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年人想自学中医,有哪些启蒙书籍推荐

人到中年想突破 不到一周就 单飞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作为一个中年人想自学中医,有哪些启蒙书籍推荐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易学冷知识口诀书籍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易经的口诀是什么
  2. 如何选简单易学的小儿推拿书籍
  3. 作为一个中年人想自学中医,有哪些启蒙书籍推荐
  4. 学好中医,哪本书最重要

易经的口诀是什么

易经发展了几千年,确实有不少口诀,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口诀,更快更好地去学习易经,达到快速入门的目的。

现在我就把易经的口诀分享给大家,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对你有所帮助。

1、八卦衍生口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个衍生口诀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二进制,古人把它用阴、阳来表示,这并不是封建迷信,这一点大家要知晓。

西方人就是因为读了我们的易经,通过二进制发明了计算机,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易经中蕴含的奥秘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它是不好的。

回头再来说说这个口诀,八卦是如何衍生的?

首先是太极生出的两仪,我们称之为阴仪和阳仪。

那两仪是如何生出四象的呢?那就是在阴仪和阳仪上面,分别再添加上阴仪和阳仪,就成了四象,分别为太阳、少阴、少阳、太阴。

那么四象是如何生出八卦的呢?那就是在四象上面分别再加上阴仪和阳仪,就成了八卦。

太阳上面加上阳仪为乾,加上阴仪为兑。

少阴上面加上阳仪为离,加上阴仪为震。

少阳上面加上阳仪为巽,少阳上面加上阴仪为坎。

最后一个就是太阴,太阴上面加上阳仪为艮,太阴上面加上阴仪为坤。

这样八卦就生出来了。

生出来的八卦我们称之为“先天八卦”,卦序就是: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

大家这下知道太极是怎么生出八卦来的了吧!

接下来再说说八卦速记口诀:

八卦速记口诀为: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什么意思呢?

乾是由三条直线组成,所以称为乾三连。

坤是六条断开的直线,所以被称为坤六断。

震就像开口向上的大碗,所以叫震仰盂。

艮像倒扣着的大碗,所以叫艮覆碗。

离中间是一条虚线,所以叫离中虚。

坎两边都是虚线,中间是实线,所以叫坎中满。

兑好像上面打开了个缺口,所以叫兑上缺,

巽好像下面断了一样,所以叫巽下断。

大家看这个口诀是不是很形象地描述了八卦呢,依靠这个口诀大家记忆得也更清楚了。

当然这个口诀不是我发明的,是宋代大儒朱熹就总结了这个“八卦速记口诀”,学会了它,可以快速帮助我们记住八卦!

最后再说说64卦速记口诀: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这个是根据易经64卦顺序,排列组成的一个易学口诀,学习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64卦,还可以辅助我们理解64卦的含义。

比如孔子作的《序卦传》中所说:天地交而万物生,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

乾为天,坤为地,天地相交生万物,所以后面就是《屯》,万事开头难,所以屯也代表困难,物生之后就要教育、启蒙,所以屯后面是蒙,蒙就是启蒙。

大家明白了吧,它是有一个逻辑在里面的,所以这个口诀也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入门周易。

好了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分享的易经里的口诀,大家可以点赞、收藏起来,方便学习以后学习。

最后总结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学习易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我相信终将有一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光耀世界。

如何选简单易学的小儿推拿书籍

小儿推拿分很多门派,一般来说,三字经派、湘西刘氏和盲派学习的人数比较多。

1、三字经派是推广范围最大的小儿推拿流派,特点是:取穴少,用独穴;推时长,频率快;双臂只需要按揉左手。

2、湘西刘氏讲究顺应五脏,相互平衡。特点是:推揉为主,拿按次之,对于一些症状有特定的整套按摩手法,双臂只需要按揉左手,用时较长。

3、盲派相对来说,在这三种当中是用时最短的,一般不超过10分钟。特点是:左右对称,全身按摩,操作频率快,突出重点,主穴先推,对于一些症状有固定套数。

所以,给您的建议是:

如果只是日常保健为主,首推三字经派,手法容易,简单易学,可以学习的教材比如《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

