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所谓震惊古代中外的永乐大阅兵,真相究竟如何,以及中国国庆阅兵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所谓震惊古代中外的永乐大阅兵,真相究竟如何
阅兵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的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奴隶制王朝。最初的阅兵是为狩猎而举行的仪式,每次在狩猎完成之后,部落的首领都会检阅士兵。
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王权的进一步加强,历朝帝王都会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不同规模的阅兵活动。唐宋时,阅兵已成为军训的重要形式,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永乐大阅兵的背景明朝的军士律规定,每年年终都要考阅一次,每三年大阅一次。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特别重视在京各营的军训活动。驻京的三大营中,专门有掌管军训的部门。
阅兵既能展示国家实力,又能扩大对外影响力,这一点古代也不例外。要说到古代规模最大的阅兵活动,当属明代永乐年间举办的一次“震惊中外”的阅兵活动。
这次规模空前的阅兵活动被称为“永乐大阅兵”,资料源自于九年前《科学大观园》上发表的一篇名为《威震四方的明朝大阅兵》的文章,下面先说详细内容。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曾主持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完善文官制度、创立内阁、编《永乐大典》、五征漠北、设奴儿干都司等大事。
朱棣即位后,明王朝形势并不乐观,内有藩王尾大不掉,外有鞑靼虎视眈眈。尽管明朝已经推翻暴元统治,但退到草原的蒙古人对朱棣来说还是一个大的威胁。
刚在中亚建立不久的帖木儿帝国,在奄奄一息的蒙古三大汗国的怂恿下,帖木儿发动了二十万军队讨伐明帝国。虽然帖木儿不幸的死在途中,但朱棣并不解气。
当时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也让朱棣甚是痛恨,他们曾阻止郑和的船队进入红海。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朱棣认为非常有必要展示一下大明帝国的军事实力了。
永乐大阅兵的过程永乐十六年(1418年),朱棣派遣广东布政使参议陈诚出使中亚各国,之后各国的使团随陈诚回访大明。两年后,二十七国使团约六百人抵达明长城西头的嘉峪关。
朱棣令六千精骑一路护送,并顺道参观了明朝九边军镇。这九大军镇分别是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及甘肃镇。
明朝特意在每个军镇设立蒙回族军官接待,介绍明朝的民族政策,讲解九大军镇的军事布防和实力,这些都给各国使臣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年底,使团抵达京城。
朱棣在紫禁城隆重的接见了各国使臣,在诸使臣皆行叩拜礼时,帖木儿帝国使臣以他国无此风俗为由,只行鞠躬礼,但朱棣并未在意。随后,使团前往江南观光。
永乐十九年三月(1421年),已经观光两个多月的使团接到通知,朱棣将在北京开始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也就是所说的阅兵活动,特邀请各国使团前往观览。
“狩猎”活动在北京怀来进行,此次活动共调遣军队十万人,朱棣挑选了明朝的“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等精锐,先后演练了各种步骑合击等项目。
来自云贵一带的土狼兵和白杆兵,演练了步兵弓弩齐射、长枪刺杀等军事科目。据文献记载是“军容齐整”、“兵甲鲜艳”、“步调如一”,使“列国使节俱惊”。
神机营的火器操练深深的震惊了各国使节,尤其是虎威炮、火龙枪、安南铳和火龙车等诸多先进武器的展示,令各国使节大开眼界。阅兵活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观礼结束后,朱棣在土木堡大营再次接见了各国使节。这次在本国免跪的帖木儿帝国宰相阿尔都沙和副使盖苏耶丁,竟然带头下跪向朱棣磕头,每次“叩首触地”。
行完大礼后,阿尔都沙向朱棣进献了名马,并刻意说这匹马是帖木儿国王的父亲生前征战时的专用坐骑,这次送给陛下是为了表达最崇高敬意。朱棣则以书信相赠。
帖木儿副使盖苏耶丁在回忆录中说,他不得不承认,大帝帖木儿死在东征的路上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保全了他的一世英名。阅兵之后,郑和也得以拜访了麦加城。
