

至于装配工艺,新镜头好于老镜头,无论精度、强度都优于老镜头,但这个对成像质量的贡献甚微。

得益于设计计算能力、工艺精度的提高,新镜头普遍强于老镜头的地方在于畸变控制、抗眩光能力、全天候适应性等方面。中国有句古话“水至清则无鱼”,新镜头就是追求至清之水,追求仪器检测上的指标完美——追求MTF检测的高分,其副作用是,没了人味儿!标准这个东西是把双刃剑,比如最工整、最标准的字是印刷体,有书法的美感吗?镜头制作应该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毕竟照片最终是给人看的,而不是给仪器看的。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总觉得老镜头比现代头更有味道。有人会说,MTF曲线检测镜头,是最客观、最科学的方法。其实MTF是通过分析镜头拍摄大大小小的黑白线所得的分数,来告诉你镜头分辨率和反差的函数值,这并不是好镜头的全部构成因素,例如直接影响视觉美感的色调变化、色彩风格、焦外特点,都不是MTF能测得出来的。在这里必须建立一个观念:锐利感并不等于高解像力,高反差的镜头可以使人产生锐利感并在MTF图上得到很好的测试分值,眼睛看起来却是无细节的死锐,所以许多MTF高分的现代镜又硬又平,没有立体感。真正高解像力的镜头反差适中,绝对不会死锐,而是饱含大量的细节,刚中带柔,给人强烈的立体感。

美,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对镜头好坏的评判,都被德国日本的四方脑袋(工程师)给带偏了。比如无忌上那些镜头键盘侠,动辄批焦外二线性,请你去看看那些被炒到天价的铭镜神器,哪个没有二线性?难道这些懂镜头的人有病竟然花天价去买充满二线性的劣质镜头?老法师评判镜头外焦,叫有骨有肉才是好焦外,这骨,就是二线性那条亮边,它会让照片的焦外变得动感活泼。新镜头的片子大多看起来就象PS里面的高斯模糊效果,只有肉没有骨,呆板沉闷,这种照片是不耐看的。

这里,我并非说有二线性就一定好,没二线性就一定不好。摄影是用光来绘画,那么镜头就是画笔,你要画工笔画,请用杜绝二线性的新镜头;你要画写意画,请用具有二线性的老镜头。

对我个人来说,机身我是用索尼A系列的,很不幸,索尼的镜头就是追求杜绝二线性的,所以我唯一的一颗索尼头就是200-600,为了打鸟,无奈之举。看下图

索尼200-600这种焦外好看吗?闷得要死!单论焦外还不如适马的150-600好看。

再看看著名的老镜头英国刀梅超六的焦外:

3、使用:

这个不用细说,新镜头碾压老镜头,自动对焦的便利性是老镜头无法比拟的。

总结一下,

结构:老镜头=新镜头(结构设计大同小异,难说谁更好)

材料:老镜头>新镜头(老镜头赢在玻璃,新镜头赢在镀膜,但镀膜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有好有坏,好处是会提高一点通光量,抗眩光能力强,坏处影响细节过渡,暗部表现差)

工艺:老镜头=新镜头(老镜头胜在玻璃抛光精度,新镜头胜在总体精度和装配质量,所以各有千秋)

操作:老镜头<新镜头(易用性,手动对焦完败于自动对焦)

从省钱和趣味性的角度,我是非常建议玩老镜头的,某些今天看来是光学缺陷的老镜头拍出来的照片,新镜头死活都拍不出来的。比如下图:

想想,当年天价的东西,现在那么便宜就买到手了,这是多省钱的事情!现在欧美老镜头,由于识货者众多,价格飞涨,名气大那些已经不便宜了,但日本的70-80年代的手动老镜头依然是洼地,就以奥林巴斯OM50/1.4为例,目前也就是700多一个吧,成像绝对不比贵1-2倍的佳能、尼康的新50/1.4AF头差。我认为日本的古董老镜头,尽管在奥林巴斯、宾得、美能达里面选就是,还是有许多好东西的。

许多老镜头在边缘成像方面对比新镜头是没有优势的,还有许多老镜头像场不会由中央到边缘都保持得那么平坦(其实许多新镜头也有这种情况),所以,如果你是拍风景,对边缘成像要求较高,那就得考虑新镜头里面的顶级好广角,老镜头在广角方面并不占明显优势。

还是那句话,镜头就是画笔,适合你的就是好的,如果你要拍的是写意作品,那就在35-200mm这个焦段范围内挑老定焦头吧,而且以50-70年代欧美产的为首选。

一颗镜头真的可以用十余年吗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一颗镜头真的可以用十余年吗?”,我的答案是如果排除掉人为损坏,造成无法修复的情况,是完全可以的。

我的佳能24-70f2.8二代镜头已经用了四年多时间了。

佳能24-70f2.8二代镜头是2012年发布上市的,而佳能24-70f2.8一代镜头是2002年发布上市的,这两代镜头的发布上市间隔正好十年。

镜头是光学产品,不是电子产品。

虽然现在科技发展非常迅速,电子产品像手机等更新换代非常快,新材料技术发展也非常快。但对于相机镜头来说,它的技术基础-光学,是物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属于基础学科技术,发展并不是非常迅速。

经典相机镜头是收藏品。

现在,许多从事摄影多年的摄影人都收藏有几十年的相机镜头,而且这些镜头不但能够正常使用,拍摄的作品也还非常不错,一点都不落伍。

因此,一颗镜头真的可以用十多年。

以上是结合我对相机镜头的了解回答题主的问题,期盼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我是彼岸冰火,非常感谢朋友们的阅读、欣赏和支持,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不断成长提高。

关于老镜头好还是新镜头好新老镜头的优缺点有哪些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M43到中画幅 老蛙推出4支全新镜头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2/12271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