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周读书故宫冷知识 汉周读书清朝小故事

主题书单 20本热门书籍,带你领略600年故宫的漫漫历史长河

很多朋友对于汉周读书故宫冷知识和汉周读书清朝小故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故宫的知识
  2. 故宫的历史背景和资料故事
  3. 故宫知识
  4. 故宫的历史变化和演变故事

故宫知识:传说天帝居住在紫微宫,朱棣认为皇帝是天子,住的地方也要带一个“紫”字。而天子的住所对于百姓来说属于禁地,所以取了一个“禁”,故称为“紫禁”。

朱元璋传位于皇孙朱允炆,继位后清理藩王,朱棣被逼反,靖难之役取得天下。因为燕王的大本营在北京,就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修建了紫禁城,1420年完工。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

一、故宫的两个第一

面积最大:故宫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比梵蒂冈还大;

藏品最多:故宫(博物院)是我国藏品最多的博物馆,超过180万件藏品,而且数量在一直上升。

二、名字由来和设计理念

名字由来:传说天帝居住在紫微宫,朱棣认为皇帝是天子,住的地方也要带一个“紫”字。而天子的住所对于百姓来说属于禁地,所以取了一个“禁”,故称为“紫禁”。

建造历史:朱元璋传位于皇孙朱允炆,继位后清理藩王,朱棣被逼反,靖难之役取得天下。因为燕王的大本营在北京,就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修建了紫禁城,1420年完工。

三、故宫四个大门

南门(正门)午门:

明三暗五:从外向内看三个门洞,从内向外看五个,代表三皇五帝。

中间的门洞:只有皇帝能走,皇后大婚那天可以进一次,科举殿试出名次后状元、榜眼和探花可以出一次。

推出午门斩首:是一直推到菜市口,因为那里人多,有警示作用;

廷杖:明朝皇帝在这里廷杖大臣,被打屁屁的大臣均以此为荣

北门神武门:

正对景山:景山能看故宫全貌,也叫煤山,崇祯帝吊死于这里;

原来叫玄武门,后卫避玄烨的名讳改名;清朝选秀女从这个门进出,但选出来的姑娘很多皇帝不喜欢

东门东华门:

门钉数九横八竖七十二颗(其他三门是九九八十一颗)。为暗合五行学说,故意而为之。

东华门大街街面上有很多特色小吃,晚上还有当地居民在此遛弯聊天,颇有烟火气。

西门西华门:

清朝时汇聚大量文人,清字经馆、三通馆、实录馆、文颖馆、武英殿修书处、内务府、国家官办学校咸安宫官学都在这里。

四、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前朝后寝,左祖右社。

左祖右社:宽泛来讲,紫禁城不仅包括今天的故宫(博物院),还包括中山公园(位于故宫右面,是当时的社稷坛)和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故宫的左面,是当时的祖庙)。

前朝后寝:指的是故宫里面建筑布局,以乾清门为分界,在乾清门以南的是前朝,是举办国家重大朝会、庆典的地方;以北的是后寝,即皇帝和妃子等人休息的地方。

五、建筑布局

从午门到神武门方向,主要建筑如下:

太和殿:紫禁城内最大的建筑,也是紫禁城的门面,我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建筑,重檐十脊兽。

脊兽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太和殿是举办皇帝登基、大婚、册封等最重要仪式的地方。

中和殿:两个作用,一是用于皇帝参加太和殿重大仪式的“休息室”;二是皇帝在这里接受朝拜。

保和殿:皇帝会在这里开party,宴请臣子;科举里最后一关殿试也在这里举行,会选出状元、榜眼和探花。

武英殿:位于三大殿的西侧,明朝时皇帝在这里接见大臣,后改在文华殿。清康熙朝开皇家书局,在这里刊印的书籍就是鼎鼎大名的“殿本”。

书多怕火,清朝在武英殿南设激桶处(相当于消防队)。

文华殿:位于三大殿的东侧,永乐帝时为太子正殿,嘉靖帝时改成了皇帝的便殿。春秋两季的举行经筵典礼,会请大儒在此讲经论道,在康雍乾三朝,皇帝会亲自讲授。文华殿后就是鼎鼎大名的文渊阁。

乾清门:前朝与后寝的分界。明清两朝的皇帝是在这里正式上朝,平时一般见见军机和主要大臣,正式上朝并不频繁。

后寝主要是三宫六院,住的主要是皇帝、皇帝老婆们和先皇的老婆们,比较特殊的是乾隆帝,当过三年太上皇,当时以太上皇的身份也住在这里。

三宫指的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乾清宫:明朝时为皇帝的寝宫,后来雍正时皇帝改住在养心殿,养心殿前设立军机处。

乾清宫变成皇帝召见朝臣、批阅奏章的地方,另外有时候举办一些小规模宴筵,功能上有点类似于低配版保和殿。

皇子读书的上书房,后来也迁入乾清宫周边的庑房。

交泰殿:主要是皇后在自己生日、重大节日时,在这里接受朝贺。

坤宁宫:明朝时皇后寝宫,清朝时改成祭神的场所,清朝吸纳了各民族信仰,这里祭祀的神明数量较多。

三宫以北是御花园,也是皇帝皇后休闲散步之地,两侧是东西六院,住着皇帝的各种妃子。地位高的独门独院,地位低的只能合住。之前因为电视剧大火的延禧宫,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国庆节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

故宫博物院内大多建筑都是清代所修建,明代建筑已经很少了。在这里有很多故事比如明代的夺门之变,清代的九子夺嫡等。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穿腻了小白鞋,是时候黑它了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6480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