据说,这次阅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朝军力强大与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引起巨大反响。之后中亚各国与明朝一直友好相处,帖木儿帝国共有六十多次使节来明。
永乐大阅兵的真实性关于永乐大阅兵的真实性,目前还是有一定的争议的。“永乐大阅兵”的信息来源于一篇名为《威震四方的明朝大阅兵》的文章中,但没有得到相关史料的印证。
在国内的现有史料中,没有找到永乐十九年“永乐大阅兵”的记载。但在史料《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记载了永乐十八年帖木儿帝国使臣出使明朝时目睹的一切。
书中提到了装备披甲执矛的明朝军队有十万人,与阅兵情节一样,但有人认为这并不是专门的阅兵。书中也提到了使臣先不叩头而后来叩头的事实,但原因有别。
还是有人认为,使臣之所以会改变叩头,主要原因就是朱棣从进献的马上跌落下来,准备要流放帖木儿使臣时,使臣叩头求饶。这个解释让人有种很是别扭的感觉。
其实关于这次阅兵的详情,在中亚各国的典籍里有记载。到底是这次阅兵是根本不存在还是史料没有记载,从现有情况来看,很难得出结论,但古代阅兵不是稀罕事。
中国的“国服”是中山装吗中山装的设计内涵是什么
中山装,自然与国父孙中山先生有关。一说,缘自英式军装,二说,源自于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由裁缝黄隆生的协助下制作而成,三说,根源于孙先生对日本学生装情有独钟。
孙先生对自己设计的中山装的评价是好看、实用、方便、省钱。所以一经其推广,深受欢迎。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作为继承孙中山先生衣钵的国共双方,曾经也将其作为正式礼服和常服。直至今日,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一些重要的外交场合和国庆阅兵活动上,依然将其作为正式礼服。在新时代,中山装,也焕发着新的气息,越来越多的人,公众人物,商界大佬,明星,都喜欢穿着中山装了。(我就不贴图了,因为我觉得不应该把穿中山装的明星们和伟人放在一起,不恰当)
(如上图中山装的赋予的这些含义,基本可以说源于后世的加工,连台湾教科书都没有相关记载(没有史料支撑),这些含义,是一个美丽的政治童话,是对一个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立即删除)
中国远程反舰导弹鹰击62的威力有多大
反舰导弹这个东西咱们可以多聊一下它的射程,可以多聊一下速度,可以多聊一下突防能力,也可以聊聊通用性这些。威力,其实不用太关注,都够用。
现在世界海军水面舰船也不外是: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
航母先放一放。巡洋舰数量少,不算典型,护卫舰占的权重低,也放一放。咱们先看看最为普遍的驱逐舰。
现在的驱逐舰都有一个典型特征:皮薄馅大。
过去有铁甲舰、无畏战舰、战列舰。这些老舰是相当的结实,装甲极厚,挨个百十枚炮弹、炸弹都不至于沉没。当然,鱼雷不算。鱼雷挨几枚谁都是废。把军舰造的很结实,防护性很好,这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机动能力差,简单的讲:慢。
现代战争节奏越来越快,军舰也在追求更高的速度和更猛的火力。驱逐舰要追杀潜艇,驱赶鱼雷艇、导弹艇,慢了肯定不行。为了跑的快,战舰就得轻。这个重量从哪省呢?只能是从装甲上省。
驱逐舰的防御机制是用各种武器拦截敌方袭击。用中远程导弹、近程导弹、近防炮拦截敌方的导弹,用干扰弹、烟雾装置、水雾装置去干扰敌方的导弹。当然也可以利用自己的高速规避一下。它是尽量保证不被敌人的导弹、炸弹、鱼雷击中。
如果击中呢?那就完了。
驱逐舰自身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舰体非常薄,在导弹面前跟纸没有区别。驱逐舰的舰体就是用来保证浮力的,开起来保证不漏水就得了。所以我们也经常看见美国驱逐舰和民船发生碰撞,然后驱逐舰被撞个大窟窿。这两天美国人不还是找日本渔船索赔呢嘛。任何一款反舰导弹都能轻轻的撕开任何一款驱逐舰的舰体,钻进去,爆炸。
驱逐舰不但皮薄而且馅大。为了保证火力,现在的驱逐舰都是一座移动的军火库。舰体很大一部分是密密麻麻的垂直发射装置,里面装的是100多枚各型导弹。实际上反舰导弹击中驱逐舰,钻到这些垂直发射井里爆炸的概率非常高。剩下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殉爆。反舰导弹自己爆炸,再把这些导弹也引爆。
除了这些垂直发射井,驱逐舰还有携带的鱼雷和小型导弹、近防炮。还有大量的燃油以及锅炉......
