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旗袍的特点(民国旗袍特点简约)

穿旗袍把握这几点,轻松穿出性感来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民国旗袍的特点的问题,以及和民国历史旗袍冷知识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民国时期穿旗袍都要穿丝袜吗
  2. 1930年旗袍特点
  3. 旗袍演变的四个阶段
  4. 民国时期,女子为什么要穿旗袍

民国时期穿旗袍都要穿丝袜吗

无论在哪个阶段穿旗袍,都需要搭配袜子。

整体感觉才会干净利落。在古代的时候光腿穿旗袍的还是极少见的,甚至没有。

1930年旗袍特点

据中国传统文化资讯报道,30年代始,旗袍已成为中国都市女性的重要服装。名媛明星、女学生、工厂女工尽数接受,仅面料、做工和搭配略见差异。形成具有海派文化特点的民国典型服饰形象,造就了中国现代服装史上的一页辉煌。

旗袍于20年代出现,早期旗袍未完全摆脱满装和短袄的宽大,1929年旗袍底摆上升,至膝盖以下处。1930年的旗袍长及膝盖,腰身收小,下摆收拢。1931年短旗袍兴盛,整体造型紧窄合体,腰部有较明显的曲线。1932年后,旗袍下摆复长,及脚踝或腓下部,穿高跟鞋方可行走。袍身加长对旗袍的现代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修长旗袍使下摆开衩成为必要,开衩旗袍也成了现代改良旗袍的重要标志。1933年始,旗袍从低衩或无衩变成高衩。当红明星顾梅君常穿高衩旗袍出入交际场,衩高过膝甚至及臀,因了明星效应,遂成流行。

1932年后,旗袍也曾流行花边装饰,凡衣缘处必镶之,使旗袍更显妩媚。到1935年后,名交际花陈玉梅、陈绮霞提倡低衩,故旗袍开衩趋小,依旧长度及地,完全盖住双脚,时人揶揄为“扫地旗袍”。长旗袍毕竟不实用,随抗战爆发,复回利于行走之长度。作家曹聚仁说:“一部旗袍史,离不开长了短,短了长,长了又短,这张伸缩表也和交易所的统计图相去不远。”

这个时期的我国“美术者”在商品广告画上很有点成就,那就是家喻户晓的月份牌广告画。月份牌广告画以应时的美女和时装为主要题材,在传递商品和时尚信息方面真是功不可没。月份牌广告画风靡了那个年代,是对民国年代上海滩的民众生活、时髦心理最准确、最典型的历史写照。女装倒大袖已风光不在,袖型细窄合体,短至肘上。

1937年后,旗袍的袖长更是缩至肩下两寸,几近无袖,形成史无前例之特色。传统的中式长裙日渐式微,年轻时髦女子穿着旗袍,其余便是袄裤。袄裤的风格是比较宽松、随意。这时的袄裤也于前不同,裤子开始采用西式裁剪方式制作,肩、胸、袖的裁剪都较为称身合体,自腰以下逐渐放松,显得随意、舒适。西式服装是大都市女性追羡的,在上海等大都市里也时兴西式衣裙。

自南京政府颁布新的服制令以后,民国初年制定的西洋燕尾服作为大礼服的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了,同时退出的还有东洋式的军服。中式礼服——马褂,也悄悄地逐步消失,仅限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还有穿着。通过前二十年的摸索,民国模式的男装形式基本确立:西装、中山装、军装及长衫。

旗袍演变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上世纪20年代早期女性中时兴“文明新装”以倒大袖旗袍为代表;

第二阶段以30年代,中西文化交融,迎来改良旗袍的黄金时期;

第三阶段以40年代,以凸现女性曲线美的港风旗袍为代表:

第四阶段以1984年定为国家女性外交礼服至今,旗袍再次迎来国潮新风尚。

民国时期,女子为什么要穿旗袍

首先,能勾勒出女性美好的身材线条,展现女性美。

其次,民国时期是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交替过度时期,旗袍也是封建思想与现代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希望能帮助你,谢谢。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适合穿旗袍的女人,身上都有这几大特征,尽显民国风气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4253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