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 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和诸葛亮为什么杀魏延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以及诸葛亮为什么杀魏延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在三国时期,魏延是为何被杀的,难道是诸葛亮心胸小吗
  2.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3. 诸葛亮为什么决意要杀魏延,别被演义给骗了,真相只有4个字
  4. 诸葛亮是魏延害死的吗

在三国时期,魏延是为何被杀的,难道是诸葛亮心胸小吗

魏延之死幕后有真凶是费祎

先回答问题,在三国时期,魏延是为何被杀的,难道是诸葛亮心胸小吗?我的回答是,魏延被杀和诸葛亮没有太大关系,他死亡的幕后真凶是费祎。

建兴十二年三月诸葛亮进行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北伐,同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临终前召开了一个榻前会议,安排后事,遗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

从此魏延便走上了不归路。

在诸葛亮的遗令来看,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确实有点问题。我想,前半部分应该是诸葛亮的正常遗令,后半句“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是在杨仪或者费祎提出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怎么办时,诸葛亮又加上去的。这个问题费祎提出的可能性更大。

有人会说,这不是把魏延扔在那里不管了吗?其实,这不是诸葛亮的错,这是诸葛亮的无奈。病来的突然,这仗已经没法打了,而魏延是坚决的抗曹分子,诸葛亮的意思是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大部队都撤了,光剩魏延的那点人马还打的什么劲?只好跟着撤吧,所以没有把魏延仍在那里不管的意思。后面发生的事诸葛亮没有想到,也跟诸葛亮没有关系。

魏延举动反常。按照一般的常理,魏延不听从命令也就罢了,选择先撤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魏延沿途把桥梁、栈道都烧了,这问题就大了,只这一条就是死罪。烧栈道这矛头对的就不仅是杨仪了,而是包括杨仪在内的数万蜀中将士。如果这个情报被司马懿知道,就有可能给数万蜀中将士造成灭顶之灾。魏延的行为只能用发疯来解释,标准的脑残行为。是什么让魏延失去了理智?仅仅是令他断后的问题吗?所以,传达这一命令的费祎可疑。究竟他对魏延说了什么?让魏延如此的愤怒呢?我们来还原诸葛亮死亡前后的场景。

诸葛亮临终召杨仪、费祎交代后事说:我死后,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大军退回汉中。杨仪问:如果魏延不听命令怎么办?诸葛亮回答: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

杨仪派费祎向魏延传达诸葛亮遗命。费祎到魏延营寨后,屏退众人对魏延说:丞相已死,遗命撤军。魏延问:后事怎样安排?费祎:军政大事都交待给杨仪了,令将军断后。魏延沉默不语。

费祎:我当时就觉得丞相这种安排不妥,问:如果魏将军不同意后撤怎么办?

丞相回答: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大军就自己回来,不要管他。

魏延大怒:丞相虽死,我今见在,怎么能为一个人的死活耽误天下大事呢?况且魏延何人,怎么能为杨议作断后将呢?

费祎说:不如这样吧,杨议是一个文官,军事上的事他也不懂,我去劝劝他,让他按将军的意思办,你看行不行?魏延说好,他如果听从劝告,这事就算了,如果不听,我灭了他。

费祎回来对杨仪说:魏延果然如你所料不听命令。

杨仪说:他怎么说的?费祎:魏将军说你是文官,不懂军事,叫你扶丞相灵柩回国,军事上的事你就不要管了,他要继续北伐。杨仪大怒:庸奴!这不是想造反吗?

费祎走后,魏延很快就后悔了,他感到这位老乡说的话可能不靠谱。派人一探听,果然大军已准备后撤了。

在《三国志》魏延传中我们只看到他只说了一句话:“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出门,弛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也。他到底对魏延说了什么,从魏延的激烈反应看,他一定说了一些不寻常的话,他的表现令人起疑。我们知道杨仪、魏延二人水火不容,二人在一起经常吵架,每到“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流”时,别人劝不下,他能劝下。为了更加说明问题,让我们先来了解费祎这个人。

一:费祎内心很强大。费祎年轻时和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董允的父亲董和不知道他们二人谁更优秀。时逢许靖丧子,董允和费祎想一同去赴丧。董允就向父亲董和要车,董和就给了他一辆用鹿拉的车。这在当时有点掉面子,董允面有难色,费祎便先上了车。等到了丧所,诸葛亮等贵人都已经到了,所乘的车辆都很光鲜,董允神色很不自然,而费祎却神色自若。给他们驾车的马夫回来后,董和就问了他们二人的表现,对董允说:我常常疑惑你和费祎二人优劣未别,从今以后,我知道你们二人的优劣了。

二:费祎很有才。费祎也确实有才,很能干的。费祎经常出使吴国,孙权每次都用好酒招待他,看到他喝醉了,然后开始问以国事,并和他讨论当世之务,为难他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费祎都以喝醉推辞,然而下来后,就孙权所问的问题,一一作答,没有丝毫的遗漏。孙权很器重他,对费祎说:“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诸葛亮北住汉中开始北伐的时候,请费祎当了参军。因每次出使东吴都能令诸葛亮等满意,所以,他经常的出使吴国。建兴八年,提拔为中护军,后来又转为司马。

