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私募基金公司可靠吗的问题,以及和不建议买私募基金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私募基金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1、产品更有针对性。这可以说是在分析私募基金的优势有哪些时最关键的优势了,由于私募基金是向少数特定对象募集的,因此其投资目标更具针对性,更有可能为客户度身定做投资服务产品,组合的风险收益特性能满足客户特殊的投资要求。
2、更容易风格化。由于私募基金的进入门槛较高,主要面对的投资者更有理性,双方的关系类似于合伙关系,使得基金管理层较少受到开放式基金那样的随时赎回困扰。基金管理人只有像巴菲特那样充分发挥自身理念的优势,才能获取长期稳定的超额利润。
3、关于私募基金的优势有哪些,私募基金有更高的收益率。这是私募基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超越公募基金之处。由于基金管理人一致更加尽职尽责,有更好的空间实践投资理念,同时不必像公募基金那样定期披露详细的投资组合,投资收益率反而更高。
私募基金公司可靠吗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私募基金公司靠谱吗?不管小编说靠谱还是不靠谱,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甄别,依然会落入陷阱里惨遭欺骗,然后回过头来说私募基金公司都不靠谱。
因此,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如何甄别靠谱的私募基金公司。
根据基金业协会2018年第6期的私募登记备案月报数据,截至2018年6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3903家,已备案私募基金有73854只,基金总规模有12.6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总人数有24.52万人。简单进行分析,根据私募管理人数和私募基金数的比较,私募市场平均每一家管理人有2-3只私募基金,但同时考虑诸如红杉资本、高毅资产等排名前几的私募公司,其私募基金数量少则两位数,多则三位数,即使是于去年成立展开私募业务的中阅资本,迄今为止也有8只主动管理的私募基金,由此看来,市面上有绝对数量的私募公司尚处于“壳”状态,并无备案基金,该部分极有可能是储备壳资源预备倒卖,或者是令人生恶的皮包私募。
要如何甄别靠谱的私募基金公司?
首先,在不熟悉私募业务的前提下,建议投资人先登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官网,查询私募基金管理人,能查询到该公司,起码能说明其是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其次,看该公司是否有已备案基金,尽管有的公司刚起步,可能暂时存在没有备案基金的情况,或者备案基金较少,但可以从中看出该公司储备业务情况如何,以及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基金披露手续,这是形式正当。
最后,相比较下来,最好选择有知名度、高管等人员熟识度较高、过往产品业绩尚佳的私募公司,这样能避免绝大部分的坑。
(编辑:合宜)
证券公司推出的私募基金靠谱吗
要判断一只私募基金是否靠谱,这里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怎么判断这是一只合法合规的私募基金?第二,怎么判断一只私募基金的业绩的好坏?第一个问题我们应该知道到底私募是什么基金,私募基金包括哪些产品。第二个问题,我们要从哪几个角度去判断一只私募基金的业绩是否靠谱。
如何判断这是一只合法合规的私募基金?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不是只有私募基金公司发行的产品才叫私募基金,而是只要是合规金融机构发行的,包括银行、信托、公募专户、券商、期货公司、私募基金,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而成立的基金,都叫私募基金。
包括银行发行的私募产品、券商发行的小集合、公募金发行的专户产品、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期货资管发行的集合计划都是私募基金,都算是私募产品,因为他们都符合私募产品的相关规定和条件。
比如期货资管(合格金融机构)发行的集合计划一般都是需向合格投资者募集,且单个资产管理计划委托人不得超过200人(非公开发行),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合格投资者)。
比如券商(合格金融机构)发行的小集合资管计划,也称限额特定理财产品,就是限定客户数量在200人以内(非公开发行),产品存续期规模在10亿元以下,单个客户参与金额不低于100万(合格投资者)的集合计划。
其他银行、公募专户或者信托发行的产品都类似,这些都是写在基金合同当中的,因此都算是私募基金。也就是说只要是你看到产品说明书或者基金合同中写明是信托、券商、公募、期货或者经备案的私募基金发行的产品,你就能够基本判断,这是一只合法的私募基金,程序方面没什么问题。
