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常识

于丹为何从 文化教母 到 万人唾弃 梁宏达的解释一针见血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论语》常识,以及论语这本书的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论语十则的古今异义
  2. 论语五则历史背景
  3. 做人应低调谦逊大度论语
  4. 朱熹论语的注释

论语十则的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今义:数词,三。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是知也:“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一词多义

1.知:

(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明白(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通“智”,智慧)。

2.而:

(1)转折连词(人不知而不愠)。

(2)顺承连词(温故而知新)。

(3)并列连词(任重而道远)。

(4)递进连词。

(5)修饰连词。

(6)因果连词。

3、之:

(1)代词。

(2)助词。

(3)语气词。

4、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③谓为信然:确实。

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5、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7、故:①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意。

③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所以,因此。

④既克,公问其故。故:原因,缘故。

活用现象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传不习乎:传,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可译为按时。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

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词代理活用作状语。

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悦”的古字,愉悦,高兴。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怎么样?

论语五则历史背景

《论语》的写作背景: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做人应低调谦逊大度论语

人生,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千万不要事事炫耀自己,做人要低调,做事要诚恳!

人在低谷时,不要消极的放弃,记得抬头看看天空;人在高峰时,不要忘乎所以,记得低头看看脚下。

这个世界上,比你差的人很多,比厉害的人更多,所以别去炫耀自己的资本,别去夸耀自己的能力。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是事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心态;低地成王,海纳百川,是低调。

做人,低调谦虚是根本。

《论语》中讲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有傲骨,但是没有傲气,有着坚强的内心,谦恭有礼;而小人有傲气,但无傲骨,只会处处显摆,骄矜自胜。

做人,低调谦逊是一种境界。

世间没有永生,亦没有永恒。

春去秋来,潮涨潮落,皆是轮番上场,再美艳的鲜花总有凋零的一天,再灿烂无比的人生也会有消退的那一天,再精彩绝伦的演出也有落幕的一刻。

十年时间人生两茫茫,成就人间无数成王败寇,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永远不要瞧不起别人。

谁的人生都不易,谁的人生都是困难重重,笑人等于笑自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生活总有冷暖酸甜,没有谁的人生都是一生得意;为人处世,报以低调的态度,保持谦卑的姿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默默耕耘,不断积累自己的福气,日后必定不凡。

做人,高高在上时不要指责别人的不是。

一时的辉煌,不代表一世的成功;一时的成功,不代表一世的成就。

做人,高高在上时不要指责别人的不是,困在低谷时别责怪自己的无能为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都有层次的高低之分,但每个人的尊严都是平等的。

你有钱,不代表你就要高人一等,我没钱,不代表我就要看你脸色,金无足金,人无完人,伸手五指有长短,人的能力有大小,别总是拿自己的强项跟别人的弱项比。

谁的人生,都会有起落,有沉浮,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事事顺利,一时的贫穷,不代表一辈子都这样。

一个人只要不放弃努力,一定会有成就自己的那一日。

做人,要多一点善良。

人生在世,谁都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而帮助别人就是懂得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因为帮人就是帮自己,如若你有能力,那就尽自己的能力帮别人一把。

人生在世,谁都不容易,生活需要正能量鼓励我们前行,社会需要正能量温暖人心。

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微笑,也许对别人而言就是一生的温暖;哪怕只是伸一伸手,也许对别人而言就是一生的帮扶;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也许对别人而言就是一生的鼓励。

人生在世,要记得别人的好,是谁在你贫困潦倒的时候,伸手帮你一把;是谁在你无助彷徨的时候,给你温暖的安慰。

做人,不忘人好,不忘人恩,不忘人性,要懂得心存感恩之心,感激每一份人间真情。

好人一生都平安,善良一生都福气。

做人一点定要真诚,别忘恩;做人,一定要善良,别恶毒;做人,一定要低调,别炫耀,千万不要瞧不起别人,这样才能成就往后余生的人生。

朱熹论语的注释

第一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转折。(可译为却)例:人不知而不愠。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解: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论语主题班会ppt课件下载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5831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