如果是不仅仅保健,还要固本培元,且又是南方人,推荐湘西派,比如《刘氏小儿推拿》,但刘氏的旋推技术还是有点难度的,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去专门的培训学校学习。

如果要求有效果,还要速度快、时间短,快速的调理小儿不适症状,可以考虑盲派小儿推拿。可以学习的教材比如《张席珍小儿推拿疗法》。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

作为一个中年人想自学中医,有哪些启蒙书籍推荐

自古以来学习中医大致的流程是分为两种:从源到流和从流到源。

1.从源到流。这种适合有一定古文基础的,如果你有这种基础,就可以从《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脉经》《针灸甲乙经》开始看,构建中医对于人体和宇宙的大框架。框架构建好之后,就可以读一些后世医书,金元四大家的,温病学的,都可以酌情去看,越多越好。

2.从流到源。这种适合没太有古文基础的,先从简单的看,比如《药性赋》《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之类的,这种是把中医学改编成歌诀的形式,郎朗上口,易学易懂,等学会了这个,稍微知道中医怎么回事了,再去看高深的《黄帝内经》《伤寒论》之类的。有点像古代小孩读书,先看《百家姓》《三字经》之类的易懂的,再去看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著作。

作为你这个年龄,学习中医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你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很容易让你对中医经典加深理解,因为中医不仅是医学,更是融合了社会、天文、历法、兵法等各行各业的学问,你的生活阅历是你理解它的一大优势。而你的劣势也很明显,人到中年,没有大量的时间主攻在上面,而且记忆力下降,对一些需要硬性记忆的方面(比如方剂组成,穴位定位)肯定不如年轻人,这方面需要你投入更多时间。所以想学好中医,就要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学好中医,哪本书最重要

我个人比较推荐你看中医的四小经典,如果一点基础也没有,那麻烦请看《思考中医》,这是李阳波先生和刘力红先生两代人的经验总结。可以说写的是中国的中医古文化,虽然有些偏激和义愤填膺,但书的质量绝对一流。其次呢,请你看《扶阳讲记》,这是四川的卢火神写的,他用现代的语言讲解了先天大道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有些深度了,但这是给初学者一个很好的开头,不要一上来就走错了路。后天法门有很多,而大道则只有一个,把握先天大道,再来先后天贯穿,那就容易多

看完上面两本书,那么就可以看下面这几本分量更深入核心的书吧:

刘止唐先生著:《医理大概约说》,这是道家的命门之所在,完全是神化一气而为之,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发人之未发。

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这是示人大道的经典。也是对刘止唐先生医理进一步的阐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黄元御著《黄元御全集》中医的根本在哪里,后天如何化生的,着落处在哪里?看完全集,自然明白此中道理,也许你就是中医未来的荷担如来。

彭子益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下册。这是示人大法的经典。

也是黄元御先生书籍的简化版本,并且加上了王孟英先生的温病大法的经验。

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是前贤的经验结晶,有独到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对肾阴稳固元阳的固脱作用写的非常的到位,发人之未发,为后世开无数方便法门。

李可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这是继承上面书的精华而临床创新的大书!后未见来者!我在看第5遍了,还是觉的意犹未尽。

徐灵胎著:《徐灵胎全集》中医的全面神通可以到何地步,后天世界的卓识可以到底如何,我在看第4遍,只能说精彩,并且只有你真懂了先天大道,才能真懂徐灵胎先生的后天各法,否则免谈,一定入云雾中。

王孟英著:《王孟英全集》温病学派的大精华到底在哪里,温病学大家懂火神心法吗,请看此书,为那些滥用寒凉砍伐人阳气的现代温病家门敲警钟,也为那些偏激的火神派的一些过头的人提个醒:这才是真正温病大家的大法!之前都是自学中医,特别是中医的四小经典。一定要背的滚瓜乱熟。终于不是那么好修的,需要一定悟性。如果说想。觉得好一点。要不然找一个老师要不然就系统性地读一下国家出版的相关的中医基础

关于作为一个中年人想自学中医,有哪些启蒙书籍推荐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医入门零基础学 正版 图解中医入门 自学中药学中医诊断问基础理论入门中医养生书籍舌诊脉诊中医书籍大全医学书籍彩图版医书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k.oku6.com/13/146533.html

相关推荐