唯一需要特别关注的就是私募公司发行的私募基金。因为目前私募基金公司是不需要前置审批的,只需要通过备案即可。因此私募基金行业鱼龙混杂,既有行业龙头私募,也有很多浑水摸鱼的机构。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380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5222只。这里面包括8997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14685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
而银行、公募、信托、券商、期货等金融机构都是受到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的,在发行产品的可信度方面还是比较高的。而私募基金由于实行的是备案制,发行机构的实力也就良莠不齐,这里面也经常出现一些失联的机构或者跑路的,因此就安全性方面,私募公司发行的私募基金是相对要弱于被监管的金融机构的。
为了提示投资者这种风险,基金业协会也会定期在其官网上公布这些失联的私募公司的名单,因此在判断私募基金合法性的时候,尤其是涉及到是私募公司的产品就要特别留意了,一定要去基金业协会的网站上去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发行的产品是否通过了备案。
通过基金业协会的官网,可以查询公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基本信息,从业人员的信息等等,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违法失信信息公开查询平台该基金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
如何选择私募基金因为银行的私募基金比较少,而信托的私募基金大部分都是固定收益产品,而公募专户一般业绩都是不公开的,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私募基金大部分都是私募公司发行的产品,因此下面的讨论就以私募公司发行的私募基金产品进行举例说明。
个人认为要选择一只好的私募产品,一定要看两个方面:管理人的从业经历以及过往业绩。
1、管理人的从业经历
私募基金靠的就是基金经理,即使有完善的投研团队和投资体系也需要有一位好的基金经理来实施,因此基金经理毫无疑问是一只私募产品的灵魂人物。这也是为什么陈光明、付鹏博、丘栋荣在离开原来的券商或者基金公司以后,还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的关键原因。
因此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从业经历,包括从业年限、过往管理的产品规模、产品的业绩都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这也是银行代销私募基金的白名单中的指标,也就是说并不是随便一只私募基金都能够进入银行或者券商代销体系的,需要进入其内部的白名单,才有机会进入银行或者券商的渠道进行销售。
比如目前市场上最在乎的银行白名单就是是工行和招行。工行可委托管理的资金量最大,但是一般要求合作私募的管理规模在20亿以上;而招行则拥有超强的客户销售能力,陈光明的那700亿基金的销售就是出自招行之手,可见其非同一般的销售能力。
而个人认为管理人的从业经历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从业年限,另一个就是从业背景。
从业年限我觉得从业年限是一个投资人最基本的要求,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从1992年正式成立到现在也就不到30年的历史,如果从业年限不在10年以上,个人认为这个基金经理的经历还是太不够的,即使现在是成功的,但是迟早就要栽跟斗的。因为以前资本市场还不成熟,过去的成功经验都是有时代背景的,它不一定适用于现在。而投资说的是谁走的远,而不是看谁一下子蹦的高。就算你这两年蹦得再高,过两年你已经在市场上消失了,那别人只需要走多两年就能够超越你。
这并不是说从业年限短的就没有出色的基金经理,也不排除是有天才的。在中国证券市场这么短的历史中,最起码要经历过2轮以上完整的牛熊(差不多就是10年左右),历经考验还能屹立不倒的,才值得去关注。
从业背景私募根据基金经理的从业背景,一般可以分为民间派、券商派和公募派。因为以前几乎绝大部分的基金经理都是从这三个背景出来的,现在还可以细分为海外派、学者派等等,个人觉得这个分类对于我们没什么意义就不展开了。
为什么要关注基金经理的从业背景呢?因为投资讲的是谁走得远,而不是比谁走得快,从业背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家私募是否能够走得远。
民间派曾经是最受市场关注的,因为太多股神和创富股市,确实是夺人眼球,包括泽熙投资的徐翔、创世翔的黄平,他们无一都曾有着傲视群雄的业绩,但最终却轰然倒塌。究其原因,和民间派成长的资本市场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以前A股是庄股横行的年代,内幕交易、操纵股价那是获取超额收益的“工具”,也是当时的市场特点,这些私募也就逐渐以此形成了自己的和核心竞争力。但是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曾经的“工具”都受到压制,市场开始回归到投资的本质,他们赖以生存的市场土壤已经不复存在,那他们怎么能保持这么高的收益呢?