驱逐舰被反舰导弹击中,引起连锁爆炸,这个可能差不多得达到90%。再加上单薄的身体,肯定难逃一死。
反舰导弹的难点在于怎样突破驱逐舰的各种导弹拦截,如果突破了,剩下的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任何普普通通的一枚反舰导弹顺利在驱逐舰体内爆炸,都足以要驱逐舰的命,正常是放烟火,击沉。运气非常非常好,也得是丧失战斗能力,残废。鹰击62是一款重型远程反舰导弹,战斗部装药300公斤。这在反舰导弹里都是大家伙。威力不用过多探讨,驱逐舰被它击中,那就是支离破碎、死无全尸。驱逐舰如果被鹰击62击中还能开走,那只能是打偏了,擦个边。
巡洋舰、护卫舰的意思都差不多。
当然,以现在驱逐舰的防空能力,鹰击62想突破,成功切进去,这个难度也是相当、相当的大。伯克级驱逐舰带有宙斯盾系统,火力通道达到16-24,意思是以一秒钟发射一枚防空导弹的速度,拦截16-24个空中目标。以现在的科技水平,雷达探测到鹰击12这类的大型导弹,理论上就是肯定能打下来。要不怎么都追求饱和攻击呢。饱和攻击就是同时上百枚导弹打过去,然后让它的宙斯盾系统忙不过来,利用几秒钟的间隙,冲进去。要是在同一方向,以一秒钟一枚的间隔向发射反舰导弹,理论上,这些带垂发、带相控阵雷达的驱逐舰可以拦截100枚,直到自己的防空导弹打光。
反舰导弹工作的最大难点是怎样击中敌舰,击中了,能炸成什么效果,威力如何,是个小问题。
以鹰击62的条件,客串个小战斧都可以,300公斤的战斗部,炸塌一栋小楼也没问题。
但是,如果打航母,鹰击62的威力就远远不够了。
现在航母都是隔仓设计,美国航母更是被分成2000多个水密舱。一个舱室被击中,进水,不会灌进其他舱室。加上10万吨级的身躯,扛沉性非常强。也不用多解读,2005年美国拿退役的小鹰级航母做实验,用炸弹、导弹、鱼雷、水雷、自杀艇炸了25天,航母没沉。
而且他们炸的是1965年下水的航母,现在最新的福特级扛沉能力肯定又提高了两个台阶。扛十枚八枚鹰击62应该是小意思。更主要的是鹰击62能突破舰载机、驱逐舰层层拦截,最终击中航母,这个可能其实是非常低。
这次阅兵我们展示了鹰击12B路基反舰导弹,这就是接鹰击62班的。用超音速的鹰击12B,成功的可能会大一截。
目前能对航母产生真正威胁的,全世界只有东风21/26。驱逐舰拦不住,航母也扛不住,和其他的反舰导弹性质不一样。
印度阅兵为什么会有摩托车杂技表演
每日点兵为您解答:
咱今天说说为何印军摩托车队在阅兵式上要那么拼。先从起源说起,虽然叠罗汉是印度特色,但这玩意却是舶来品,说到这大家一定猜到始作俑者了吧。当年大英帝国的那些骑着摩托挥着信号旗的信号兵们临走前用灌顶大法将毕生功力传给三哥,三哥不负众望,融合本土瑜伽神功,将摩托罗汉功练至化境,打造了世界上血统最纯最强的摩托化步兵师,屡次打破单车载客数量及速度世界记录,
称霸武林三十余载欲求一败而不可得,我国和巴铁也曾妄图挑战三哥的摩托霸业,但还没出新手村就被三哥的强大功力震碎了膝盖,印度好不容易有了一项能吊打中国的技能,那还不当宝的供着。
另外在印军的思维里,训练士兵的方法有多种,但都不如摩托车上叠罗汉来的实在,能在摩托车上做出各种高难度的体位,那在战场平地上如黑客帝国一样弯腰躲个子弹捞个手雷抛回给对手还不跟玩儿似得。而且修习摩托罗汉功,可以有效锻炼士兵的想象力、平衡能力、抗压能力,代表着印军高效的物流、精准的统筹、士兵愿为他人垫背精神。这种集体活动没有团队协作意识,轻则扑街,重则车毁人亡,但有摩尔罗汉神功护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绝对无需担心失足落马。
