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青年团建团多少周年(2021年是团建几周年)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5周年

很多朋友对于2023年是青年团建团多少周年和关于建团的历史冷知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共青团成立的原因
  2. 2023年是青年团建团多少周年
  3. 古代扬州的特色有哪些
  4. 团队衔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共青团成立的原因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为发动和领导青年运动,组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此后,北京、长沙、武汉、广州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也相继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1年5月前后,因骨干成员暂时离开岗位和经费缺少等原因,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青年团都暂时停止活动。

1921年11月,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签发中央局通告,决定正式恢复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2年1月,创办团的临时中央局机关刊物《先驱》。至1922年5月,北京、上海、南京、天津、武昌、长沙、广州等17个地方已建立了团的组织,全国的团员发展到5000多人。

1922年5月5日,在广州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选举蔡和森、张太雷、俞秀松、高君宇、施存统五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施存统任团中央书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成立的先进青年组织。

1925年1月,在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023年是青年团建团多少周年

2022年是青年团建团80周年。

2022年青年团成立多少周年80周年。青年团成立了80年,80年前青年团成立,建议大家多学一些历史知识,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古代扬州的特色有哪些

一、扬州的传统文化元素及习俗

扬剧

扬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原名“维扬戏”,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它是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的地方戏种。各角色行当的表演艺术多从昆剧、京剧吸收而来,但始终保持花鼓戏朴素、活泼的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曲调有《满江红》、《梳妆台》等100多种,常用的有20多种。拥有的大小传统剧目有近500个,较为流行的有《孟丽君》、《秦香莲》、《莲花庵》、《双珠凤》等。

扬州评话

扬州评话,又叫扬州评词,是以扬州方言说表的古老曲种,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王少堂是现代扬州著名的评话表演艺术家。扬州评话,始于明末,兴于清初,到清代中叶达到极盛阶段。在艺术上扬州评话以描写细致、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而井然不乱见长,讲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有趣。艺人在创作和表演时,还刻意渲染扬州本地风光,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它演出方便,表演不需舞台,不需化妆,亦不要道具、布景和音响设备,只要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即可演出。说者多为一人,说中夹评,只说不唱,以扇子、手帕为道具,以醒木击桌加强氛氛。表演时注意运用口技,绘声绘色;一人多角,以手、眼、身、步、神与口头说表紧密配合,使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入其境。扬州评话的传统书目十分丰富,已经发掘整理出来的有20余部,《水浒》和《三国》是其中的代表作。新创作的书目,近年来也多有问世,在全省、全国的曲艺汇演中屡获奖励。

扬州弹词

扬州弹词,原名弦词,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及苏北里下河地区,是与苏州弹词并称的曲艺曲种。表演分单档和双档两种,单档一人说唱,以三弦伴奏;双档二人对唱,乐器为三弦、琵琶。扬州弹词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其表演与评话大致相同,所不同者一是更加讲究字正腔圆,语调韵味;二是演示动作幅度更小,连手的动作都很少做,重在面部表情。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划人物。双档演出,二人相应配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对话,一人侧重叙述,一人侧重唱曲。扬州弹词最主要的流派为“张派”,开山鼻祖为清代张敬轩。代表曲目有《双金锭》、《珍珠塔》、《落地扇》、《刁刘氏》,经过一百多年的加工和发展,这几个曲目的演唱技艺日臻国熟,或深厚风趣,或潇洒悠扬,或手口相应,腔意结合,或语妙诙谐,寄情弦索,称为“张氏四宝”。

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又名“广陵清曲”,旧时俗称“小昌”或“小曲”。扬州地方曲种。流行于扬州、镇江、上海等地。扬州清曲源于民歌,形成于清乾隆时期。此际,本地广为流行的民歌从简单的传唱衍升为表演性的演唱艺术,伴奏也开始从单一乐器发展为数件乐器,并讲究演唱技巧,有了经常演唱的剧目。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内称:“小曲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歌。”是这一曲种演出活动的最早记载。

扬州木偶

扬州有“木偶之乡”的称誉,其杖头木偶与泉州的提线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齐名。杖头木偶,俗称“三根棒”,是三根木棒操纵。其中一根支撑木偶头部,称为主棒或面棒,耳、眼、鼻、嘴均能闭合张开,眼珠转动,头颈上下左右扭转;另两根棒操纵木偶双手,又称“手桃子”。表演时,演者两手能运用自如、灵活准确地把握手中的各种道具。木偶戏的音乐在京剧唱腔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地方戏曲和优秀民歌曲调,加以揉和。建团已有四十年的扬州木偶剧团十分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讲究细腻传神,刚柔兼备,创作演出的木偶戏《琼花仙子》、《嫦娥奔月》、《三打白骨精》等剧目荣获国家嘉奖。“小木偶走向世界大舞台”,扬州木偶艺术多次出访日、美、澳、俄、法、意、荷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重大的国际艺术节、文化节的演出活动中,亦获殊荣,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扬州八怪

中国清代中期活跃于扬州的一批风格相近的画家。“八怪”最早由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提出,包括金农、罗聘、李方膺、李鱓、黄慎、郑燮(见郑板桥)、高翔、汪士慎8人,亦有人将高凤翰、边寿民、闵贞等纳入八怪,今通称扬州画派。他们大多为中下层知识分子,富有正义感,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或被罢官去职,或仕途多舛,流落扬州,卖画为生。他们大都擅花鸟,亦长于山水、人物,多以梅、兰、竹、菊、石、雁、鱼等为题材,表现自己清高绝俗的思想品格和孤傲的性格。有的则描绘贫民乞丐,表达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他们通过题跋诗文,赋予作品以更深的思想内涵。如郑燮以竹声比作民间的疾苦声,升华了作品的主题。他们在艺术上师承陈淳、徐渭、朱耷、石涛、高其佩等富有独创性的画家,其画注重水墨的表现力,笔墨纵横驰骋、直抒胸臆,不拘成法,被正统派视为“怪”,颇受贬抑。他们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团队衔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加强团队衔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加强与改进初中少先队工作有利于团队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初中少年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2.加强团队衔接是初中少年成长的需要,是推进德育整体化的需要。初中阶段是人生道德价值观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当代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3.加强团队衔接是初中团队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强队建团、以团带队、团队一体化,可使初中学生的知识、经验、能量成为初中团队组织自动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于2023年是青年团建团多少周年和关于建团的历史冷知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快看,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共青团荣誉墙在闪闪发光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3575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