三:费祎懂人心。魏延和长史杨仪不和,互相憎恶,二人在一起就吵,魏延就拔出刀来在杨仪面前比划比划,杨仪也是鼻子一把泪一把的。这时候,别人就劝不开了,只有费祎常常出入他们中间,能把他们二人劝开。所以,史书上说:终诸葛亮之世,魏延和杨仪能各尽其用,全是费祎匡救之力。

魏延和杨仪吵架的时候,别人不能劝,但费祎能把他们劝开,这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和二人关系要好。而是要懂一点心理学,要懂二人的心思。这样劝架的时候才能说到点上,二人才会听。从处理人际关系到斗心眼,魏延和杨仪其实是和费祎有不小的差距的。

另外,费祎和魏延关系特殊,他们是标准的河南老乡。魏延在诸葛亮时代并没有受到重用,相反有被诸葛亮打压的嫌疑。他在蜀汉政权的高层人脉关系较差,没有什么朋友,费祎比较会做人,很懂人的心理,再加上老乡关系,魏延对他比较信任,是拿他当哥们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只能是来自最亲近、最信任人的背叛,而费祎正符合这个条件。

在魏延被杀案中他没有留下明显的蛛丝马迹,但杨仪的自杀,却和他有直接的关系。杨仪在魏延被杀案后,受到了冷落,费祎去看杨仪,杨仪把费祎当哥们,向他诉苦、发牢骚。费祎回头就向后主告密。于是把杨仪削职为民。杨仪被削职为民后臭毛病不改,牢骚照发,后主就派人去抓他,杨仪无奈选择了自杀。

这样看费祎有卖友求荣行为,不是好人。

接着说说费祎可疑,一是他有作案条件:他和二人最熟,也最为二人信任,他了解内情,和杨仪、魏延又是单线联系,便于做手脚。二是他有作案动机:魏延、杨仪死后,费祎在大臣中的排名哗哗上升,史书上说:蒋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他是最大的受益者。

综上所述,魏延被杀,费祎是幕后真正的凶手。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发动了五次北伐,然而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蜀汉虽有无数名将,多智近妖的军师,最终却也未能成功,最终还搭上了诸葛亮的命,令人十分遗憾。事实上,第六次北伐时,还有一个人的死亡也令人十分遗憾,他本是继五虎之后最有才能的猛将,最终却因“长有反骨”,被诸葛亮临终前留下锦囊妙计,惨遭马岱斩首,令人唏嘘。

魏延

这个人就是魏延。魏延从长沙时跟随刘备,一路南征北战,战功卓著。当时五虎相继离世,后继乏人,也就魏延、姜维可堪大任,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才,却被诸葛亮设计杀掉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些人说,是因为魏延天生有反骨,从他投降开始,诸葛亮就看他不顺眼。其实这种解读并不合理。

长沙之战时,魏延救下将被处斩的黄忠,杀掉太守韩玄,迎接关羽入城,可谓是立下了大功。要是没有魏延从中斡旋,关羽是很难打下长沙的,所以关羽是对魏延是大加赞赏的,并将他引荐给刘备,准备让他接受封赏。

然而诸葛亮看到魏延后,却说魏延天生有反骨,想要杀掉魏延。最后被刘备拦下,才放了魏延一条生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诸葛亮杀魏延是因为魏延有反骨。

事实上反骨是什么东西大家都不知道,诸葛亮也不知道。他只是借此敲打魏延而已。魏延虽然立有大功,但是他当时的行为相当于是弑主投降,这在忠义的诸葛亮看来,是很可耻的行为,他要借此敲打魏延,以免魏延以后还会有此行为,做出不利于刘备的事情。

演义原文: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从之后刘备和诸葛亮对魏延的重用也能看出,魏延有反骨这件事纯粹是诸葛亮瞎扯的,他只是借机敲打魏延,不然在之后的入川作战和北伐曹魏时,他不会如此重用魏延。

因此,魏延脑后“长有反骨”只是一个借口,并不是诸葛亮除掉魏延的真正原因,诸葛亮杀魏延的真正原因是以下两点。

其一、魏延为人高傲,无人能压制。

魏延这个人,为人其实是十分高傲的,所以和同僚的关系处得并不是很好。在他阻拦杨仪姜维入川时,后主刘婵问大家对此的看法,竟然没有一个人是帮着魏延说话的,足可以看出魏延这个人处事有多差。如果让这种人掌握了军政大权,那肯定会有很多人遭到排挤,大家不能同心协力,定会生乱。

曾有人说过,蜀汉有两个人特别高傲,一个是关羽,一个是魏延。在之前,蜀汉还有众多人能够压制住魏延,随着大批文臣猛将的去世,诸葛亮最终也离开,以魏延高傲的性格,再也没有人能够压制住他了,不出所料,诸葛亮一死,魏延就开始闹事了。

