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外国著名音乐家30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西方音乐家的冷知识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外国著名音乐家30位
音乐之父——巴赫(德国)音乐神童——莫扎特(德国)古今乐圣——贝多芬(德国)歌曲之王——舒伯特(德国)交响曲之王——海顿(奥地利)钢琴诗人——肖邦(波兰)舞剧音乐大师——柴科夫斯基(俄国)钢琴之王——李斯特(匈牙利)
浓密头发的西方音乐家
是贝多芬。
从外表上看,贝多芬短小身材,臃肿结实,脸庞宽大而红润,他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异常浓密蓬乱,头发根根倒竖,简直能和“美杜莎(古希腊神话的蛇发女妖)头上的乱蛇”媲美。他的笑容如此多变,是因为他并非是快乐的人,他总是一副忧郁的模样,散发着一种“无可救药的悲伤”。现在也许你可以想像出这位巨人的模样了。
西方音乐哲学的特点
西方音乐由于许多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从而产生各自的音乐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中国音乐注重情,西洋音乐注重音乐本质;中国音乐语言略于形式,西方音乐形式严谨;中国音乐发展一脉相承,西方音乐发展呈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追求意境,而西方音乐却讲究情与理的统一……种种不同,让人们觉得中西音乐浩如烟海,正因为这一领域如此广阔,才需要无穷的认识和探索,进而真正了解产生中西方音乐特征的具体原因。
一、从地理的角度看中西方音乐的特征
中国人生活在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气候温和,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人们相信丰收离不开自然恩赐,讲究天人合一,多关注人伦。中国哲学从第一部《易经》的“阴阳”思辨开始到王夫之(1619-1692)“推故向别致其新”的最高阶段,他们都把人、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整体。老庄也把人与自然、宇宙联系起来,越是亲近自然越能感到自然的和谐之美。这种思想无时无刻渗透在中国音乐之中,象古曲《高山流水》无论是“浙派”的清丽平静,还是“蜀派”的波涛澎湃,处处体现出情境交融的意境。“我们宇宙既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所以它根本上是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是流荡着的生动气韵。”
而西方文化发源地希腊是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人们需要长期与恶劣的自然做斗争。因此,开放的地理环境养成了西方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科学传统。贝多芬的《命运》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似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罗曼罗兰)。”柏辽兹在描写悲壮的特洛伊战争中,嘹亮的战斗号角奏出独有的悲剧式音乐,成为英雄战死沙场铭记的誓言。音乐在这里烘托情结,渲染斗争场面,揭示主题矛盾。
二、从哲学的角度看中西方音乐的特征
中国哲学源于道家,是以自然来作为事物原则的依据,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吕氏春秋》记载)。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哲学思辩的特点。《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宋明理学家提出的“一物两体”、“分一为二,合二以一”等。他们把宇宙的演化视为一系列生成、转化的过程,把天地、万物、动、静、形、神视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影响到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意义及方式。这里听不到象西方交响乐所要表现的那种命运对自然的冲击主题的对立,而是音乐与人的精神已融化成自然。古曲《梅花三弄》中傲霜高洁的品格和《阳春白雪》中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切如《周易》所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象中国画家画山水,不但要画出他的形,而且要画出他的精神与力量。
与老子同时期的希腊人毕达哥拉斯,他提出西方音乐的哲学思想在于含有的数理观念。“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这些对后来西方艺术领域都产生了影响。西方人获得了数理智慧以及逻辑认识,他们对自然总是采取进取反抗的态度,要求一种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一种命运主题的对立。
作为音乐中哲学思想的体现在于“西方音乐的最高意境往往是宗教或神话的,其主题往往是人与神的冲突。”“中国音乐的最高境界,往往是人和自然的默契潜陶,更常见的是人间的主题。”如果说西方音乐最高形式交响乐包含着一种进取、奋斗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那么中国音乐所包含的则是一种伟大的人伦美和心灵智慧力量的哲学思想。
三、从宗教思想的角度看中西方音乐的特征
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音乐价值观念是建立在儒道两家文化价值体系基础之上的。老庄及孔子的哲学美学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范畴。《乐记》、《声无哀乐论》等文艺著作体现了儒道两家关于音乐的审美思想和标准,并指导着几千年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实践。“道”是老子哲学美学的最高范畴,后由庄子发展“主体必须超脱利害得失考虑,才能实现对‘道’的关照从而获得至美至乐的自由境界”。除老庄之外,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先驱,其音乐理论与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在他学说的影响下,形成了艺术和政治教化紧密结合的中国文化传统。
如果说中国音乐的宗教观念是基于儒道文化,那么西方音乐的宗教思想则秉承了基督教的观念,在空间价值的继承和题材取向上一直延续至今。早期的西方音乐把上帝作为至高形象的代表。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代表的宗教音乐可以说是中世纪西方音乐的主体,它以独特的艺术、人文特质,发挥着特殊的社会功能。其次表现在题材取向上,以《圣经》为内容的音乐创作贯穿了整个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从圣咏、清唱剧、歌剧到交响乐,从巴赫、亨德尔到斯特拉文斯基、布里顿,宗教与音乐一直保持密切的关系,其题材成为西方音乐家艺术创造不竭的源泉。他们从宗教中汲取灵感与创作激情,把宗教信仰变成一种艺术行为。
四、从历史的角度看中西方音乐的特征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一直是封闭的,但我们确有一段值得骄傲的鼎盛时期,唐代。那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艺术都是向外输出的。但中国似乎从此沉迷于此,后来清朝的闭关锁国,到国内战争,我国的音乐事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我们知道音乐是世界的,正是由于不断的输入输出,才让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与新鲜感。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一批欧美留学的知识分子陆续归来,并将西方音乐理论技巧运用于中国音乐的实践之中,进而发展中国新的音乐文化。
在中国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时,我们看到欧洲艺术的历史性交流是何等的频繁,贝多芬兼备德奥民族与法兰西民族的双重气质,这还不包括他身上独特的吉普赛风味;肖邦在20岁时就离开了波兰,此后直至去世的19年他都是在巴黎度过。许多优秀的艺术家都有着不同民族的综合气质,这使他们不断的将不同理念与风格的艺术作品创作演绎,将前辈们的艺术经历赋予新的生命,将西方音乐置于世界音乐之巅。
西方历史上第一位音乐家是谁
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的音乐风格和艺术风格嘛。先问是不是。这个最高级并不存在。差不多可以说音乐史就是作曲家的历史。那么法国历史上。吕利,马肖,古诺,柏辽兹,比才,圣桑,拉威尔,德布西,福雷等人应该都算是在其所在的时期让法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人物吧。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2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