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拍摄手法(《黄飞鸿》经典片段)

这是世间最带感的电影形式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黄飞鸿拍摄手法,以及黄飞鸿幕后的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黄飞鸿第一部叫什么名字
  2. 黄飞鸿拍摄手法
  3. 黄飞鸿的意义
  4. 黄飞鸿系列为什么换主演

黄飞鸿第一部叫什么名字

上个世纪40年代末,中国的武打片开始在香港复兴,1949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第一部以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黄飞鸿》,此后近50年,黄飞鸿成了中国武打片的一个著名品牌,前后有关德兴、李连杰等十余位影星在近百部此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中扮演黄飞鸿这个角色,有胡鹏、徐克等多位著名导演拍摄过这个题材,其中由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拍摄了近80集。在整个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像黄飞鸿之类的民国装功夫片,一种是神怪类武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黄飞鸿系列,后者的代表作有《如来神掌》等片。

其实徐克很早以前就有拍《黄飞鸿》的打算了,大概在1983、1984年就开始了构思,徐克很想把黄飞鸿这个人物重新带到大银幕上,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演,因此计划一直没实施。因为当时要找一个武功特别好的演员来演,而且气质上要符合徐克的想法。大概到了1990年的时候,嘉禾准备投拍《黄飞鸿》,李连杰也刚好拍完《龙行天下》从美国回来,徐克和李连杰之前就在《龙行天下》里有过合作,从《少林寺》开始徐克就关注他了,徐克觉得李连杰的形象和他心目中的黄飞鸿比较靠近,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了,片子就开拍了。

黄飞鸿拍摄手法

吊威亚,再特写腿功,空中连踢七脚。

黄飞鸿的意义

“‘黄飞鸿’象征着一种不畏挑战的英雄精神,这个时代也更需要新的民族英雄。这一版的故事展现的是一种新时代的‘黄飞鸿精神’。希望借此能够打造一个新的‘东方超级英雄’一个能与西方的蝙蝠侠、蜘蛛侠、007并驾齐驱的超级英雄”,周显扬说。

据了解,从1949年香港开始拍摄第一部“黄飞鸿”电影开始,已经拍了100多部,越过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和美国的《007》系列,其中80%拍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黄飞鸿系列为什么换主演

《黄飞鸿》第三部的时候,主角从李连杰换成了赵文卓,这个其实是当时李连杰和当时的嘉禾闹掰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片酬。不过那个时候的李连杰也确实缺钱,而李连杰又身价日益上涨,所以难免会出现摩擦。于是才找了赵文卓。赵文卓顶替李连杰之后,所有人不管是导演还是武术设计都觉得赶不上李连杰,不过说实话其实赵文卓也挺好的。

从《黄飞鸿》之后,徐克和李连杰再也没有合作过。直到2012年拍摄《龙门飞甲》,徐克对于武侠始终还是有自己的情怀存在。这样一个角色换了李连杰,谁也演不好。然后徐克最终还是找回来了李连杰,不过这个时候两个人都很大年纪了。对于当年的恩怨或许大家谁也不会重提。

就本身的素养来说,其实赵文卓已经蛮接近李连杰了(相较于其他人),他的黄飞鸿之所以比不上李连杰,他是后来者,黄飞鸿是李连杰演火了的,已经算是李连杰的标签,包括那个经典的白鹤亮翅,已经是专属动作。他再演,不过是拾人牙慧。

李是亦庄亦谐的,就这一点上而言,几乎完爆了赵文卓,这就使李更加适合娱乐电影氛围,也使其看起来多了那么一点灵气。赵的戏路显然因此要窄了不止一半,而一个演员的上位,自身外形、能力之外,做人、选择、时运占了太多,这些已是难为外人知了。

揣测的说,即使没有李,赵也难以取得李这样的地位,他不够娱乐化,在喜感营造上,甚至连李小龙都不如(武学造诣上几位武术冠军们当然比一代宗师差的更远)。而港片黄金时代,娱乐几乎是功夫电影第一位的。

赵文卓版的黄飞鸿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不可能达到如此经典的程度,黄飞鸿成功的原因固然有市场大环境的因素,有徐克导演等等一众外部因素,但我觉得最重要的确是李连杰。演员和他们的角色有着很奇怪的相互成就的关系,经典的作品往往是演员和角色的天作之合,感觉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行。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92年, 黄飞鸿 原定演员被徐克炒鱿鱼,却意外成就了经典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499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