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车子一国产就给简配了(国产汽车为什么)

国产豪华SUV,全身名牌配件,售价不到17万,外观年轻运动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为什么大多数车子一国产就给简配了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为什么大多数车子一国产就给简配了的知识,包括国内为什么不建议买简配车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4S店的销售员为何说:买车最好买低配的
  2. 大众简配成风是为什么
  3. 国内外相同车型,在国内简配的原因是什么
  4. 为什么大多数车子一国产就给简配了

4S店的销售员为何说:买车最好买低配的

如果一个4S店的销售员跟你推销低配车,那说明这个销售员非常有良心。

低配车性价比最高

其实一款车的成本主要都在低配车上,比低配车贵的车,配置都不值那么多钱,高配车的利润率是最高的。因此厂商一般也都逼迫4S店主推高配车,高配车卖的多,年底返点才会多。

低配车的二手残值最高

没卖过自己的车的人不知道,当你要换车的时候,卖掉自己手里老车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二手车残值是按照最低配车市场价来核算的。比如一台迈腾低配只有16万,而高配是26万,但同样里程的情况下,低配车二手车残值是15万,而高配车的二手车残值只有15.5万。

因此说,能够主动推销低配车的销售员都是活雷锋。

大众简配成风是为什么

谢邀请!以我多年的所见所闻,大众的减配是大众集团的无奈,回想一下,上上代迈腾(帕萨特B6)和速腾(五代捷达)是良心之作,但销量比不上日系车,但从加长缩水版开始销量却一路飙升,只能怪这个奇葩市场逼得大众做垃圾车,消费群体才是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

国内外相同车型,在国内简配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国内汽车工业起步晚,所以很多制造的标准只能参考国际,起步阶段还要考虑企业是否能生产出来,要求太高,很多企业达不到,也就成了摆设。而欧美这些国家汽车工业起步早,经验积累多,工艺流程设计都会更靠前。第二国内的法律法规基于第一条制定,要求太高,相当于帮助国外企业拦住了民族企业发展的步伐。因为国外汽车工业发展的时间长,所以标准要求,工艺要求都会更多,或者更高。所以很多企业在国内一个标准,在国内没有要求鞭策的情况下会降低自己的标准。第三跟民族的综合素质也有关系,中国缺少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和企业,目前国家也在大力扶持,相信经过技术的累积加上民族的智慧,中国一定有自己的标准。

为什么大多数车子一国产就给简配了

1、国内没有强制规范

之所以一些车企为了“节约成本”而减配,很大程度是因为国内没有相应的强制性标准。比如自2012年起,美国就已经要求所有总重量在4.5吨以下的车辆必须装配车身电子稳定系统。2014年11月开始,在欧盟销售的汽车都被强制要求配备ESP。2013年起,规定在美销售的所有车辆必须安装侧安全气囊。在欧盟,2011年就开始强制轿车和小型货车安装日间行车灯了,到2012年,卡车和巴士也开始实行等等,而国内并没有强制规定这些。

2、中国特供版太多

最近几年这些随着消费者专业度的提高,不少车企已经不再使用减配这个花招了,于是就产生了“中国特供版”的车型。为了避免国内合资车型与海外同款车型配置上的差异,所以干脆就来个中国市场独有的车型。从外观上,你根本无法从国外看到同款车型,也就无法找到同款车型的海外碰撞成绩,也就说你根本不知道他有没有减配。

3、国人不重视安全性

空间大,有面子,全景天窗,定速巡航,电动调节座椅,高档的内饰,加长的车身,集成方向盘上的各种按钮等等,这些才是中国消费者想要的。以前我也常常在想,为什么国内这么热衷于加长版?同样的空间外国人够用,到我们这里就不够用了,按照我们与外国人的体积来看,他们这种大块头都能满足的空间,没道理满足不了我们,媒体对车子测评的时候,空间配置是必须要讲的,因为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些。

4、抢占市场

现在中国人生产汽车零配件的技术越来越厉害了,不说零配件,生产汽车的水平也在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是物美价廉。且不论别的,就说我们的自主SUV起步价已经让很多外国厂商脚软了,他们也只能跟着降价,降价的基础就是减配。通过价格优势来推动销量。

5、归根结底就是利润

很多企业不仅仅是大众,为了利润,每年都会有削减成本的目标。那么减配就是很奏效的办法。大众有个专门负责研究减配事项的部门叫“PCO-产品成本优化”,他们在技术和成本中寻求平衡,致力于降低成本。所以从厂家的角度来看,既要引进技术,又要压低价格,配置缩水也就不难理解了。

关于为什么大多数车子一国产就给简配了,国内为什么不建议买简配车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何大多数人宁可买简配合资车,也不愿买高配国产车 原因很心酸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2/12474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