而公募派和券商派出身的基金经理,则拥有更为完善、规范的投资体系,往往能够走的更远。这一点,我们从目前百亿私募的名单中就能看得出来,几乎都是公募派或者券商派。
我们不能简单的根据从业背景来区分基金经理的能力和水平,但是从业背景确实也对私募公司的业务发展和业绩稳定性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以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中成功的民间股神。这些私募基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确实比不上券商派或者公募派,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投资者去关注的。
2、管理人的过往业绩
在了解了基金管理人的从业经历以后,就需要关注这个基金管理人在过去的从业中,取得了怎么样的管理业绩,但要看的是多大的规模出的业绩。
历年的私募冠军绝大部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夺冠后的第二年,受到市场各路资金的追捧后,规模快速上升,然后产品净值出现巨大亏损,最后消失在资本市场中。
这一现象被称为私募冠军魔咒,比如2008年的私募冠军金中和投资,当年收益率23.87%,2015年因恒顺电气内幕交易被罚252万,并给与曾军警告;2009年的私募冠军新价值投资,当年收益率192.57%,2017年收到证监会的罚单,2018年则在金刚玻璃上遭遇股权冻结;2010年的私募冠军世通资产,当年收益率96.16%,2012年旗下的两只产品都遭遇了清仓;2013/2014年唯一一家连续两年的私募冠军创势翔,2013年收益率125.55%,2014年收益300.08%,2016年因操纵影响“辉丰股份”“汉缆股份”等6只股票的股价被处罚6221万。
这些基金经理都有着辉煌的过往业绩,但却几乎没有几个能够坚守到最后。而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创造这些业绩的时候,都是通过一个规模不大的产品实现的超人业绩,通常产品规模在5000万-1亿之间,而一战成名后所带来的的规模膨胀反而成为了他们业绩的拦路虎。
因为管理小资金和管理大资基金的操作方法、管理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是行业大佬,在发行产品的时候也会限定规模的最主要的原因。比如陈光明的睿远基金,在今年发行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就为该基金A、C两类份额分别设置了50亿和10亿的募集规模上限,因为他们知道业绩会随着规模的增长有递减的边际效应,控制资金的规模是保证投资方法能够得到优先实施的关键措施之一。
如何借助第三方平台对私募基金进行分析现在的私募产品非常多,根据投资策略可以分为六大类,因此在具体分析一个私募基金业绩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第三方网站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可以通过查看公司的概况,了解公司的成立时间、投研团队人数、管理基金数量及基金经理人数等基本信息,然后重点关注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
然后看这家基金公司旗下所有产品的业绩情况,重点是看中长期3-5年的业绩,这样才更有确定性。从下面这个表,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这家基金公司虽然近6个月以来的短期业绩表现一般,但是2-5年的业绩是明显处于行业上游的。
最后,我们再回到一只基金的具体业绩上看,分析其历年的业绩表和风险评估指标。从年度业绩表我们可以明显得看得出来,这是一只非常稳健的基金,在2016年和2018年这样的熊市行情中,基金的跌幅都控制在了6%以内,即使是2018年这样的大熊市,基金的跌幅也没有超过5%,成立以来产品的收益率高达178.41%,年均收益率25.48%。
回到风险评估指标上看,这只基金成立以来最大的回撤仅有18.78%,要知道其是经历了2015年这样的市场考验的;成立以来的年化波动率不到20%,足以说明这是一只非常稳健的私募基金。
总的来看,我们在选择一只私募基金的时候,首先必须看这只基金的合法性,是否是合格的金融机构发行的私募产品,如果是,我们再去接着往下看。
其次,我们要看这只基金的管理人的过往从业经历,从业年限太短,从业背景语焉不详的或者出身民间的,我们就要特别小心,要关注其公司发展的安全性和长远性。
接着,我们才是看业绩,而业绩要对应管理规模去看。规模太小,取得收益再高也是有运气成分的。一般看基金管理人是否有长期的(一般10年)稳定的资金管理经验,如果有的话,至少说明这位基金经理不会乱来。
最后,我们借助一些第三方网站对这家私募公司和私募基金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了解这只基金收益和风险特征,以便进一步判断其是否合适我们自身的需要。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40万就能买个私募牌照,为什么有的人还是不要
首先40万不一定能买到合适的私募基金牌照。
其次,当下资管市场受经济下行和资管新规的双重压力,私募基金牌照已经下降到了较低的需求点了。
最后,私募基金的牌照很难带来的经济效益。三类牌照,均是募资难和备案难。发行项目很容易夭折。除了牌照,还要配备相关专业人员和场地,当下行业亏损概率太高。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2/9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