演义原文: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

看到了吧,诸葛亮刚死,尸骨未寒,魏延就敢不听军令,连诸葛亮任命的杨仪他都看不起,自负高傲的品性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如此不听调离,说不定后期连刘禅都压制不了他,所以诸葛亮必须借机除掉他。

其二、魏延激进,容易把蜀汉带入死路。

魏延这个人比较激进,这在诸葛亮死也能看出来。主帅刚刚去世,按理说,退兵是很正常的操作。但是魏延却是想着继续进攻司马懿,丝毫不顾及士兵的情绪和战斗力,这样其实并不利于行军打仗。

魏延最出名事迹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很多网友包括笔者其实都是非常欣赏赞同魏延的这个计谋的,按照魏延的计谋实施,说不定能出其不意,达到更好的效果。然而纵观诸葛亮一生,他都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是万万不会同意魏延的这个计谋的。

在他看来,魏延这样兵行险招,是十分激进的。如果魏延拥有了大权,这么激进的操作只会把蜀汉带入深渊。此时的蜀汉,是三国中最弱小的,需要稳妥发展,不能采取激进策略。所以为了蜀汉长远的发展,诸葛亮必须考虑将魏延杀掉。

总结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除掉魏延,并非因为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魏延高傲和太激进这两点。诸葛亮怕自己死后,无人能压制住他。而且魏延为人激进,如果掌握大权,将会把蜀汉带入破裂,所以诸葛亮才会设计杀掉魏延。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

诸葛亮为什么决意要杀魏延,别被演义给骗了,真相只有4个字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蜀汉政治漩涡之中,就出现一个影响深远的案件,蜀汉中期第一名将魏延被杀。近年来关于魏延被杀的原因,完全都是依据《三国演义》进行改编,原因就是魏延具有反骨。而正史之中,魏延却并非如此,诸葛亮死后还要杀魏延,到底是为什么呢?不要被电视剧骗了,原因只有4个字。

诸葛亮我们都知道是蜀汉政权的一位大咖级人物,刘备白帝城托孤以来,就一直执掌蜀汉政权,南平蛮夷,北伐曹魏。在北伐期间,诸葛亮非常倚重魏延,让魏延总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而魏延从刘备时代,就被刘备器重,破格提拔,担任镇远将军,镇守汉中,是独挡一面的大将。

在诸葛亮的提拔下,魏延在北伐期间战功显著,建兴八年(230年),魏延独立领兵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魏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魏延凭借自己的战功,勇而有谋,胸中有大略,深得领导信任,逐渐成为蜀汉最得力的上将。

其实,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魏延其实已经成为蜀汉军界第一人,加上其又是军事奇才,颇有奇谋,典型的子午谷谋略就完全颠覆诸葛亮之前的北伐战略,可惜被谨慎的诸葛亮拒绝采纳。诸葛亮虽然非常器重他,但是因为其军事冒险,还是存在一定的不满和警惕。总之,诸葛亮依赖的是魏延的勇武,故而魏延也对诸葛亮也存了一定的不满和畏忌之心。

如果魏延真有反骨,一生谨慎的诸葛亮还敢让他当掌握兵权吗?见诸葛亮对魏延是完全信任的。那么诸葛亮死后为什么还要杀魏延,原因只有4个字:功高盖主。

谨慎诸葛亮必然想到自己病逝后,朝中和军中再无人可用压制魏延,而魏延“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独“杨仪不假魏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而诸葛亮生前又希望婉约派的蒋琬继承自己的职位,这样自然就会与魏延这位强势派起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设计干掉魏延。

所以诸葛亮临终前,召开了一个秘密“榻前退兵”会议,参与会议的有杨仪、姜维、费?等人,诸葛亮遗命.他死之后,不要继续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国,撤离的时分,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并且说:“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意即假如魏延不服从命令,你们不要管他,军队本人开拔。当时魏延是军中第二号人物,却破天荒地没有让魏延参与。这显然是诸葛亮特别安排的。

这样做就是方便魏延和杨仪起冲突,从而导致两者互相争权,而魏延在杨仪、王平、马岱的联合下败了下来,以谋反罪被杀。魏延不死,蜀汉无人能够压制他,一旦魏延掌握军权,那么刘禅还能不能继续在位置上,就不得而知了。

诸葛亮是魏延害死的吗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是魏延害死的,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兢兢业业诚诚恳恳的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一点也不能怠慢,不管是治理国家的大事,还是领兵打仗都要诸葛亮亲自过问,所以说诸葛亮操劳过度,再加上六次北伐中原,耗尽了诸葛亮所有的精力,终于病逝在五丈原,可以说,诸葛亮的死跟魏延没有一点关系。

关于本次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和诸葛亮为什么杀魏延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诸葛亮为什么设计杀掉魏延 并非魏延有反骨,真正原因是什么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4/13572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