另外印军痴迷摩托罗汉神功其实是有经济原因的,一开始叠罗汉绝对是大英帝国指挥棒下的无奈之举,但发展到后面一发不可收拾其实是百姓生活的一种折射,毕竟艺术源于生活。大多数印度平民还是比较贫苦的且家庭成员众多,道路基础设施很差,远程出行经常会买挂票坐火车公交车,近距出行,小康家庭首选价格便宜越野能力较强的摩托车。人多车少,一家人十几口叠在一辆小摩托车上在印度真的很常见,摩托车这东西天生就适合花式表演,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印度人民中走出了无数摩托大师,不同于我们中国那些崇尚低调内敛的扫地僧。三哥那些爱炫的老司机们经常把自己那违背人体工程学的神功绝技分享到网上搏一搏眼球,以致广大网民惊呼印度人又开挂,笑作一团,虽觉中二,但真的很欢乐。
有人说,印度的摩托化加强连虽然强大,但只需在马路上洒一把图钉或者扔颗小石子就能KO它,那么问题来了,印军阅兵时有没有出现过一个石头引发的血案呢,呵呵,喝水都能噎着呢,开挂怎能没有风险呢,三哥摩托车人仰马翻的场景点兵哥这里没有影像资料,请大家自行脑补吧,那场面一定大块人心。
这里有个问题,同样是阅兵式,为什么世人能接受走正步,并且很多国家的军队也都在走正步,中国还有很多国家阅兵后都有民众庆典的节目表演内容,大家也能接受群众队伍舞龙舞花圈,但为什么大家对印军的摩托罗汉大法的反应却如此之大呢。我觉的最大的原因应该归责于印军的美学不够普世,还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人穿错了衣服。他们的摩托车杂技手是都是来自边防军的BSF战队,穿的也是军装不是戏装。人民群众喜庆点嘻哈点没事,若印度让那些摩托英豪们脱离军队身份,在正式阅兵完成后,以群众的身份穿着杂技小丑服,那么这个表演是很棒很萌哒,我会号召大家不要黑他。但是让军人穿军装拿步枪去叠罗汉,那这种不伦不类的混搭美学放到印度之外的地方不被不理解是很正常。
因为军队是一个阳刚严肃的群体,穿的是军装,走的是军阵,开的是各式作战武器。若印度人表演摩托车杂技还能勉强解释为展示军人多才多艺或身手敏捷的话,但居然有人用枪煞有其事的做出警戒、瞄准的姿势,那怎么能不让人产生这种感觉:你们是展示自己作战方式的么?当然,阅兵常见的走方阵也不是现代军队的作战方式,但千年来马其顿方阵、罗马方阵、秦军方阵、排队枪毙、德军正步等军事强国的战法都证明过方阵的实战价值,而且整齐的军队方阵自古以来就代表着铁血的纪律和军事文化,但军人骑摩托车叠罗汉却只能让人觉得逗逼,举个例子,你看战争电影里面出现密集整齐的方阵,你会感觉气势迫人,但是如果一匹马上十几个人叠着罗汉杀向战场呢?从来没有国家以叠罗汉铸造强军,缺少军事强国的背书也导致这种方式根本无法被大众接受。
今天把三哥黑的太惨,我有点过意不去,这就奶它一把。其实这摩托车上叠罗汉在某种意义上说与飞行表演队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实战化程度很低,当然炫耀成本也很低,这么点人花这么点钱就能娱乐全人类,三哥这么做也是挺务实的。另外其他国家阅兵也有奇葩出现,比如法国外籍兵团的斧头帮,时间有限就不多说了。
好了,关于所谓震惊古代中外的永乐大阅兵,真相究竟如何和中国国庆阅兵冷知识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43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