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冷冬和暖冬是什么意思和冷冬暖冬知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2022年的冬天会是暖冬吗
今年过年期间冷不冷?农谚:“小雪不见雪,大雪满天飞”,是什么意思?今年冬天还是暖冬吗?
11月22日就是小雪了,老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咱们古人你说怎么就那么聪明,过了上千年了,节气还是那么准?小雪一过,像我们东北地区就很难再有0℃以上的天气了。
小雪是二十四节的十月中气,北方冷空气南下、寒潮活动频繁、气温下降。小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公历11月21或22或23日交节,此时,太阳刚好到达黄经240度。
在《孝经纬》中对小雪的描述是:“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古人是非常聪明的,用非常简短的一段话,把小雪节气的特征阐述的明明白白。古人认为“雪”是寒冷的产物,到了“小雪节气”的时候,“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只是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而已,所以,管这段时间叫小雪。
古人认为,小雪节气降温对来年庄稼生长是有很多好处的,有“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的说法。怎么理解呢?
这里的“小雪”指的就是小雪节气,“雪满天”指的是下大雪。古人认为,小雪节气要是下雪了,说明气候和冷空气都按节令正常到来了,雪大覆盖大地,能够缓解来年春季的旱情,有利于来年早春种植作物生长,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并且,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防止病虫害越冬滋生,来年病虫害就少,有利于作物生长。再有,田间被大雪覆盖,对小麦、大蒜等越冬作物保暖作用,减少发生冻害的几率,也有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因此,在古代农业技术水平并不发达,还是希望小雪这天能够下雪的,下雪预示来年更容易获得丰收。
小雪虽然不是传统节日,但这一天也有很多习俗的,在北方民间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在南方也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说法,像腊味萝卜糕、腊味煮香芋、腊肠炒蜜豆等等。
小雪这天开始,人们还会腌咸菜、品尝糍粑、晒鱼干、吃刨汤、酿小雪酒等等。
小雪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还是很忙的,要为越冬做准备。像山东地区有“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和“水利配套,修渠打井。”等说法。这些都是古人通过长期劳作与自然相处总结出来的,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不只是山东,其它地区小雪这天还有很多农谚,但由于气候特点不同,总结的农谚也有所差异。比如,像河南地区有“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的说法。
还有的地区农谚说,“小雪下了雪,来年旱三月”,“小雪西北风,当夜要打霜”,“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小雪见青天,有雨在年边”,“小雪无雪大雪补,大雪无雪农民苦”,“小雪不下看大雪,小寒不下看大寒”,“小雪大雪不见雪,来年灭虫忙不迭”等等。
在民间还有农谚称:“小雪不见雪,大雪满天飞”,是什么意思呢?今年还会是暖冬吗?
小雪节气虽然叫小雪,但是当天不一定下雪,这句农谚意思是说,小雪节气这天不下雪或者下的雪比较少,那么等到了大雪节气的时候,降雪就会明显增多。当然,古人这么说,完全是根据多年的经验判断出来的。
其实,北方的小伙伴,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小的时候,到了冬天会经常看到下雪的,并且,下的通常会很大,还刮大风,很冷。但是,这些年很少看到这种天气了,反而年前不怎么下雪,到了过年前后下的会相比多一些。
作为我这样的农民来说,还是希望看到小雪这天下一场雪的。因为,下雪对来年农作物生长是非常有利的。像我们种植的小麦、大蒜等都是需要大雪覆盖才能免于受冻害,防止病虫害越冬滋生,这样来年才能获得丰收。
总之,古人总结的农谚“小雪不见雪,大雪满天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咱们国家幅员辽阔,南北温度差异大,像小雪的这些农谚有很强的地域性,大多都是指北方地区。因此,不要纠结,笼统地来看就行。
接下的天气如何呢?从天气预报来看,将有大范围雨雪来袭,南方暴雨还有可能升级!
