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声音有关的冷知识,关于声音的冷知识(关于声音的科普知识)

声桥助听器 耳朵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跟声音有关的冷知识的一些知识点,和关于声音的冷知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婴儿喜欢听的声音冷知识
  2. 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哪些
  3. 声学基础知识
  4. 物理声音知识点

婴儿最喜欢听妈妈的声音和有节奏的声音,其次是音乐的声音,流水的声音。对于婴儿来说妈妈的声音是最熟悉的,听着妈妈心脏的搏动声,伴着妈妈充满憧憬的歌声成长,孩子与母亲产生了相互依恋的感情,这可是有血缘关系的。

由于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和妈妈的特殊关系导致他们对妈妈的声音非常敏感,对于爸爸的声音却很难辨识。

所以利用这一点妈妈可以在宝宝胎儿期时,给宝宝进行音乐胎教,培养宝宝对音乐的爱好。

轰隆隆、淅淅沥沥、叮叮、咚咚、噼里啪啦

一、轰隆隆[hōnglónglóng]

解释:象声词。形容雷声、炮声、爆炸声、机器声等。

示例:惠普尔喊道,轰隆隆一阵响,整个教堂在风中全垮了。

二、淅淅沥沥[xīxīlìlì]

解释:象声词。雨声。

示例:洪深《走私》:“窗上淅淅沥沥,是雨点打在玻璃上的声音。”

三、叮叮[dīngdīng]

解释:(如轻敲小钟时所产生的)高音调的声音。

示例:泉水叮叮当当地响,就像音乐家演奏的乐章。

四、咚咚[dōngdōng]

解释:象声词。一般形容碰撞声。

示例:老舍《二马》第二段六:“又正了正领带,拉了拉衣襟,然后才咚咚的下了楼。”

五、噼里啪啦[pīlipālā]

解释: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等的声音:窗外传来~的鞭炮声。掌声~地响起来。也作劈里啪啦。

示例:一想到这儿,眼泪就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

1.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KHZ。

2.把声能转换成电能的设备是传声器。

3.把电能转换成声能的设备是扬声器。

4.声频系统出现声反馈啸叫,通常调节均衡器。

5.房间混响时间过长,会出现声音混浊。

6.房间混响时间过短,会出现声音发干。

7.唱歌感觉声音太干,当调节混响器。

8.讲话时出现声音混浊,可能原因是加了混响效果。

9.声音三要素是指音强、音高、音色。

10.音强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振幅。

11.音高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频率。

12.音色对应的客观评价尺度是频谱。

13.人耳感受到声剌激的响度与声振动的频率有关。

14.人耳对高声压级声音感觉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不大。

15.人耳对中频段的声音最为灵敏。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跟声音有关的冷知识和关于声音的冷知识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声桥助听器 耳朵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6514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