从预报来看,到了11月22日,也就是小雪节气当天,黑龙江漠河地区,最高温度只有零下8度,最低温度更是达到零下31度,还是非常寒冷的。总之,北方地区冷空气将会越来越强,不过也不用担心,每年这时候也都开始冷了。并且,东北也没有越冬作物,不需要作什么防范措施,天气寒冷反而有利于防止病虫害来年滋生。
不过,受这波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华北、东北将会出现明显降温,大部分地区将降温4-8℃,部分地区可能会超过10℃。并且,华北,东北等局部地区还会有雨雪情况出现,特别是内蒙古东北部将会有中到大雪。
随着北方冷空气不断往南深入,与南方的暖流相遇,给南方将带来降雨天气。从预报来看,到了11月22日小雪节气当天,像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部分地区将会出现大范围的中雨天气。
到了11月23日之后,南方地区雨水会更加强烈,预计会持续到11月25日左右。其中,江汉、江淮、江南等地的雨水会“分散性”地发展,局部地区或有暴雨或大暴雨的情况。
写到最后:今年过年期间冷不冷呢?今年还会是暖冬吗?古人的农谚早已说清楚了,看看还准不准了!比如,“小雪见晴天,有雨在年边”,“小雪有雨,十八天雨;小雪无雨十八天风”,“小雪节到下大雪,大雪节到没了雪”,“小雪雪满天,来年是丰年”,“小雪雨淋头,瓮里米生虫”,“小雪不封地,大雪还能耕”等等。
古人总结的农谚,有些可能互相矛盾,有些可能夸张一些。但,都是古人长期面对寒风冷雨总结出来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您认为还准吗?期待您的评论!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感谢阅读。
冷冬和暖冬是什么意思
冬天到了,人们都会关心这个冬天是比较寒冷还是相对较为暖和?这就涉及到了气候学上的冷冬和暖冬的气象名词,这两个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是由于气候学家发现近些年冬季气候变暖才使用的一个名词。
那么依照什么来判断,这一年的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呢?气候学家们提出以某年某一区域整个冬季(全国范围冬季为上年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是高于或者低于常年值(气候值)0.5℃来判断,高于常年值0.5℃就是暖冬,低于常年值0.5℃就是冷冬。
从2002年开始,我国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起用1971至2000年30年平均值作为常年值,不过自2012年1月1日起又废除之前所沿用的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开始使用了1981-2010年的新一轮的平均值作为常年值。
就在前几天的11月5日下午,我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称根据已有的气候数据分析,今年冬季(2019-2020年)我国是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
国家气象局预测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气温为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出现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出现暖冬的可能性很大,预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至1℃,汾渭平原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因为分析认为今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总体以纬向环流为主,而东亚冬季风较常年同期或偏弱,这代表着冷空气较弱,北方地区空气污染天气发生率较高。
暖冬的出现经常被认为与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有关,不过科学家们也认为这种现象与太阳活动有关,比如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地球增温周期和火星的增温周期相一致,这表明很可能是有太阳辐射增强引起的;美国科学家也发现1975年~2000年间太阳磁循环和地球北半球地面温度变化曲线几乎一致,也说明地球温度升高和太阳光的照射有关。
不过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人类活动包括工业化导致的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排放,可以明显增加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平均温度升高,如今地球的平均温度为18℃,气候学家认为人类活动将地球的平均温度增加了三摄氏度,不然应该是15℃左右。
暖冬好还是冷冬好
冷冬更好
暖冬的出现,气温升高,使得虫卵、病菌,更容易越过冬天,在春暖花开之际大肆繁殖,从而造成农作物的虫害。而且,暖冬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旱情,这也会影响到第二年的春耕
2022年至2023年是暖冬还是冷冬
今年的夏天真是热,从6月底已经有35度天气,本想到立秋开始早晚要冷快点,结果连续的40度温度甚至到42度天气十多天,这是解放以来最热最長的夏天了,古人说夏天这么热,冬天必然很冷,到底如何,还要相信科学,不管今年冬天到明年(2023年)春天是寒冬还是暖冬,等气象局发布的预告吧,也希望大家爱护大自然的环境!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1/9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